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玉奇
- 作品数:2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诺如病毒病毒样颗粒组装机制及免疫原性研究
- 霍玉奇
- 一种以诺如病毒VP1蛋白为载体的嵌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及病毒样颗粒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诺如病毒VP1蛋白为载体的嵌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及病毒样颗粒,一种以诺如病毒VP1蛋白为载体的嵌合蛋白,是以诺如病毒全长VP1蛋白为载体蛋白,将突环区1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替换为其他氨基酸序列而表达出的嵌合蛋白...
- 霍玉奇马杰刘金瑾郑礼钧赵清霞王超
- 一种以诺如病毒VP1蛋白为载体的嵌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及病毒样颗粒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诺如病毒VP1蛋白为载体的嵌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及病毒样颗粒,一种以诺如病毒VP1蛋白为载体的嵌合蛋白,是以诺如病毒全长VP1蛋白为载体蛋白,将突环区1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替换为其他氨基酸序列而表达出的嵌合蛋白...
- 霍玉奇马杰刘金瑾郑礼钧赵清霞王超
- 文献传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储存库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探讨HIV-1储存库对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2年以上、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219例,其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95例,商丘市立医院12例,周口市传染病医院12例。采取横断面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 RNA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HIV-1 DNA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采用拟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HIV-1储存库对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免疫重建不良患者121例,免疫重建良好患者98例。免疫重建不良组的HIV-1 DNA为(2.50±0.52)拷贝/1×10^(6)PBMC,高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2.11±0.66)拷贝/1×10^(6)PB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01)。免疫重建不良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139,227)/μL,低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573(457,73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68,P<0.001)。HIV-1 DNA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调整年龄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的影响后r=-0.277、-0.316,均P<0.001);HIV-1 DNA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9(95%可信区间为0.604~0.750),临界值为100拷贝/1×10^(6)PBMC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13%和42.9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0.863~0.942),临界值为0.536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68%和89.84%。结论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发生相关,HIV-1储存库高于100拷贝/1×10^(6)PBMC且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536可作为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指标。
- 陈昭云孙燕张雪霍玉奇杨萱蔡艳曹昆李超锋徐丽霞
- 关键词:HIV-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
- 2015年
- 嵌合病毒样颗粒(chimeric virus-like particle,cVLP)是一种改良型病毒样颗粒,通过基因融合表达或基于病毒样颗粒平台采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外源抗原多肽与其偶联制备而成.此文就cVLP疫苗的制备方法、免疫机制、表达系统及免疫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仇书兴霍玉奇黄晓媛杨晓明
- 关键词:病毒样颗粒基因融合免疫原性
- 河南省2018年至2022年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失败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调整ART方案、减少耐药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接受ART 24周以上并出现病毒学失败(HIV RNA≥500拷贝/mL)的HIV感染/AIDS患者,收集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ART方案等临床资料,并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HIV-1基因亚型及其耐药序列突变检测,将序列提交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解释系统比对检测结果,确定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整合酶抑制剂(INSTI)的基因型耐药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T失败患者发生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982例HIV感染/AIDS患者中899例成功扩增获得序列,检出耐药737例,耐药率为81.98%(737/899),其中对NRTI、NNRTI、PI、INSTI的耐药率分别为71.97%(647/899)、79.31%(713/899)、5.23%(47/899)和2.72%(20/734)。737例耐药患者中发生2类药物同时耐药者最多,占79.78%(588/737),主要为NRTI+NNRTI耐药[79.10%(583/737)];99例(13.43%)仅发生1类药物耐药,48例(6.51%)发生3类药物同时耐药,2例(0.27%)对上述4类药物均耐药。共检测到10种HIV-1基因亚型,其中B亚型最多,占59.73%(537/899),其次为流行重组型(CRF)01AE亚型[21.91%(197/899)]和CRF07BC亚型[9.45%(85/899)]。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ART方案和HIV-1基因亚型是耐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μL的4.55倍[95%可信区间(CI)2.69~7.70];使用2NRTIs+NNRTI方案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是使用2NRTIs+INSTI方案的4.51倍(95%CI 1.75~11.63);感染B亚型和CRF01AE亚型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分别是感染CRF07BC亚型的2.18倍(95%CI 1.10~4.29)和2.70倍(95%CI 1.26~5.78)。结论河南省ART失败的HIV感染/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率较高,基线低C
- 孙燕陈昭云霍玉奇冯梦瑶刘金瑾杨萱赵清霞张晓华赵淑娴张雪王艳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基因型耐药影响因素
- 融合有外源肽段的诺如病毒VP1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诺如病毒的融合有外源肽段的VP1蛋白、表达载体、制备方法、VLPs及应用,该诺如病毒的融合有外源肽段的VP1蛋白,所述外源肽段为5‑24个氨基酸长度的多肽,外源肽段融合在VP1蛋白的N端。该诺如病毒的融合有...
