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丽静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第一性原理
  • 5篇第一性原理研...
  • 4篇晶体
  • 3篇铁电
  • 3篇光扇效应
  • 2篇带隙
  • 2篇衍射
  • 2篇铁酸铋
  • 2篇图像
  • 2篇光学
  • 2篇BIFEO
  • 2篇CE:KNS...
  • 2篇掺杂
  • 1篇带隙结构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氮吸附
  • 1篇导电
  • 1篇电热
  • 1篇电热膜

机构

  • 15篇河北大学
  • 10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5篇魏丽静
  • 8篇郭建新
  • 4篇郭庆林
  • 4篇张金平
  • 3篇李盼来
  • 3篇刘保亭
  • 2篇傅广生
  • 2篇代秀红
  • 2篇杨景发
  • 2篇怀素芳
  • 2篇苏红新
  • 2篇赵双双
  • 1篇李磊
  • 1篇赵庆勋
  • 1篇张新
  • 1篇李旭
  • 1篇温翠娇
  • 1篇杨林
  • 1篇王志军
  • 1篇赵通

传媒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红外技术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农机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8
  • 3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KNSBN光折变晶体的非线性特性被引量:1
2006年
实验利用非同时读出的方法,采用两波耦合实验装置,研究了e偏振光写入情况下,Cr:KNSBN光折变晶体两波耦合写入体光栅的衍射效率与响应时间随写入光各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当3写入光夹角在10。~25°范围内时,衍射效率达20%以上;在写入光总光强为0.04w/cm^2,写入光光强比为0.33,两束光夹角为12°时,响应时间为5.
魏丽静郭庆林苏红新李盼来郭建新张金平
关键词:光折变晶体衍射效率
CrKNSBN晶体非线性特性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本文以 He-Ne激光为光源,采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研究了Cr:KNSBN晶体的非线性特性及图像存储特性,并利用该晶体实现了图像的边缘增强。论文给出了在e光写入Cr:KNSBN晶体的增益系数、衍射效率、响应时间随不同...
魏丽静
关键词:图像处理光扇效应
文献传递
Ti-Al薄膜氧、氮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郭建新魏丽静彭增伟郭颖楠杨林
课题对金属间化合物Ti-Al的氧化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Ti-Al的氧和氮吸附为研究对象,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了氧原子Ti3Al(0001)表面的的吸附能和电子结构,确定了氧原子在Ti3Al(0001)表面的稳定吸附...
关键词: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S掺杂BiFeO_3结构模拟和光吸收性能预测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掺杂的四方铁酸铋(BiFeO_3)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其光吸收性能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S替代O的形成能,获得了S的最可能替代位置和S掺杂BiFeO_3最稳定结构。研究发现,S取代O会造成BiFeO_3晶格沿c轴拉伸,体积膨胀。当S取代全部D1位置的O后,形成BiFeO_2S的c/a达到1.468,晶胞体积扩大近24%。电子结构分析表明,BiFeO_3掺入少量的S(Bi FeO_(2.875)S_(0.125))会使带隙减小,由原来未掺杂的1.53 eV降低到1.35 eV。BiFeO_2S相比BiFeO_(2.875)S_(0.125),虽然带隙宽度变化比较小,但导带底能带色散变小,这种变化对光的吸收有明显作用。由态密度分析可知,BiFeO_2S的导带最低点主要由Bi 6p_z和Fe3d_(z2)轨道构成,而Bi 6s轨道、O 2p_z轨道和S 2(p_x,p_y)
魏丽静郭建新刘保亭
关键词: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
