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宇昆

作品数:10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沙棘
  • 4篇黄土高原
  • 3篇水分
  • 3篇不同立地条件
  • 2篇造林
  • 2篇土壤
  • 2篇胁迫
  • 2篇抗旱
  • 2篇抗旱机理
  • 1篇芽期
  • 1篇杨树
  • 1篇叶片
  • 1篇叶片膜脂
  • 1篇叶片膜脂过氧...
  • 1篇移栽
  • 1篇造林地
  • 1篇造林技术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植被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黄河上中游管...

作者

  • 10篇魏宇昆
  • 7篇韩蕊莲
  • 7篇梁宗锁
  • 4篇李丽霞
  • 3篇孙群
  • 2篇崔浪军
  • 2篇万亚坤
  • 2篇杨建伟
  • 2篇王俊峰
  • 1篇董娟娥

传媒

  • 2篇植物杂志
  • 2篇沙棘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氧化剂对渗透胁迫下沙棘叶片膜脂过氧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1年
以沙棘叶片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抗氧化物质 Vc、VE、β-胡萝卜素等对 PEG渗透胁迫下细胞膜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加入外源 Vc、β-胡萝卜素能有效保护膜系统 ,使膜透性和丙二醛在胁迫条件下增加小于对照 ,尤其在胁迫前期作用明显 ,而对叶绿素的保护作用在后期表现更突出 ,使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外源 VE 对防止膜透性增加作用不大 ,对减低丙二醛含量与保护叶绿素方面有所贡献。同时也证明沙棘叶片内 Vc在渗透胁迫下含量下降 ,而 Pro含量显著升高。证明这些物质是构成沙棘抗旱性的重要基础。
魏宇昆梁宗锁李丽霞韩蕊莲
关键词:抗氧化剂渗透胁迫沙棘叶片膜脂过氧化抗旱机理
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棘休眠、萌芽期内源激素变化及外源GA_3的调节被引量:18
2001年
研究了2年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s)在土壤干旱胁迫下苗木含水量、内源激素水平与萌芽率关系以及萌芽关键期喷施外源GA3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使冬季休眠与春季萌芽期苗木含水量、内源GA1/3降低,内源ABA明显提高,GA1/3ABA下降,达到萌动所需的调控阈值的时间延迟,重度干旱下苗木萌芽延迟约25d,且萌芽后的枝生长十分缓慢;中度干旱下苗木萌芽延迟10d,萌芽后生长亦有所抑制。喷施80mg/L外源GA3溶液可有效提高重度干旱下苗木内源GA1/3,降低ABA含量,使GA1/3/ABA提高,促进苗木提早萌芽及萌芽后生长;在适宜水分及中度干旱下,沙棘苗木外施GA3对萌芽及其生长作用不明显。
李丽霞梁宗锁魏宇昆韩蕊莲
关键词:土壤干旱胁迫内源激素沙棘外源激素
恢复黄土高原植被的先锋——沙棘
2002年
魏宇昆万亚坤
关键词: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黄土高原沙棘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沙棘林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为材料,研究了这种灌木的抗旱机理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水分状况与生产力.实验研究分为室内抗旱机制和野外两部分:室内研...
魏宇昆
关键词:沙棘水分生理生态黄土高原抗旱机理
文献传递
缺水环境下造林苗木生根萌芽机理与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梁宗锁王峻峰韩蕊莲李靖张守勤杨建伟齐炳林孙群齐文举李丽霞崔浪军魏宇昆董娟娥高峰赵光耀韩金莲
课题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随干旱时间延长趋于增加;表明干旱下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高。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在干旱后累积显著增加...
关键词:
关键词:沙棘抗旱造林
黄土高原沙棘造林的技术措施
2003年
魏宇昆万亚坤
关键词:黄土高原沙棘造林技术造林地
干旱多风环境下沙棘移栽苗木致死机理与成活率的提高被引量:6
2003年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沙棘苗木萌芽过程中体内水分状况与ABA累积的关系 ,土壤含水量和风速对沙棘苗木含水量和水势有明显的影响 ,当定植后根系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低于 14 .5 % ,风速达到 6m/s,可使苗体含水量占干重比值小于 1.2 ,水势小于 - 2 .5Mpa,芽和韧皮中ABA含量与苗体组织含水量、萌芽率及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 ;在干旱多风条件下苗木成活率显著降低 ,即使少量成活的苗木幼芽生长缓慢。在干旱多风条件下沙棘造林宜采取截干、埋苗造林 ,避免苗木自身过度失水而降低成活率和成活后的生长 ,因此 ,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梁宗锁孙群王俊峰李丽霞韩蕊莲魏宇昆
关键词:移栽苗木成活率沙棘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杨树、沙棘水分关系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8
2002年
在盆栽条件下对杨树、沙棘进行了 3种土壤水分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的叶含水率在同一土壤水分下比杨树高 ,而水势低 ,说明沙棘叶的抗旱保水能力强于杨树 ;沙棘单叶的光合速率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蒸腾速率却并非如此。杨树无论在生长初期 ,还是生长中期其单叶 WUE均高于沙棘。以新生枝生物量 /耗水总量计算的整体 WUE在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 ,杨树的 WUE分别是沙棘的 2 .4倍、2 .3倍、2倍 ,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但在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 2个树种都以中度亏缺下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整个生长季节处在严重干旱下的杨树和沙棘的生长均受到显著影响 ,沙棘生长受干旱影响程度小于杨树 ,从整个生长趋势上看杨树适宜于良好水分下的生长 。
杨建伟韩蕊莲魏宇昆孙群梁宗锁
关键词:土壤水分状况杨树水分关系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的生产力与水分关系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沙棘生产力与水分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5种立地条件下的沙棘蒸腾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半阴坡清晨蒸腾较强烈 ,其它几种立地蒸腾较弱 .随着太阳辐射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立地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阴坡、阳坡上午蒸腾呈下降趋势 ,峁顶变化较平稳 .至中午12 :0 0半阴坡蒸腾达最大值 .从午后蒸腾趋势可看出 ,除阴坡外 ,其余各立地蒸腾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尤其半阴坡下降幅度最大 .阳坡蒸腾速率始终处在较低的水平 .沙棘蒸腾大小顺序为半阴坡 >阴坡 >半阳坡 >峁顶 >阳坡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沙棘蒸腾与光照强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显著 .不同立地条件导致了沙棘生物量的差异 ,阴坡生物量要显著高于半阴坡。
魏宇昆梁宗锁崔浪军韩蕊莲
关键词:生产力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研究了峁顶、阳坡、阴坡三种立地类型条件下的沙棘蒸腾特性,观测了环境因子、沙棘叶的蒸腾速率(Tr)以及植株生物量,以水分为主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生产力产生差异的生理生态学原因。结果表明:阳坡沙棘总蒸腾量较大,但在黄土高原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沙棘组织失水过多,自身很难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对生物产量的累积不利;相反阴坡沙棘蒸腾日变化较平缓,组织失水少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生物量累积较多。
魏宇昆梁宗锁王俊峰韩蕊莲
关键词:沙棘蒸腾速率黄土丘陵区水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