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民
- 作品数:2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观念的吸收与美学教科书叙述形态的演化——高校美学原理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被引量:2
- 2012年
- 经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学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相关系科的常规性课程。对应于美学原理教学活动的展开,美学原理教科书的编撰也成为相关业者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其他学术性著述相比,教科书的体系和叙述,必须较多地照顾读者的固有理解方式和知识储备,同时,它还必须更多地适应所属时代的普遍性观念预设.
- 韩德民
- 关键词:美学原理教科书教材建设中国观高校
- “君子”、“主体性”与中国的教育变革被引量:1
- 2009年
- 韩德民
- 关键词:教育变革生命活动文化建构动物
- 有关当代人文科学研究主体心态素质提升问题的思考——以赵宪章、邓晓芒和鲍鹏山教授及其相关论著为分析例据
- 2017年
- 本文划分当下中国人文科学研究为项目学术、学院学术和江湖学术三种类型,并分别选取赵宪章教授等合著《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邓晓芒教授《文学冲突的四大主题》和鲍鹏山教授《孔子如来》作为代表。文章侧重从研究者主体心态素质提升的角度讨论中国学术研究生态环境改善的可能性,以此回应有关"当下中国如何造就学术大师"问题的讨论。对应研究工作的三种类型,就研究者的意识自觉言之,应注意克服三种可能的消极心态对研究过程所可能造成的干扰,即执掌话语权意识所可能滋生的虚妄、学术成就所可能导致的自恋和江湖声誉所可能诱发的任性。所谓心态素质的核心,即反省并自觉克服诸如此类消极心态对研究过程的干扰的能力。
- 韩德民
- 关键词:虚妄
- 中国悲剧的类型和特征(提纲)
- 中国现代悲剧理论研究,由于受西方悲剧形态和观念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悲剧形态和特征在认识上存在明显的不切实际之处.朱光潜先生早年基于其所受之西方悲剧理论的训练,曾在《悲剧心理学》中称中国没有悲剧.按他当时的理解,报应的观念使...
- 韩德民
-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剧悲剧艺术审美情趣
- 汪裕雄“意象学三书”与当代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被引量:3
- 2013年
- 汪裕雄《审美意象学》从"意象"创构与呈现角度梳理审美心理过程,《意象探源》从作为思维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开掘"意象"范畴所承载的历史积淀,《艺境无涯》则讨论作为个案的宗白华意象美学对现代性中国美学体系建设的启示意义。三部著作以独具个性的切入角度、细密敏锐的理论透视能力和简洁平实的文风,呼应并推动了中国美学研究重心在20世纪末期之后的几次转移。
- 韩德民
- 关键词:意象中国美学
- 随所用与共生性:苏轼的君子观
- 2022年
- 儒家思想传统中很早就出现过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予以绝对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对北宋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认识都产生过直接影响。苏轼则通过吸收庄子道家等思想资源,力求发现君子与小人对立性关系背后的共生性,并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随所用”的结果,二者的关系无法排除随着时间推移而相互逆转的可能。这种动态性理解,为更具建设性和妥协性的君子与小人关系处理范式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苏氏易传》等著作中,基于这种理解,苏轼对周易经传中的诸多命题都作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诠释。朱熹曾基于积极维护儒家道统的考虑,将苏轼的易学乃至整个蜀学贬为“杂学”。但站在本文的立论视角,可以说,正是由于愿意从儒学传统之外吸收异质性思想营养,才使苏轼有可能摆脱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狭隘,建立起观照君子与小人关系的更开阔视野。
- 韩德民
- 关键词:朋党君子小人共生性
- “游”:“君子”和“至人”之间的张力及其释放
- 2015年
- 儒者立足'方内',但因理想主义诉求而无法抑制'方外'之思;道家立足'方外',但对感性生命的执着决定了其对'方内'的无由割舍。儒道思想基因的相互渗透,决定了士人在'方内''方外'之间出入游走的普遍性人格特质。以'游'为突出特征的人生趣味和人生理念,由于传统中国隐性游民社会的长期存在,而获得了丰厚的现实营养资源。其和现代性审美精神的契合,又提供了从新的视角予以阐释的可能性。
- 韩德民
- 关键词:君子审美
- “君子”、“主体性”与中国的教育变革
- 2009年
- 文化建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人的自下而上的本能需要,而一旦形成之后,它的内涵却不再限于生存的必须。为了对理想中的意义目标的追求,特定个体甚至有可能主动地选择牺牲自我的生存本身。
- 韩德民
- 关键词:教育变革文化建构本能
- 孝悌伦理与“君子”人格理想之确立被引量:1
- 2016年
- 孝悌观念影响的广泛和深入,直接对应于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一以贯之的宗法特性。"孝治"在西汉中期被确立为立国之本后,对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规范原则,都发生了强有力的吸附和修正效应。孝悌作为社会心理意识中的主导性因素,从根本上限制着个体成员人格意识上的自我期许。所谓"君子"理想,实质上是孝悌精神的人格化映现。
- 韩德民
- 关键词:孝悌君子宗法伦理儒学
- “义利之辨”与孟子的社会分工观念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提升"义"的地位至于和"仁"相互限制平衡的高度,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何必日利"与"以利为本"之间,隐含着某种理论紧张。使这似乎紧张的两端能够在其观念体系的总体中重归统一的关键,是孟子有关社会分工的观念。管理者的职分在于维护作为公共秩序原则的"仁义",完成这种职分是"义"。完成了职分,社会将给予其应得的报偿,所以这"义"客观上也将保障管理者个体的"利"。对于非管理者阶层的成员来说,其职分首先即在于谋"利",从而提供作为普遍性价值原则的"义"的现实支撑。"王道"政治有权力对农工商诸阶层的营"利"活动进行管理,更有责任为其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其真正有"利"可营。孟子从社会分工角度为"义"定位的思路,开启了后儒重"分"的观念,同时也与柏拉图等所倡导的"正义"观形成相互呼应之势。
- 韩德民
- 关键词:社会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