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玉瑞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神经氨酸酶
  • 6篇酸酶
  • 5篇抑制剂
  • 5篇制剂
  • 5篇流感
  • 4篇病毒
  • 3篇流感病毒
  • 2篇药物
  • 2篇整合酶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酶
  • 2篇转录
  • 2篇转录酶
  • 2篇萘啶
  • 2篇羟基
  • 2篇链转移
  • 2篇抗HIV
  • 2篇化合物
  • 2篇合酶

机构

  • 7篇武警后勤学院
  • 6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武警湖南总队...

作者

  • 14篇靳玉瑞
  • 12篇李爱秀
  • 5篇邓联柏
  • 4篇罗力
  • 3篇李凯
  • 2篇刘兴太
  • 1篇张力
  • 1篇韦天新
  • 1篇谢文利
  • 1篇肖泽云
  • 1篇孙江男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山东化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草药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中国塑料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Journa...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IV)[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和发病率高等特点,婴幼儿、老年人,及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等均属于高危人群,易引起肺炎或其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靳玉瑞康家雄李爱秀
关键词:流感药理作用
一种新型用于动态监测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被引量:1
2021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动态测量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此装置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产生的原理,是依托角度调制的检测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的监测介质表面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具有灵敏度高、样品无需纯化、成本低、实时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谭媛韦天新靳玉瑞郭瑜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一种新型PET水解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介绍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新型PET水解酶PETase的降解活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总结了PETase的结构和催化降解机制,并对PETase生物降解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靳玉瑞李爱秀张力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降解晶体结构
新型抗HIV药物靶点核糖核酸酶H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随着艾滋病感染人数和HIV耐药性突变的不断增加,对抗HIV新药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抗HIV新药研究主要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针对现有靶点开发新药,另一方面致力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核糖核酸酶H是逆转录酶上具有自身独特酶功能的催化区域,成为抗HIV药物研究的一个新靶点。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发现的核糖核酸酶H抑制剂进行总结,阐述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核糖核酸酶H抑制剂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一些信息。
邓联柏李爱秀靳玉瑞
关键词:逆转录酶抗HIV化学合成植物提取物抑制剂
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探究
2023年
以25个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传函数逼近法(GFA)构建了10个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模型,从中选取最优模型并检验其预测可靠性,并分析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结果表明,最优2D-QSAR模型的R^(2)=0.7776、Q^(2)=0.6421、r^(2)=0.87、(r^(2)-r′02)/r^(2)=0.01、k′=0.97、r^(2)_(m)=0.58,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热力学描述符AlogP、电拓扑状态描述符ES_Sum_sssN、ES_Sum_ssCH 2和空间描述符Shadow_nu是影响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其中Shadow_nu是最重要的微观结构因素。
康家雄李爱秀靳玉瑞肖泽云
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为A型和B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靶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NA抑制活性,其结构骨架不同于已上市NA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有望解决流感病毒耐药性和当前药物NA亚型依赖性等问题。有些黄酮类化合物与奥司他韦联用能显著增强后者对不同亚型NA的抑制活性,因此该类药物的研发上市将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选择。现综述不同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NA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为新型黄酮类NA抑制剂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结构改造提供参考。
靳玉瑞李爱秀邓联柏
关键词:抗流感药物黄酮类化合物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
神经氨酸酶天然产物抑制剂的作用模式研究和虚拟筛选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快和发病率高等特点。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可致30-50万人死亡,而流感的世界大流行曾导致上亿人感染和数千万人死亡。流感病毒是一种正粘病毒科RNA病毒,分为A、B和C三种亚型(或甲、...
靳玉瑞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临床疗效流感病毒
运用计算模拟技术揭示黄芩素抗HIV的新机制(英文)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运用计算模拟技术,在分子水平揭示黄芩素抗HIV的新机制。【方法】基于药效团和分子对接等数据库搜索方法对抗HIV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得到潜在的抗HIV-1活性化合物;然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得到抑制剂与靶蛋白的最佳结合模式,并从分子水平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虚拟筛选证实黄芩素是HIV-1逆转录酶和整合酶的抑制剂,分子对接显示其作用于HIV-1逆转录酶的核糖核酸酶H区域和整合酶的疏水区域。【结论】黄芩素是一个具有二价金属离子作用机制的、针对HIV-1核糖核酸酶H和整合酶的双重抑制剂。
邓联柏李爱秀靳玉瑞刘兴太谢文利
关键词:HIV-1整合酶逆转录酶
天然产物来源的抗HIV-1多靶点抑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在复杂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使用单靶点药物治疗越来越难得到预期的疗效。基于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发展,对于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发现使用多靶点药物治疗复杂疾病能够克服单靶点药物的许多缺陷。多靶点药物包括多组分多靶点药物和单组分多靶点药物,而单组分多靶点药物较多组分多靶点药物更有优势。艾滋病的治疗是当今世界难题,先后采用单靶点药物和多组分多靶点联合用药(高效抗逆转录疗法)治疗艾滋病,但是由于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和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制约了2种疗法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单组分多靶点抗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药物成为治疗艾滋病的重要方向。抗HIV-1单组分多靶点药物主要通过合理药物设计合成或筛选得到,其中天然产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不乏抑制HIV-1的活性化合物,是发现抗HIV-1多靶点先导化合物的重要途径。对天然产物来源的具有多靶点抗HIV-1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综述。
李凯李爱秀靳玉瑞罗力
关键词:抗HIV-1先导化合物艾滋病
基于2009 H1N1神经氨酸酶天然产物抑制剂的作用模式的研究
2020年
神经氨酸酶(NA)在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均为NA抑制剂(NAIs)。当前流行的2009H1N1流感病毒的NA(09N1)与其他亚型NA的底物结合空腔存在差异,故以09N1结构为基础开发对09N1高效的抑制剂更为适宜。由于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分析天然产物抑制剂与09N1的作用模式可为新型抑制剂的发现提供思路。本研究利用GOLD软件对10个天然产物NAIs与09N1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并首次获得它们与09N1的结合模式。对接结果表明,活性位点S1区对于NAIs同09N1的结合非常重要,从这些NAIs中抽提出5个与S1区发生作用的结构骨架,可用于新型抑制剂的结构设计。此外还发现,增强同活性位点的氢键作用可提高NAIs的抑制活性,这可能是上市药物具有更高活性的原因。在09N1的活性空腔中发现同上市药物扎那米韦无相互作用的两处末端疏水位点(Terminal 1和Terminal 2),并首次揭示4个天然产物能结合于该位点。迄今为止,关于Terminal 2对于NAI与NA结合意义的研究还鲜见报道,可作为NAIs合理药物设计研究的新方向。
靳玉瑞李爱秀康家雄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分子对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