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勇

作品数:155 被引量:58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研“十五”计划课题安徽省研究实验基地优秀中青年科研带头人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0篇肝炎
  • 58篇乙型
  • 55篇乙型肝炎
  • 43篇慢性
  • 40篇细胞
  • 33篇慢性乙型
  • 31篇慢性乙型肝炎
  • 30篇肝组织
  • 30篇病变
  • 26篇血管
  • 23篇纤维化
  • 18篇肝纤维化
  • 18篇病毒
  • 17篇病理
  • 15篇血管病
  • 15篇血管病变
  • 14篇免疫
  • 12篇硬变
  • 12篇活检
  • 10篇蛋白

机构

  • 74篇解放军第12...
  • 2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蚌埠医学院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解放军第10...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总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重庆市卫生信...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4篇马勇
  • 71篇严家春
  • 45篇丁体龙
  • 42篇陈文笔
  • 30篇刘健虎
  • 16篇张文学
  • 14篇于莉
  • 13篇魏伟
  • 10篇李保仝
  • 9篇王莉
  • 9篇徐长江
  • 9篇杨毓华
  • 7篇夏志学
  • 7篇裴波
  • 6篇代雪枫
  • 6篇涂远航
  • 6篇袁福华
  • 5篇孙新华
  • 4篇叶根深
  • 4篇田瑞霞

