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群

作品数:79 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血液
  • 17篇输血
  • 15篇血液保存
  • 15篇细胞
  • 8篇血小板
  • 8篇红细胞
  • 6篇抗体
  • 6篇CD62P
  • 5篇血红蛋白
  • 5篇输注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流式细胞
  • 5篇流式细胞术
  • 5篇红蛋白
  • 5篇白细胞
  • 5篇ATP
  • 4篇血库
  • 4篇血小板保存
  • 4篇医院血库

机构

  • 7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新疆军区
  • 1篇北京市红十字...
  • 1篇成都军区疾病...
  • 1篇济南军区疾病...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78篇骆群
  • 33篇刘景汉
  • 23篇于洋
  • 22篇韩玮
  • 21篇李锡金
  • 16篇潘纪春
  • 14篇冯倩
  • 13篇林子林
  • 13篇汪德清
  • 12篇欧阳锡林
  • 11篇王海宝
  • 11篇张婷
  • 9篇石群
  • 8篇张晓娟
  • 7篇毕蔚茹
  • 7篇马春娅
  • 6篇孙桂香
  • 6篇陈民才
  • 5篇关晓珍
  • 5篇王青梅

传媒

  • 15篇临床输血与检...
  • 9篇中国输血杂志
  • 9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输血协会...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因素被引量:7
2000年
自1962年发现外周血存在造血干细胞并有重建造血功能后,许多学者把外周血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和某些实体瘤,获得良好效果,为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开辟了新途径。特别是血细胞分离机的发展,以及低温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进步。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外周血干细胞含量较少。从外周血采集足量的干细胞比较困难,而外周血干细胞数量是直接关系到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要想采集足量的外周血干细胞,必须多次采集才能满足临床移植要求。但分离时许多因素也可影响分离出的产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王铁军骆群刘景汉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血细胞分离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人体外周血低温生物学
体外T细胞活化与输血免疫抑制的机理研究
输血引起的受血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在临床Meta分析中已肯定其可导致受血者肿瘤复发率与术后感染率增加。我们从初期应答细胞APC入手,研究T淋巴细胞激活的免疫功能变化。如果APC递呈的抗原功能障碍,可使整个T细胞增殖抑制;如...
骆群
关键词:输血免疫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库存红细胞输注增强血小板介导炎症反应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探讨库存红细胞输注对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LPS)诱导、血小板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去除白细胞后保存1、7、21、35 d的悬浮红细胞上清与健康献血员的机采血小板混合,24 h后分别加入0、10 ng/m...
王海平王晓伟卓海龙邵春燕骆群王全立
文献传递
促红素对人血小板活动度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促红素(EPO)对人血小板活动度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为3组;静脉注射EPO100U/kg、静脉注射EPO500U/kg和静脉注射安慰剂组。每周注射2次,共注射3周。分另在第8天和第15天对志愿者采静脉血200ml,检测血小板活动度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在注射促红素期间,接受EPO的志愿者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小板上P-选择素含量和CD63阳性血小板增加 2~3倍。同时血浆中循环的P-选择素增加 50%,也反映出血小板活动度明显增高。血浆中循环的E-选择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增加100%,表明内皮细胞具有潜在活性。在用药第5天接受EPO的志愿者血小板计数增加在10%~20%之间。安慰剂组中仅在第1次采血几天后血小板计数略有增长。结论 促红素在提升人血红蛋白水平的同时可以明显增加血小板的活动度和内皮细胞的活性,从而使出凝血时间缩短。
马曙轩刘景汉林宏杰周健李锡金骆群
关键词:促红素血红蛋白血小板活动度
输血前后CD3/28双抗体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2006年
目的研究单独CD3抗体或联合CD28抗体作用于输血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体外T细胞培养与活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IL-2、γ干扰素(IFN-γ)和IL-4的分泌水平。结果输血前患者PBMC单独应用CD3抗体与联用CD28抗体后,PBMC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但输血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D28抗体可明显增强输血后体外活化T细胞功能,输血导致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有关。
骆群于洋
关键词:PBMC细胞因子
五种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2006年
比较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全自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输血患者5000例,分别采用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全自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其输血前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对阳性结果进行抗体鉴定。盐水法未能检出阳性结果;木瓜酶法检出其中的15例,特异率86.7%;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出了其中的19例,特异率为89.5%;凝聚胺法检出阳性结果18例,特异率100%;全自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出阳性标本22例,特异率90.9%。说明盐水法不适合不规则抗体检测;木瓜酶法检出率低,具有一定局限性;试管间接抗人球蛋白法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时较多,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筛查;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全自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适于临床输血前大批量抗体筛选。
毕蔚茹冯倩于洋林子林潘纪春陈民才骆群李锡金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木瓜蛋白酶聚凝胺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非4°C条件血液保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探索并建立非4°C条件和特殊环境中,血液保存技术和实验方法,以适应我军高科技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能力。结果表明,非4°C条件血液保存有效期可达1~2周,打破了以往认为非4°C条件血液不能有效保存的禁区,拓宽了血液保存研究领域。
刘景汉骆群韩玮王海宝王青梅李锡金
关键词:血液保存输血
Nageotte计数方法改良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去白细胞成分血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但多数医院输血科未能对去白细胞成分血的残留白细胞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原因是检测方法(常规Nageotte计数法)较难掌握。常规Nageotte计数法计数残留白细胞,其敏感度可达0.1个白细胞/μl。但细胞计数时,血样本须用Turk's白细胞稀释液稀释10倍,以溶解红细胞。
王仲泉王桂君粱晓林骆群
关键词:计数方法残留白细胞医院输血科
常温(25℃)保存1天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索较短时间常温(25℃)放置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及其继续保存的可能性。方法 以ACD全血常温放置24小时井继续4℃保存为实验组,以4℃常规保存为对照组,对ATP等10种血液保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组血液代谢有所加快,ATP、血K^+、pH变化比较明显,红细胞保存有效期略有减少,但FHB、MCV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常温放置24小时对血液质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保存,但红细胞保存有效期减少3天,应当提前输注。
刘景汉骆群韩玮石群
关键词:血液质量红细胞常温ATP
全文增补中
血库冰箱温度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冰箱温度管理系统是对设备温度数据进行集中采集、监控并管理的系统,实现对血液储存冰箱温度和运行情况数字化监控和管理;并且,在设备异常情况下以多种形式的报警通知相应管理人员;实现对记录数据以电子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或以打印文档形式输出。
林子林骆群于洋翟志东
关键词:血液保存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LABVIEW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