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卡丽

作品数:96 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机械工程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0篇摩擦学
  • 19篇摩擦学性能
  • 18篇润滑
  • 12篇添加剂
  • 11篇润滑添加剂
  • 10篇再生油
  • 10篇抗磨
  • 8篇纳米
  • 7篇润滑油
  • 7篇轴承
  • 7篇自修复
  • 7篇纳米润滑
  • 7篇纳米润滑添加...
  • 6篇合金
  • 5篇液压
  • 5篇液压油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塑料
  • 5篇摩擦学设计

机构

  • 95篇武汉材料保护...
  • 14篇武汉化工学院
  • 7篇武汉工业学院
  • 6篇武汉工程大学
  • 4篇武汉轻工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学研究院
  • 2篇中车株洲电机...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上海宝钢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化工研究院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95篇顾卡丽
  • 35篇李健
  • 23篇赵源
  • 20篇刘建芳
  • 15篇徐建生
  • 14篇段海涛
  • 13篇高万振
  • 12篇郭志光
  • 9篇吴伊敏
  • 9篇袁成清
  • 6篇王颖
  • 5篇李仕忠
  • 5篇薛俊
  • 5篇韦习成
  • 4篇李捷
  • 4篇秦襄培
  • 4篇许进
  • 4篇潘天堂
  • 4篇涂杰松
  • 4篇毕艳

传媒

  • 18篇材料保护
  • 8篇润滑与密封
  • 3篇摩擦学学报
  • 2篇电镀与涂饰
  • 2篇润滑油
  • 2篇武汉化工学院...
  • 2篇合成润滑材料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涂料工业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新材料产业
  • 1篇2008全国...
  • 1篇2009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电...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嵌螺母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制备方法
提出的一种内嵌螺母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中心孔将螺母与垫片用螺栓固定,沿螺母外缘与垫片钎焊后,安装到预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底板上,放入热压成型模具,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料,在15~30MPa压力,...
李健雒建斌薛俊顾卡丽袁成清胡盛
文献传递
UHMWPE温度-时间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材料作为滑动摩擦副使用时,自身的老化现象直接影响摩擦副运转的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本文针对典型聚合物材料UHMWPE的老化现象,拟采用MaterialStudio5.0软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MD),建立20个聚合...
陈雾金永亮段海涛顾卡丽
关键词:使用寿命
再生废齿轮油320的添加剂ST
添加剂ST由406油性剂(15-25g,环氧氯丙烷36-44g和204抗氧抗腐剂35-45g,在110℃-120℃温度下混合反应而成。按再生废齿轮油320中,含去水和渣的废齿轮油320的重量为97%,含ST的重量为3%的...
顾卡丽赵源刘建芳王杰鹏
文献传递
载荷对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WAZAU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N68基础油和添加了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油N68NT1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系数,并在线检测了钢/钢摩擦副在摩擦过程中润滑介质的温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同基础油N68相比,添加了自...
顾卡丽郭志光徐建生
关键词:摩擦学润滑自修复载荷纳米
钢-铜摩擦副选择性转移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用XP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钢-铜摩擦副在三乙醇胺和甘油作润滑介质时的摩擦系数与磨损量,发现摩擦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用ImageView分析系统进行摩擦副的磨损形貌分析,认为钢-铜摩擦副在甘油或三乙醇胺润滑下发生了选择性转移效应。建立了一个选择性转移效应模型来解释此现象。
郭志光辛燕顾卡丽刘维民
关键词: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机润滑介质磨损量选择性三乙醇胺
乏油润滑下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SST–ST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以纯聚醚醚酮(PEEK)和分别含有质量分数30%的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聚四氟乙烯(PTFE)的PEEK复合材料与GCr15盘组成的摩擦副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4种PEEK材料在干摩擦、油润滑和乏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白光共焦三维形貌仪观察了PEEK材料和GCr15金属盘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润滑条件下,GF,CF和PTFE均能显著提高PEEK基体的摩擦磨损性能,其中CF对复合材料抗磨性能的提高最为突出,但是在干摩擦下具有优异摩擦学性能的PEEK/PTFE复合材料在油润滑下却表现不佳,这与其摩擦学性能强烈依赖转移膜有关;在磨损机理上,干摩擦下,由于摩擦热的影响,PEEK及3种PEEK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均出现材料粘着以及剥落现象,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由于润滑油的润滑作用和散热作用,油润滑条件下PEEK及3种PEEK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都比较光滑,磨损机理主要为轻微的粘着磨损并伴有疲劳磨损。乏油润滑下材料磨损表面形貌与干摩擦下类似,但是由于摩擦副之间残留的润滑油存在,降低了材料的磨损。
易蒙段海涛陈松陈松顾卡丽
关键词:聚醚醚酮轴承保持架表面形貌
镶嵌热固性树脂增强的热塑性塑料滑动轴承和导轨
提出了一种将热固性树脂镶嵌于热塑性塑料基体形成的新型复合材料滑动轴承与导轨,它克服了金属滑动轴承和导轨在水介质中发生电偶腐蚀和咬死的问题,提高了承载能力,而且可设计性良好。
高万根李健顾卡丽韦习成
文献传递
NT添加剂对废液压油68的再生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充分利用报废的液压油68,以自制的添加剂NT对其进行了再生。结果表明:再生液压油68的摩擦学性能超过新液压油68;理化性能也在使用的要求范围内;废液压油68再生后能够正常使用。
顾卡丽刘建芳赵源刘仁德
关键词: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理化性能
废发动机油的分析与添加剂方法再生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5500万辆,按照每车年更换一次润滑油5L计算,年产生废润滑油2.7亿升,这笔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分析研究5组牌号的新、废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在对其总酸值、油中的元素含量、污染度、摩擦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对比废油与新油各种性能的差异以及元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废润滑油各种元素变化与添加剂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新油相比,废发动机润滑油的酸值明显上升,颗粒污染度增大,其原因是极压添加剂、分散剂等添加剂消耗和摩擦化学反应的氧化作用,以及摩擦副材料的磨损及其与润滑添加剂的化学作用;极压添加剂元素消耗和污染度增大导致废发动机润滑油较同牌号新油抗极压性能降低、磨斑直径增大以及摩擦因数增大;所测试的废发动机润滑油都还具有一定量的原始添加剂成分和承载、耐磨、减摩润滑的功能,有可能通过过滤污染颗粒(氧化产物等)、补充再生添加剂和分散剂的方法,即再生添加剂方法,使其再生利用。
刘建芳顾卡丽刘晶晶赵源
关键词:添加剂污染度摩擦学性能
丙烯酸改性酚醛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以三乙胺、二甲苯胺为催化剂合成了丙烯酸改性F 4 4酚醛环氧树脂 ,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对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 ,测试了产物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力学性能 ,耐酸碱性、耐溶剂性等。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 95℃、6h可以制得含环氧基的丙烯酸酚醛环氧树脂 (AFEE)。该树脂制备的涂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和耐酸碱性等。光敏实验表明 ,AFEE树脂中的碳碳双键具有较高的光化学反应活性。
郭志光官仕龙顾卡丽
关键词:丙烯酸改性酚醛环氧树脂合成工艺三乙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