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伐珠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研究进展
- 2022年
- 放射性脑坏死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脑肿瘤以及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严重晚期、不可逆的并发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贝伐珠单抗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放射性脑坏死的治疗,并确定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生存,但关于最佳治疗时机、方案等一直存在争议,缺乏基本共识,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
- 韩帅王文岩周欢娣薛晓英
- 关键词:放射性脑坏死放射疗法脑肿瘤
- 16层螺旋CT在直肠癌浆膜面浸润及TN分级的诊断价值
- 本研究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肿瘤桨膜面浸润的影像诊断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恶性上皮肿瘤,约占结直肠癌的50%~70%。近年直肠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 韩帅
- 关键词:直肠癌16层螺旋CT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采用16层螺旋CT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扫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CT表现,统计直肠肿瘤周围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3 mm、6 mm、8 mm、10 mm短径为标准,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转移率分别为31%,37%,54%,75%。以6 mm作为诊断标准时,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5%、47%,阴性似然比为0.2。淋巴结个数≤4枚,转移率为6.25%;4~9枚组,转移率为52.3%;淋巴结10枚组,转移率为29.6%,淋巴结≤4枚组与4~9枚组、≥10枚组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膜面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率(40%)明显高于无浆膜面浸润组(11%)(P〈0.05)。结论:CT扫描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癌肿周围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短径≥6 mm提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直肠周围淋巴结数目大于4枚及肿瘤浆膜层浸润转移率明显提高。
- 韩帅李彩英德杰柳青宋鹏全冠民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
- 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浆膜面浸润的影像诊断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肿瘤浆膜面浸润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6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分析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表现浆膜面毛糙,诊断浆膜面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1%、58%、67%、1.69、0.50;表现肿瘤层面浆膜外脂肪间隙模糊诊断浆膜面浸润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3%、47%、66%、1.38、0.57;两种征象联合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9%、58%、66%;CT表现浆膜面外结节状突起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20%、100%、44%。结论采用两种征象联合作为判定浆膜面受侵诊断标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浆膜面结节诊断浸润可靠性为100%。
- 韩帅李彩英李如迅德杰柳青
- 关键词:直肠癌浆膜浸润
- 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放疗后复发模式探讨及相关生存分析
- 韩帅
- MSCT评价直肠癌浆膜面浸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直肠癌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探讨影响直肠癌浆膜面浸润的相关因素方法:64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33岁~81岁,平均56.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观察肿块大小、形态、淋巴结肿大情况;54例行三期动态强化扫描:按照强化程度分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直肠癌浆膜面浸润的相关性。结果:全组病例浆膜面浸润率为70%;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癌肿浆膜面的浸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强化差值、侵犯肠管周径、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CT分型、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癌肿CT、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等均可影响肿瘤浆膜面浸润。
- 韩帅李彩英张国建德杰柳青
- 关键词:直肠癌多层螺旋CT
- 采用16层螺旋CT对直肠癌T分级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重新评价传统直肠癌CT分期,进一步制定合理的T分级。方法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前瞻性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盆腔平扫及增强扫描,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6.6岁。统计病变大小、肠壁厚度及周围浸润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按照Fleming分期标准对CT资料进行将T三级分级标准,与术后病理T分级对照,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3);按照Patrick分期标准进行T分级,与病理分期对照,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6);本研究结合三期增强扫描制定新的T分级标准,与术后病理T分级对照,有更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7)。结论新的T分级标准与病理T分级对照一致性更好,通过直肠癌的CT征象分析,对术前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 李彩英陈京莲韩帅耿左军冯平勇
- 关键词:直肠癌多层螺旋CTTNM分期
- 数字钼靶X线摄影形态及边缘征象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数字钼靶X线摄影形态及边缘征象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80例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良性48例,恶性132例,对其数字钼靶X线摄影形态及边缘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数字钼靶X线摄影形状呈深分叶或不规则形、边缘毛糙或毛刺者归为恶性组;表现为类圆形、浅分叶、边缘光整者归为良性组。结果采用形态及边缘征象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4%、77.08%、85.56%、91.41%及73.33%。恶性病变表现为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呈依次递增趋势;良性病变表现为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依次递减;恶性病变边缘以毛刺、毛糙及模糊为主(84.85%),良性病变以光整及部分光整为主(72.91%)。恶性病变约85.61%≥40岁,14.39%<40岁;良性病变约39.58%≥40岁,60.42%<40岁。以40岁为分界,依靠良、恶性形态及边缘征象对乳腺病变定性的准确率≥40岁组(88.64%)高于<40岁组(77.08%)。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形态及边缘征象可作为乳腺肿块性病变良、恶性定性诊断的一种参考,其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患者年龄结合形态及边缘征象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 德杰李彩英祁永富韩帅周艳玲张玉清
- 关键词:数字钼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
- 结直肠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MSCT血流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结直肠癌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2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螺旋CT灌注的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的MVD、VEGF和Ang-2的表达,对CT灌注参数与癌组织的MVD、VEGF和Ang-2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中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直肠癌MSCT血流灌注参数与MVD、VEGF、Ang-2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VEGF阴性组中,BV值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VEGF和Ang-2均能反映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状况,但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尹兰英李庆啸李彩英韩帅张铁亮
- 关键词:结直肠癌CT灌注成像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
- 直肠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及相关灌注参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韩帅李彩英
- 关键词:CT灌注肿瘤血管生成术后复发率上皮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