- 霍玉奇郑礼钧刘金瑾
- 抗GⅡ.3型诺如病毒阻断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2022年
-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抗GⅡ.3NoV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阻断型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报道,本研究制备了抗GⅡ.3型NoV HBGA阻断型mAbs,并对这些抗体特性进行了初步的鉴定。采用纯化的GⅡ.3型(GenBank登录号:KY767665)No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免疫BALB/c小鼠。将GⅡ.3,GⅡ.4(GenBank登录号,KF306214),GⅡ.3S/GⅡ.6P,GⅡ.6S/GⅡ.3P,GⅡ.4-VP1/GⅡ.3-P2主要衣壳蛋白(VP1)抗原或嵌合抗原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分别对细胞克隆株进行筛选,采用体外HBGA-VLP结合阻断实验对筛选的mAbs进行阻断活性鉴定,利用基于涵盖GⅡ.3突环区(protruding domain,P区)的重叠多肽ELISA和western blot(WB)对阻断抗体结合位点进行特性分析。体外HBGA-VLPs阻断实验显示三株细胞分泌抗体具有阻断活性。挑选目标株制备腹水并对mAbs进行纯化。WB结果显示三株HBGA阻断型mAbs只识别非变性的GⅡ.3 VP1蛋白;基于GⅡ.3 P区重叠多肽的间接ELISA结果显示三株HBGA阻断型mAbs与被检测多肽无结合活性。本研究制备了具有HBGAs阻断活性的GⅡ.3 NoV特异性mAbs,全部只识别非变性的GⅡ.3 VP1蛋白,且结合位点位于GⅡ.3 VP1 P2区。抗GⅡ.3 NoV HBGAs阻断型mAbs的获得为后续研究GⅡ.3 NoV的进化、感染机制和HBGAs结合位点提供了原材料。
- 霍玉奇郑礼钧刘金瑾
- 抗病毒治疗联合益艾康胶囊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评价中医药干预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并对影响免疫功能重建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已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HIV/AIDS患者109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成中药干预组和非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采用ART+中药治疗,非中药干预组采用ART+安慰剂治疗,疗程12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中药干预组患者50例,非中药干预组59例,两组人口学特征及ART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治疗12个月后,中药干预组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为34.0%(17/50),非中药干预组为16.9%(10/59)。多因素分析结果,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中药干预组是非中药干预组的4.048(1.300~12.606)倍,ART时间大于5年是ART时间小于5年的17.619(3.591~86.457)倍,血液和母婴传播是同性性传播的11.343(1.213~106.04)倍。结论 中药干预治疗、ART时间长短及HIV传播途径是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助于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恢复。
- 陈昭云孙燕张雪霍玉奇杨萱李超锋蔡艳曹昆王超
-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
- 一株临床分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 zoster virus,VZV)临床分离株WXL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筛选2BS细胞培养WXL株的最佳条件,对最佳培养条件下WXL株的滴度及糖蛋白E(glycoprotein E,g E)浓度进行检测,并检测所致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直径,检测结果与Oka株进行比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WXL株进行病毒颗粒形态观察;通过检测其ORF22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型。结果采用MOI 0.001感染2BS细胞培养WXL株时,其病毒培养液滴度最高。在此培养条件下,WXL株病毒培养液的滴度与Oka株无明显区别,但其g E浓度明显低于Oka株,同时CPE直径明显大于Oka株。WXL株病毒颗粒TEM观察到3种不同的病毒颗粒,其中,完整病毒颗粒直径约200 nm,核衣壳直径约100 nm,并呈六面体形;根据ORF22核酸序列检测结果,WXL株属于基因2型。结论 WXL株具有典型VZV野生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 赫宝双李三景彭岩松卢成森李晴张淼王香娜唐静郁春要霍玉奇张夫坤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