传媒

  • 2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4篇世界感染杂志
  • 1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1篇蚌埠医学院学...
  • 7篇中国基层医药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省第十二...
  • 4篇淮海医药
  • 4篇东南国防医药
  • 3篇安徽医学
  • 3篇肝脏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干细胞向肝干细胞分化的特征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干细胞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其作为生物人工肝或肝细胞移植的供体细胞,以解决供体缺乏,同时自体细胞还可免除异基因或异种细胞所致的许多问题。为此,实验模拟肝脏发育的微环境,观察体外诱导分化大鼠骨髓干细胞为肝干细胞的可行性及特征。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8在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2月龄,体质量(200±20)g,雌雄不拘,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公司。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并设诱导组和非诱导组,应用25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10μg/L成纤维生长因子-4、10μg/L干细胞生长因子共同诱导。③实验评估:于诱导第0,7,14,21,28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白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比例。结果:①诱导培养的骨髓干细胞呈卵圆形或圆形的肝干细胞样改变。②放射免疫法检测到诱导组细胞甲胎蛋白浓度逐渐升高,第14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与非诱导组相比,除第0,7天无差异,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显著(P<0.05)。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到诱导组细胞特异性表达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及白蛋白,非诱导组不表达3种蛋白。④流式细胞分析诱导组甲胎蛋白阳性细胞比例为66.20%、细胞角蛋白19阳性细胞的比例为44.96%。结论:在实验建立的诱导培养体系中,骨髓干细胞在体外能分化为肝干细胞样细胞,诱导细胞有分泌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白蛋白的特征性功能。
李俊峰马勇魏伟程军
关键词:骨髓细胞干细胞分化肝干细胞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的临床意义初探被引量:2
1996年
用自建的ELISA法检测15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系列血清抗HCV-IgM,与同步检测的抗HCV-IgG、ALT一并分析,以68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发现5例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在输入污染血后第4~6周发病,ALT升高,抗HCV-IgM转阳性,输血后第8~12周达高峰,约第13~16周进入恢复期;而抗HCV-IgG则在第10周后转阳,在12周达高峰并持续到恢复期。10例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急性活动时,抗HCV-IgM及抗HCV-IgG均阳性。说明抗HCV-IgM是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指标,也是慢性HCV感染近期活动的指标。还显示ALT值与抗HCV-IgM的吸光值(P/N)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关性(P<0.001),说明血清抗HCV-IgM与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有关。
马勇李保仝杨毓华刘健虎严家春
关键词:输血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M
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细胞移植为重度肝损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肝细胞来源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实验采用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是否可以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以期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8在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脐血由蚌埠解放军123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后,将其分组培养: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实验组加入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成纤维生长因子4和重组人制瘤素。③实验评估: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8、白蛋白和肝细胞抗体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白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甲胎蛋白的分泌水平。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第7天可见甲胎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第21天后染色基本为阴性,第7天未检测到细胞角蛋白18和白蛋白阳性表达,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阳性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对照组染色均呈阴性。②实验组培养第21天时检测到糖原染色阳性细胞,28d时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糖原染色呈阴性。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白蛋白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第28天达80%。放射免疫法检测7d的甲胎蛋白水平达到最高,与诱导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特定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够分化为肝样细胞。
程军马勇魏伟李俊峰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分化肝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门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 (CHB)门脉系多普勒超声 (CDFI)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 本组 82例CHB皆为住院患者 ,在实施CDFI检测的同时进行肝组织活检诊断。CDFI检测与病理学诊断采用双盲法。肝CDFI检测CHB患者的门静脉主干 (MPV)、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LPV)、门静脉右支(RPV)、脾门处脾静脉 (SPV)、血流动力学变化 ,即内径 (D ,cm)及流速 (cm/s)。结果 CDFI提示各组CHB患者上述静脉的V与对照组相比除CHB轻型外皆显著降低 (P <0 0 1) ,D示扩大 ,但仅在门脉高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CDFI提供的数量化信息能较好地鉴别CHB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
范秀梅陈文笔严家春马勇丁体龙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流动力学病理学多普勒超声
直接肝脏注射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炎组织活动性指数及肝纤维化指数的影响
51例慢性乙肝,肝脏注射组30例,静脉给药组21例,两组均在治疗前1周行首次肝活检,治疗结束后3~4个月,做第2次肝活检,治疗前后1周内检测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肝内注射,每周2次,每次40mg,12次为1疗
马勇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素肝炎
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组织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乙型肝炎(HB)已成为我国危害最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文献后选择了以 HB 患者肝组织活检观察为主的研究方法,从肝组织学随访中研究各型 HB 肝实质变性坏死及肝纤维组织增生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组织化学(组化)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肝组织内 HBsAg,HHcAg 表达。
严家春陈文笔马勇刘健虎孙新华徐长江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液供给免疫组织化学血管疾病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2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抗病毒是关键。但CHB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目前普遍认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起关键作用,T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及其配体的正常表达是其活化和发挥功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CD28在乙型肝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1-2]较多,但CD28的表达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鲜见报道。该研究检测了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以分析其表达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涂远航马勇谷旻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CD28
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对病程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肝血管病变在乙型肝炎(HB)病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电镜技术对236例患者肝活检组织病变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肝组织切片可见肝血管炎症、破坏、阻塞、增生及肝窦毛细血管化,首、末两次活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其病理转化过程。结论:肝血管病变在乙型肝炎肝组织病变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丁体龙叶根深李瑞麟马勇严家春张文学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血管病变活组织检查
冬五花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
1996年
本文报告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冬五花片(组方:刺五加、冬虫夏草、银花、板兰根)治疗3个月后其肝组织纤维化的变化。17例全部男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阳性,18~48岁。治疗前后均有肝活检标本。肝组织标本作连续切片,常规制片分别作组织病理学(HE染色);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纤维联结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用光镜观察。
刘健虎严家春马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纤维联结蛋白网状纤维肝活检标本肝组织纤维化肝组织病理学
四氯化碳诱导鼠肝血管生成因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研究 CCl_4诱导鼠肝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与肝纤维化(LF)及肝硬变(LC)病变的关系.方法 SD 雄性6mo 龄鼠50只,随机分成2组,40只用于造模,10只为对照.实验鼠以3mL·kg^(-1)皮下多点注射500mL·L^(-1)CCl_4(用液状石蜡配制),2次·wk^(-1)对照组不处理.分别于实验2,5,8及12wk 解剖造模鼠10只,作冰冻、石蜡切片及VEGF,α-SMA 及ⅧR Ag 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实验2 wk 鼠体质量略下降而肝质量增加,5 wk 始肝质量下降,至8 wk~12 wk 最明显(P<0.01),且肝表面伴结节形成,组织学证实已发生 LC.免疫组化显示,在实验2 wk VEGF 阳性肝细胞局限于病变周围,部分肝窦内皮细胞α-SMA,ⅧR Ag示阳性表达,以后随肝血管病变加重而上述因子表达强度及分布范围渐增加,提示两者关系密切.结论肝细胞在 LF 及 LC 发展中担当一重要角色.
严家春陈文笔马勇徐长江
关键词:肝疾病四氯化碳血管生成因子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