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永宁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田
  • 2篇油田地面
  • 2篇湿陷性
  • 2篇湿陷性黄土
  • 2篇湿陷性黄土场...
  • 2篇黄土
  • 2篇黄土场地
  • 2篇灰土
  • 2篇挤密
  • 2篇挤密桩
  • 1篇大型储罐
  • 1篇悬浮沉积物
  • 1篇三角洲
  • 1篇砂质
  • 1篇沙丘
  • 1篇扇三角洲
  • 1篇碎屑
  • 1篇碎屑沉积
  • 1篇土体
  • 1篇盆地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马永宁
  • 3篇朱广社
  • 2篇郭明
  • 2篇张春生
  • 2篇张吉来
  • 2篇徐捷
  • 2篇王德玉
  • 2篇郑娅娜
  • 2篇夏政
  • 2篇任兴文
  • 2篇李剑钊
  • 1篇赵军龙
  • 1篇吴新伟
  • 1篇陈守民
  • 1篇李甘
  • 1篇刘忠保
  • 1篇施冬
  • 1篇袁俊平
  • 1篇李力

传媒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测井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砂质扇三角洲沉积过程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沉积模拟实验表明,砂质扇三角洲侵蚀-沉积过程从扇三角洲平原开始,经历了直河道沉积、侵蚀-河口坝形成、滑塌-分流点向上迁移、砂坝生长-辫状河道废弃-形成新朵体的过程。基准面变化对扇三角洲影响明显:基准面上升,扇三角洲沉积厚度增加,但平面形态及展布范围变化较小;基准面下降,展布范围增大,并出现新的扇三角洲朵体。
张春生刘忠保施冬张吉来王德玉朱广社马永宁
关键词:冲积扇三角洲碎屑沉积基准面
一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大型储罐地基制作方法
一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大型储罐地基制作方法,属于油田地面大型储罐的技术领域。含有以下步骤:先做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法处理,挤密土体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高承载力形成复合地基;再采取钻孔灌注桩法,解决局部地层厚度不均,层面倾斜大...
李剑钊徐捷任兴文夏政高海明徐俊民郭明郑娅娜马永宁
文献传递
一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大型储罐地基制作方法
一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大型储罐地基制作方法,属于油田地面大型储罐的技术领域。含有以下步骤:先做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法处理,挤密土体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高承载力形成复合地基;再采取钻孔灌注桩法,解决局部地层厚度不均,层面倾斜大...
李剑钊徐捷任兴文夏政高海明徐俊民郭明郑娅娜马永宁
文献传递
基于多信息的鄂尔多斯盆地A区天然裂缝综合判识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研究从鄂尔多斯盆地A区天然裂缝判识需要出发,基于收集到的岩心、测井、地质等多种资料信息,开展了天然裂缝判识技术研究和优选。运用静态、动态资料揭示了工区天然裂缝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天然裂缝识别的主要方法包括岩心裂缝识别法、成像测井识别法、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分析法、常规测井参数法、常规测井曲线重构法、动态资料分析法及现代数学等方法。A区天然裂缝平面上主要位于河道微相中靠近边部区域、砂体厚度较小的区域、储层微构造起伏较大区域。动态资料验证表明,针对A区所建立的天然裂缝判识技术合理,对天然裂缝的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裂缝开发治理政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赵军龙朱广社马永宁吴新伟陈守民李甘
关键词:测井解释鄂尔多斯盆地
河流沙丘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
2003年
实验表明,河流沙丘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低矮沙纹的形成、大沙丘的生长、沙丘的延伸及沙丘的变形。前2个阶段属于生长沙丘时期,沙丘的长度和宽度均逐渐增大,水面出现紊乱的猝发现象,悬浮沉积物浓度比较高;后2个阶段属于平衡沙丘时期,沙丘的长度和宽度变化比较小,猝发现象较弱,悬浮沉积物浓度也比较低。
张春生张吉来朱广社王德玉马永宁袁俊平李力
关键词:沙丘河流悬浮沉积物物理模拟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