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永爱

作品数:32 被引量:91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26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生育率
  • 5篇生育
  • 4篇低生育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人口
  • 4篇生育行为
  • 4篇生育意愿
  • 4篇总和生育率
  • 3篇低生育率
  • 3篇性别偏好
  • 3篇生育计划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调查数据
  • 2篇疫情
  • 2篇人口流动
  • 2篇社会
  • 2篇生育水平
  • 2篇生育政策
  • 2篇实证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31篇靳永爱
  • 4篇赵梦晗
  • 4篇刘涛
  • 4篇陈卫
  • 3篇段成荣
  • 3篇宋健
  • 2篇刘涛
  • 2篇陈佳鞠
  • 2篇翟振武
  • 1篇张现苓
  • 1篇吕利丹
  • 1篇刘畅
  • 1篇周峰
  • 1篇谢宇
  • 1篇钱岳

传媒

  • 10篇人口研究
  • 4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人口与发展
  • 1篇团结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劳动经济研究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人口变化与社...
  • 1篇中国人口学会...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生育水平回升的可能性:基于北欧国家历史经验的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基于北欧国家独特的生育率波动历程,总结出低生育率背景下生育水平的回升机制,进而探讨中国生育水平回升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后生育转变阶段想要实现生育率回升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全方位的性别平等环境、有助于生育实现的文化氛围、开放包容的婚育观念行为、提供多方面支持的生育友好政策;中国未来生育水平回升既面临诸多积极因素,也面临诸多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包括:尚未实现的生育意愿、重视家庭的文化土壤、存在有较高生育意愿的地区、生育推迟效应将逐渐放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持续提高等;消极因素包括:低生育意愿和行为不断蔓延、婚育适龄群体生存压力大、儿童养育成本攀升、公共政策支持缺位、公私领域性别分工不合理等。想要真正提振中国民众生育意愿、有效提升生育水平,需要多措并举,全方位化解人们生育的后顾之忧。
陈佳鞠靳永爱夏海燕朱小涵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低生育率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被引量:94
2016年
文章利用2016年全国6省12市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已婚已育一孩妇女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24.4%的人计划生育二孩并且有明确的时间安排,有5.1%的人计划生育二孩但没有时间安排。生育偏好受个体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跟公婆居住、有兄弟姐妹的女性更可能有二孩偏好,但这些因素并不对生育计划产生影响;现实两大限制因素——经济成本和照料压力影响生育二孩的计划,但并不对生育偏好产生影响;男孩偏好是一种现实促进因素,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更可能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计划;生育计划和生育偏好之间的偏离也主要受到现实因素(年龄、家庭收入、照料可获得性、性别偏好)的影响。
靳永爱宋健陈卫
关键词:生育计划影响因素
流动家庭中妻子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主要对流动家庭中妻子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数据得出一些启发性的结论,为促进流动女性劳动力参与,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靳永爱
关键词:人口问题流动家庭
文献传递
对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和讨论被引量:13
2018年
在我国人口结构快速转变、户籍制度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对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近年来的变动进行解读并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章从人口平衡公式出发,在把握影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基础上对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力图从宏观上构造流动人口规模变动的动态模型,结合近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流动人口子群体的构成变化讨论当前及未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
吕利丹段成荣刘涛刘涛
关键词:流动人口户籍改革
二代流动人口——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新划分与新界定被引量:32
2017年
"新生代流动人口"或"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外二代移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二代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划分方式,通过与现有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从理论上进行对比论证了"二代流动人口"群体在未来流动人口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最后为人口普查和各项有关流动人口的专项调查提供了数据采集方法上的建议,并提出了未来一些相关的研究议题。
段成荣靳永爱
关键词:新生代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背景、意义和挑战被引量:7
2019年
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产生与人口转型和社会经济变迁这两个宏观因素的推动密不可分: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激励了延长教育时间的投资需求;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需要更高水平的劳动力素质。过去两百年中,在这两个宏观因素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本国教育事业,以谋求各自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当前这两大因素同样也为中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了基础和驱动力。现阶段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仍存在明显的教育差距,尤其突出表现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劣势。而中国若尽早将高中阶段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全民教育水平,还将有助于降低教育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转型,助力中国早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谢宇李汪洋靳永爱
关键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口转型经济转型
低生育率的中国模式
本文的目的就是将中国的低生育率与其他低生育率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低生育率中国模式的特点,从中外对比角度探讨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和成因。本文中国数据主要来源于几次生育调查、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国外数据来源于日本、美国官...
靳永爱
关键词:人口调查生育率生育模式
文献传递
世界生育水平的变动历程及未来展望:趋势比较与规律总结被引量:7
2021年
本研究借助联合国人口司公布的最新版《世界人口展望》以及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的总和生育率数据,详细对比分析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多样化的生育水平变动历程,总结归纳出已经完成生育转变的国家(地区)低生育水平的不同变动模式,展望世界生育水平的未来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地区)的生育水平变动是个“殊途同归”的过程,但更替水平并非世界各国(地区)完成生育转变后生育率的“统一归宿”,绝大多数国家(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都将不同程度地低于更替水平,但不会无止境地降下去,而是会在1~2的低水平范围内徘徊波动;对于已经完成生育转变的国家(地区)来说,生育水平的进一步变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结合目前已经完成生育转变的国家(地区)近期的总和生育率变动轨迹,本研究归纳出低生育水平的8类变动模式,依次为低位小幅波动型、高位小幅波动型、先降后升型、先升后降型、低水平波动版先升后降型、长升短降型、一波多折型以及持续下降型;当一国(地区)完成生育转变之后,其生育水平的升降波动都是小幅度、阶段性的,而非永久性的,回升现象的出现并非意味着不再下降,同样,下降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并非不再出现回升,“低生育率陷阱”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陈佳鞠靳永爱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更替水平低生育水平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7
2011年
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现象广泛存在。在发达国家,普遍的情况是实际生育率大大低于意愿生育率。发展中国家同样出现了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的现象,但更多呈现出与发达国家相反的规律。中国也出现了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且实际高于意愿的情况。根据中国2001年全国生殖健康调查,基本完成生育的40~49岁妇女,其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而平均实际生育子女数为2.2。利用2001年全国生殖健康调查数据,考察中国妇女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考察个体背景(个人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生育政策和生育孩子情况(包括孩子的性别结构和存活状况)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但性别偏好是造成生育行为大干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陈卫靳永爱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育率理想子女数影响因素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基于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的研究
本研究利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原始数据,研究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描述统计和逻辑斯特回归的方法探索妇女的初婚年龄、民族状况、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城乡)、存活孩子状况、生...
靳永爱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行为性别偏好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