F掺杂四方钙钛矿结构BiFeO_3的铁磁性和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9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F掺杂四方钙钛矿结构BiFeO_3(T-BiFeO_3)的铁磁性和电子结构。基于TBiFeO_3的四种磁结构,本文计算了两种可能的掺杂位置,确定了最稳定的T-BiFeO_(3-x)F_x结构。研究发现,不同F的浓度对T-BiFeO_3的总磁矩影响不同,当掺杂为T-BiFeO_(2.75)F_(0.25)时,其总磁矩最大,为2μB。进一步分析发现,TBiFeO_(3-x)F_x的总磁矩主要来源于F原子及其最近邻的Fe原子。电子结构分析表明,费米能级附近的杂质态主要是掺杂后Fe 3d轨道和O 2p轨道向高能级移动而形成的。另外,T-BiFeO_(2.75)F_(0.25)具有比较大的极化强度。
魏丽静郭建新
关键词:铁酸铋第一性原理铁磁性
氧原子在Al(111)表面扩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氧在Al(111)表面的扩散机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Al(111)表面的外表面和间隙位置的扩散。本研究计算了氧原子在Al原子层的相同间隙层和不同间隙层的扩散势垒,结果发现:氧原子由八面体位置向四面体位置(包括表面hcp位置向fcc位置)扩散时,同层之间的扩散比层间的扩散势垒要小;表面向内层的扩散过程中,由fcc位置向四面体位置扩算要比由hcp位置向八面体位置扩散容易;讨论了由表面向内层扩散的可能路径。
魏丽静代秀红郭建新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氧原子扩散
温室环境信息智能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解决目前温室有线监测系统存在监测盲区、组网复杂等缺陷,基于单片机、无线传感、GSM以及VB,Access数据库技术,完成无线监控系统的硬软件设计。从机接收温湿度传感器的采集数据,通过控制电路实现控制设备的下位控制;利用NRF905模块,将采集信息发送至主机;再由串口上传于上位机(PC机)。同时,设计了"VB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阈值、采样方式的设定以及数据的多方式实时显示和处理;利用GSM模块,实现温湿度以及光照的上位远程控制。整个监控系统电路简单、性能稳定、扩展性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魏丽静杨景发赵双双李磊赵通温翠娇
关键词:温室无线监控系统单片机GSM
写入光偏振态对Ce:KNSBN晶体衍射特性的影响
2008年
采用非同时读出条件下晶体两波耦合实验装置,以单束光入射Ce:KNSBN光折变晶体,通过改变抽运光偏振方向和晶体c轴的夹角φ,系统记录了不同φ角下的抽运光透射光强I′p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φ≤30°时,基本没有光扇效应;实验研究了正交偏振光写入下Ce:KNSBN晶体的两波耦合动态过程,并与e光写入下两波耦合动态过程进行了比较,发现正交偏振光写入时光扇噪声得到了明显抑制,在相同的写入参量条件下光栅的衍射效率明显提高。
郭庆林张云英魏丽静张金平怀素芳李盼来傅广生
关键词:光学材料CE:KNSBN晶体衍射特性
Cr:KNSBN晶体两波耦合及其图像存储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以He-Ne 632.8nm激光为写入光,在非同时读出条件下,实验研究了e偏振光写入Cr:KNSBN晶体两波耦合过程中信号光和泵浦光的透射光强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单束泵浦光的透射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泵浦光损失的能量几乎全部转移到了信号光方向,基本不存在散射光;并以二值化图像作为物在晶体内进行了图像存储实验,其再现图像清晰,信噪比高,没有观察到扇形光的影响。
郭庆林魏丽静苏红新郭建新张金平怀素芳傅广生
关键词:两波耦合光扇效应图像存储
管式电热膜加热元件的制备
2012年
进行了烧结温度、保温处理、不同的掺杂Sb浓度对电热膜的膜阻特性和温度特性的影响以及提高膜层发射比方法的研究,筛选出"电热膜液"和"高发射膜层涂料"配方,采用蒸镀和喷射法制备出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高效节能红外电热膜管式加热元件,测试结果表明,管式电热膜加热元件表面温度、方阻均匀,辐射波长2.5~15 m,全发射比大于0.92。
魏丽静杨景发赵双双董畅侯国栋仇克亮
关键词:电热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