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际奥

作品数:37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乙型
  • 10篇肝炎
  • 9篇乙型肝炎
  • 9篇慢性
  • 8篇慢性乙型
  • 8篇肝硬化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胰腺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免疫
  • 4篇肿瘤
  • 4篇细菌过度生长
  • 4篇小肠
  • 4篇小肠细菌
  • 4篇小肠细菌过度...
  • 4篇HBSAG
  • 4篇肠细菌

机构

  • 25篇郑州人民医院
  • 7篇郑州市第五人...
  • 6篇新乡医学院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7篇韩际奥
  • 15篇马应杰
  • 10篇王志凌
  • 9篇马英杰
  • 9篇韩莉
  • 8篇杨丽
  • 7篇王郁杰
  • 7篇秦宝山
  • 5篇张意兰
  • 4篇郭云霞
  • 4篇贾克丽
  • 3篇白璐
  • 3篇陈其奎
  • 3篇曾建生
  • 2篇方立峰
  • 2篇王培育
  • 2篇黄志清
  • 2篇康运凯
  • 2篇冯素平
  • 2篇冯军安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肝脏
  • 2篇陕西中医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其催化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对胰腺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p27^(Kipl/pic2)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和PGE2处理胰腺癌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内PGE2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和p27^(Kipl/pic2)的表达水平。结果:阿司匹林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细胞内PGE2的生成;阿司匹林可诱导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l/cipl)和p27^(Kipl/pic2)表达升高并引起细胞阻滞在G0/G1期。但外源性PGE2并不能拮抗阿司匹林对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结论:阿司匹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可能并非完全通过环氧合酶途径;诱导p21^(Wafl/cipl)和p27^(Kipl/pic2)表达的升高、进而诱导细胞周期的阻滞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韩际奥陈其奎黄志清黄开红陈锦武朱兆华
关键词:胰腺肿瘤阿司匹林前列腺素E类细胞周期
低FODMAP饮食对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低可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饮食对肝硬化且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阳性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73例具有胃肠道症状的肝硬化且SIBO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系统分层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37)、对照组(n=36)。在维持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饮食,观察组患者给予低FODMAP饮食,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的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胃肠生活质量指数(GIQLI)、产氢值(PH 2)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饮食干预6周后,观察组IBS-S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86.77±67.82)分vs(130.74±7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9,P=0.011);观察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00.89±10.71)分vs(85.86±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5,P<0.001);观察组PH 2较同期对照组略有下降[(39.83±15.94)ppm vs(48.66±16.13)p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24);观察组BMI与同期对照组相比[(23.88±3.02)kg/m 2 vs(23.42±3.01)kg/m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0,P=0.524)。结论低FODMAP饮食可有效改善肝硬化且SIBO阳性患者短期内的胃肠道症状。
刘璨宇韩际奥王会敏马英杰
关键词:肝硬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胃肠道症状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炎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20例,2组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移植脐血干细胞悬液治疗,首次经肝动脉穿刺输入,之后通过周围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悬液。监测2组肝功能、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甲胎蛋白 (AFP)等相关指标,观察2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进行不良反应检测。结果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PTA (%)、AFP (μg/L)较对照组升高 (53.56±5.15 vs 48.26±5.53,92.16±9.09 vs 43.57±11.33,P<0.01);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AFP低于对照组,PTA高于对照组 (62.61±4.35 vs 54.95±3.01,P<0.05或P<0.01),2组ALB、血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vs 35%,χ2=0.818,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重症肝炎患者新的治疗方法。
王志凌马应杰韩际奥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移植甲胎蛋白类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重症肝炎
解郁软坚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解郁软坚活血方联合西药恩替卡韦及甘草酸二铵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抗炎及抗乙型肝炎病毒等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d、1次/d),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郁软坚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四项(HA、LN、Ⅳ-C及PCⅢ)变化、肝功、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4、8、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LN、Ⅳ-C及PC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LN、Ⅳ-C及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Ⅳ-C及PC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郁软坚活血方联合西药恩替卡韦及甘草酸二铵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A、LN、Ⅳ-C及PCⅢ等四项肝纤维指标水平,延缓肝硬化进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张意兰王志凌马英杰韩莉韩际奥
慢性HB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体外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经HBsAg活化后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组及健康组外周血中培养扩增(以HBsAg刺激)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的表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CIK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浓度,用CCK-8比色法测定DC共培养的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HBsAg致敏的健康组DC表面标志CD1a、CD80、HLA-DR及CD83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组中经HBsAg致敏的DC表面标志阳性率与未经HBsAg致敏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DC经HBsAg致敏后诱导的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组(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组与健康组DC经HBsAg活化后,对HepG2.2.15细胞的免疫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组高于慢性HBV感染组。
