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花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巨噬细胞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的作用
- 目的 建立围着床期小鼠假孕模型,从组织和细胞水平,研究小鼠MΦ随妊娠时间的变化,以及子宫内膜着床点与非着床点MΦ、iNOS和LIF分布的差异,进一步探讨MΦ在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妊娠时间,正常妊娠组(实验组N=3...
- 高瑞花陈雷宁李红倪郝全松
- 关键词:巨噬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母胎免疫耐受
- 基础窦卵泡数与高龄患者IVF/ICSI-ET结局的相关性及经济学评价
-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女性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时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预测助孕结局的价值及所需的医疗成本.方法 将2007年01月...
- 倪郝陈雷宁邱卓琳高瑞花华芮谭洪川贺玲李红全松
- 关键词:高龄妇女窦卵泡数卫生经济学
- 辅助生殖治疗中单卵双胎发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不孕不育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单卵双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排卵药物的应用、透明带的损伤、胚胎培养条件、囊胚及多个胚胎移植均可导致单卵双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但具体的发生机制仍未明确,而且单卵双胎易导致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母婴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单卵双胎妊娠日渐受到生殖医学和产科医生的关注,现对辅助生殖治疗中影响单卵双胎发生的因素及其诊断、预后进行综述。
- 高瑞花陈雷宁全松
- 关键词:胚胎移植
- 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中胚胎着床部位与非着床部位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真孕(n=30)和假孕小鼠(n=30)子宫组织,选择30只妊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只假孕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围着床期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M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分布,分析比较子宫组织中胚胎着床部位和非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的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小鼠子宫组织中,观察到实验组Mφ在D4.5(雌鼠交配后次日晨阴道见栓为D0.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分布于子宫外膜,对照组Mφ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实验组i NOS在D4.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见于子宫肌膜和外膜,对照组i NOS主要位于子宫内膜,且实验组Mφ和i NOS分布呈正相关。此外,实验组LIF显著表达于子宫内膜,对照组几乎不表达,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其中Mφ、LI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着床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φ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及胚胎着床点,并伴有i NOS和LIF的表达,提示Mφ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高瑞花陈雷宁谭雯雅谭洪川欧湘红李红全松
- 关键词:围着床期子宫巨噬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 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的处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0年
- 全松陈雷宁高瑞花倪郝
- 关键词:胚胎移植胚胎着床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成功不孕症
-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 高瑞花陈雷宁倪郝全松
- 关键词:自然流产辅助生殖技术
- 基础窦卵泡数与高生育年龄患者IVF/ICSI-ET结局的关系及经济学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40岁以上女性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时基础窦卵泡数(bAFC)预测助孕结局的价值及所需的医疗成本。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于本院行IVF/ICSI-ET治疗不孕症的101例高生育年龄女性按bAFC分为3组:A组(bAFC<6个),B组(6个≤bAFC<10个)和C组(bAFC≥10个),回顾性分析各组的助孕结局及治疗成本。结果:A组45例,47个周期;B组35例,41个周期;C组21例,24个周期。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促性腺激素总量、促性腺激素刺激时间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基础卵泡刺激素较低、促性腺激素启动剂量较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E2水平较高,而获卵数、2原核期个数(2PN)、成熟卵子个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明显增加,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明显升高,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首次助孕的各项治疗费用及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FC对高生育年龄女性的助孕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bAFC≥10个具有较好的临床结局,而不同bAFC个数的治疗费用相似。
- 倪郝陈雷宁李红邱卓琳华芮高瑞花谭洪川贺玲全松
- 关键词:窦卵泡数卫生经济学
- 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复周期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6年1月~2009年4月89例行第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患者(A组)和71例行第2个周期均未妊娠的患者(B组),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方案、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女方年龄较小、不孕年限短、基础卵泡数较多,且前者Gn总量少,但A组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均高于B组(P<0.05)。A组第2个周期比第1个周期应用较多的GnRHa短效制剂、基因重组HCG、加用HMG、有较高的HCG日血中E2浓度,且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等第2周期均比第1周期高(多)(P<0.05)。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重复IVF-ET周期中通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及调节Gn的用量、调整GnRHa的制剂、适量加用HMG、应用口服避孕药预处理、更换培养基等措施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 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郝余敏陈思梅罗琛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年龄
- 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
- 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郝余敏陈思梅罗琛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年龄
- 长方案垂体降调节行IVF-ET时雌二醇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hCG日血清雌二醇(E2)增幅及hCG日单个成熟卵泡对应的E2水平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本中心采用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ET治疗不孕症的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IVF治疗周期中E2水平,E2增幅的计算方法为hCG注射日与hCG日前一天血清E2的差值除以hCG日前一天血清E2值。根据增幅不同分成3组:A1组比值≤30%,A2组介于30%至50%之间,A3组≥50%;另依据hCG日血清E2浓度/成熟卵泡(即阴道B超测量卵泡直径≥14 mm)个数的比值分为3组:B1组平均单个成熟卵泡对应的E2水平≤250 pg/ml,B2组比值>250并<350 pg/ml,B3组比值≥350 pg/ml,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A3组的临床妊娠率(71.05%)和胚胎着床率(52.63%)均高于A1、A2两组(P<0.05);B2组的临床妊娠率(67.86%)和胚胎着床率(49.14%)显著高于B1、B3两组(P<0.05)。结论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ET患者中E2水平的变化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E2水平在hCG注射当日较hCG日前一天增长幅度≥50%以上、hCG日单个成熟卵泡对应的E2水平介于250~350 pg/ml之间临床结局良好。
- 倪郝陈雷宁全松李红华芮高瑞花陈思梅罗琛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HCG注射日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