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士杰

作品数:204 被引量:656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佛山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8篇高粱
  • 65篇杂交
  • 49篇杂交种
  • 44篇选育
  • 36篇育种
  • 22篇不育
  • 21篇性状
  • 20篇不育系
  • 19篇粒用高粱
  • 19篇高粱杂交种
  • 17篇高产
  • 15篇制种
  • 15篇甜高粱
  • 15篇作物
  • 15篇恢复系
  • 15篇谷子
  • 12篇栽培
  • 12篇制种技术
  • 12篇基因
  • 11篇雄性不育

机构

  • 188篇吉林省农业科...
  • 41篇佛山大学
  • 9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双辽市农业技...
  • 1篇桦甸市种子管...
  • 1篇白城市农业科...
  • 1篇吉林省种子管...

作者

  • 201篇高士杰
  • 112篇李继洪
  • 64篇刘晓辉
  • 44篇陈冰嬬
  • 39篇李伟
  • 37篇李淑杰
  • 31篇侯佳明
  • 24篇王阳
  • 20篇胡喜连
  • 18篇杨微
  • 15篇杨明
  • 13篇高明超
  • 12篇高鸣
  • 12篇栾天浩
  • 12篇高悦
  • 11篇梁军
  • 10篇胡喜莲
  • 10篇杨伟光
  • 10篇赵德
  • 10篇邓文生

传媒

  • 31篇吉林农业科学
  • 2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1篇东北农业科学
  • 9篇种子
  • 9篇杂粮作物
  • 6篇园艺与种苗
  • 5篇中国种业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农业与技术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种子科技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第四届中国杂...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牧草与饲料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农业环境与发...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8篇2007
  • 13篇2006
  • 16篇2005
  • 1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食品农作物生产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绿色食品生产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但人们对此认识不够.化肥和农药超标是当前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要求产地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无污染;农田要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病虫害防治以农艺、物理和生物防治...
高士杰李继洪李玉发
关键词:绿色食品合理施肥
文献传递
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9年
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由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发展为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温度是影响不育性的主要因子,在自然条件下,A2不育系雌蕊败育轻或不败育,雄蕊遇高温可散出花粉,使不育系产生少量自交结实。粒用高粱育种近年来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是遗传基础狭窄,株型不理想,耐密性差,抗性育种重视不够,杂优利用模式有待创新。今后应:协作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创造新种质;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要清晰,以保持和提高两亲间的杂种优势;保证新品种的繁制质量和数量,加快其推广速度。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关键词:粒用高粱种质基础
高粱:边际土地的拓荒者被引量:4
2010年
高粱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比拟的抗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适应性强等优良综合抗性,素有植物中的"骆驼"之称。在边际性土地上种植高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成为改善我国边际性土地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士杰陈冰胡喜连
关键词: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抗性耐盐碱抗旱
再论谷子超高产育种问题被引量:2
2003年
论述了谷子的株型结构、生理功能、物质运转与生产力的关系,认为谷子重塑株型,提高物质的转运率,谷子的生产潜力才能有新的跨越。
刘晓辉杨明高士杰宋桂芹
关键词:谷子株型育种超高产
中国杂交高粱的种质基础及优势利用模式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是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不育系改良应以印度高粱与南非高粱或印度高粱杂交为主,恢复系改良应以中国高粱与亨加利高粱或中国高粱杂交为主,这样可保持两亲间的遗传差异,以便配制出高产杂交种。
高士杰刘晓辉郭中校李继洪
关键词:粒用高粱种质基础杂交高粱中国高粱种质基础高产杂交种植株高度
拓进饲料领域促进高粱发展
高粱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是优良的好饲料.籽粒作饲料,可预防畜禽肠道传染病,提高瘦肉率;甜高粱青贮料,营养成分高,消化率高,奶牛产奶量高,可节约大量精饲料;草高粱可青饲、青贮,还可作干草。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栾天浩
关键词:高粱饲草饲料营养成分奶牛产奶量
文献传递
食用、酿酒高粱新品种吉杂130的选育与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吉杂130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吉2055 A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30为父本,于2006年组配而成的高粱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产量潜力大,稳产性高,适应性广,淀粉含量高(粗淀粉含量76.14%),是酿酒的好原料;同时单宁含量低(单宁含量0.15%),粗蛋白含量高(10.06%)是优质的食用米高粱。抗旱性强,抗叶病,抗倒伏,高抗丝黑穗病,是春播早熟区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
李继洪陈冰旭李淑杰胡喜莲王阳高士杰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选育
高粱吉杂118制种技术被引量:4
2008年
从选地要好且隔离要保证、采取药剂拌种或包衣、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并准确配置父母本比例、施足底肥和种肥并及时适量追肥、重视花期调节与观测、去杂要及时彻底、做好辅助授粉、及时早割与搞好晾晒等方面介绍高粱吉杂118制种技术,以期为提高该品种制种的质量和数量提供参考。
胡喜莲高士杰李继洪李淑杰
关键词:高粱制种技术
谷子高产育种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06年
在春谷高产育种中,引入优良的夏谷基因既高产又改良品质,还使谷子矮化。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认为,改良株型使谷子充分利用光能,形态与机能协调;谷子育种实践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育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产、新株型品种;因此,谷子高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谷子超高产育种的基础。
刘晓辉杨明高士杰
关键词:谷子高产理论育种实践
优质新株型谷子育种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阐述了优质新株型谷子育种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及育种特点和效果;指出春谷和夏谷优良基因的互补,可创造出新种质和选育出新品种,并能扩大品种的适应区域;提出进一步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才有利于谷子生产发展。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张明锐
关键词:谷子新株型育种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