韩际奥马应杰杨丽王志凌韩莉王郁杰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树突状细胞免疫效应
NS398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该研究在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和(或)其催化产物PGE<,2>对胰腺肿瘤细胞作用基础之上,检测它们对细胞周期及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1/cip1>、P27<'Kip1/pic2>转录和表达的影响...
韩际奥
关键词:胰腺癌NS398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2018年
目的研究DC-CIK联合IFN-γ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肝纤维化4项水平。并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硬度值。结果治疗后3组受试者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9,P=0.027),DC-CIK联合IFN-γ组和IFN-α1b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要低于IFN-γ治疗组(P=0.044和P=0.010)。DC-CIK联合IFN-γ组以及IFN-γ治疗组治疗后肝硬度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403,P=0.000;t=2.611,P=0.015)。结论 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提高IFN-γ的抗纤维化作用。
韩际奥马英杰张意兰白璐王郁杰韩莉郭云霞秦宝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干扰素
血清CA19-9联合CT检查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联合CT检查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结果为可疑胰腺癌的患者89例,统计血清CA19-9在诊断胰腺癌方面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术前术后血清CA19-9水平与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关系。 结果血清CA19-9联合CT检查在诊断胰腺癌特异度为97.2%,敏感度为86.4%,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4.0%。随着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不断升高,胰腺癌切除率逐渐下降,术后中位生存期逐渐降低。术后血清CA19-9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的患者,其生存期长于未降至正常者。 结论血清CA19-9作为胰腺癌肿瘤标志物之一,诊断敏感度较高,结合影像学CT检查能大幅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正确率。CA19-9还能作为胰腺癌根治切除术后疗效评价手段。
王勇杨丽韩际奥
关键词:胰腺肿瘤
不同间隔时间EVL术治疗肝硬化再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间隔时间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术治疗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出血患者,所有患者采用EVL术治疗,根据首次手术和第二次手术间隔时间差异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不超过1月,共计24例;乙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2月,共计20例;丙组两次手术时间间隔2~3月,共计26例。选取同时段30例使用保守治疗的肝硬化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再出血发生率差异,同时统计治疗12月后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甲组、乙组、丙组、对照组治疗后3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20.0%、23.1%、36.7%,治疗后6月再出血率分别为25.0%、40.0%、23.4%、53.3%,治疗后12月再出血率分别为41.7%、60.0%、61.5%、73.3%。组间比较结果:Waldχ^2=5.736,P=0.125>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甲组、乙组、丙组概率分别为0.021、0.141、0.266,OR值分别为e^-1.231=0.292、e^-0.790=0.454、e^-0.533=0.587。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Waldχ^2=41.734,P=0.000<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点再出血发生率存在差异。与术后12月比较3月、6月概率分别为0.000、0.000,OR值分别为e^-1.491=0.225、e^-0.722=0.486,表明不同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存在差异,时间越长再出血发生率越高。甲组、乙组、丙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5.0%、15.4%、30.0%,四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丙组、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0.0%、5.0%、7.7%、16.7%,四组在病死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术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效果明显高于药物治疗,且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不超过1月的总体疗效最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秦宝山刘贯华杨娇楠韩际奥冯军安
关键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慢性乙型病毒感染者树突状细胞体外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效应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感染者与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和CIK,在DC成熟前,加入纯的HBsAg刺激,并再与同一来源的CIK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表型,用ELISA法检测DC、CIK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浓度,用CCK.8比色法测定DC诱导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未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DC表面标志CDla、CD80及CD83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5);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DC表面标志均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者经HBsAg致敏的DC表面标志与未经HBsAg致敏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细胞CD3CD8、CD3CD56的双阳性表达率健康人HBsAg致敏者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及未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P〈0.01,P〈0.05);慢性HBV感染组HBsAg致敏与未经HBsAg致敏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致敏DC诱导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健康人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1)。健康人HBsAg致敏DC、CIK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浓度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1);慢性HBV感染者HBsAg致敏与未经HBsAg致敏IL-1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感染者、健康人DC经HBsAg活化后对HepG2.2.15细胞的免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人高于慢性HBV感染者。
韩际奥马应杰杨丽王志凌韩莉王郁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