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如雄

作品数:21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锆石
  • 6篇花岗岩
  • 5篇东天山
  • 4篇定年
  • 4篇成矿
  • 3篇新元古代
  • 3篇元古代
  • 3篇造山带
  • 3篇铁建造
  • 3篇铁矿
  • 3篇同位素
  • 3篇年代学
  • 3篇中天山
  • 3篇矿床
  • 3篇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
  • 2篇新元古界

机构

  • 15篇南京大学
  • 15篇长安大学
  • 7篇江苏省有色金...
  • 3篇新疆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煤田地...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作者

  • 21篇雷如雄
  • 13篇吴昌志
  • 7篇顾连兴
  • 4篇唐俊华
  • 4篇张遵忠
  • 3篇汪传胜
  • 2篇冯慧
  • 2篇孙洪涛
  • 2篇刘四海
  • 2篇黎广荣
  • 2篇梁婷
  • 2篇杨涛
  • 2篇黄建华
  • 1篇姜修道
  • 1篇高景刚
  • 1篇高莎莎
  • 1篇刘国宁
  • 1篇屈迅
  • 1篇秦切
  • 1篇吾尔娜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天山伊吾二叠纪花岗质杂岩体的锆石定年、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伊吾花岗质杂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构成。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得到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284.6±1.4Ma和284.0±1.1Ma。结合地质证据,此年龄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碰撞之后的二叠纪早期挤压-伸展转折阶段。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这两种岩石为同一岩浆演化的产物。与二长花岗岩相比,碱长花岗岩表现为硅、碱的含量较高,而铝的含量较低;富Th、U、Nb、Ta,贫Sr、P、Ti、Sm;DI和Rb/Sr升高,Nb/Ta和Zr/Hf下降,从二长花岗岩到碱长花岗岩表现出连续分异演化的趋势。计算得到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的模式年龄(t_(DM))分别为693Ma和763Ma,ε_(Nd)(t)分别为+4.53和+4.64,(^(87)Sr/^(86)Sr)_i分别为0.703858和0.703855,表现出高ε_(Nd)(t)低(^(87)Sr/^(86)Sr)_i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伊吾岩体的岩浆来自新元古代时从亏损地幔分离出来的初生地壳源区。二长花岗岩岩浆是这种初生地壳岩浆演化的产物,而碱长花岗岩形成于二长花岗岩母岩浆经斜长石、磷灰石、钛铁氧化物、榍石、独居石、褐帘石和锆石等矿物分离结晶后的残留岩浆。
汪传胜张遵忠顾连兴吴昌志唐俊华李中华冯慧雷如雄
关键词:后碰撞东天山
北阿尔金地区大平沟金矿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金矿成因的启示被引量:2
2019年
大平沟金矿床是北阿尔金地区典型金矿床之一,矿化类型以钾长石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围岩为太古宇米兰岩群钾长变粒岩。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矿和自然金等。大平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 OVSMOW值为12.4‰~15.3‰,估算的流体δ18 OH2O值介于7.4‰~10.3‰之间,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氢同位素为-97‰^-66‰,表明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来源为主;含金石英脉中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为6.9‰~8.3‰,主要为壳源硫,与典型造山型金矿的硫值一致;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为18.310 1~19.373 9,207 Pb/204 Pb值为15.587 2~15.654 1,而208 Pb/204Pb值为38.119 1~39.143 9,反映硫化物的铅来源具有造山带铅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大平沟金矿床属于造山型金矿,其形成受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深变质岩。
雷如雄赵同阳李平董连慧李基宏吴昌志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造山型金矿北阿尔金
中亚造山带天河石花岗岩及相关铷矿床的主要特征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铷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是未来各国资源争夺的焦点。虽然我国铷矿资源总量丰富,但主要为低品位难以加工利用的花岗岩型铷矿床,而以铁锂云母、锂云母和铯沸石等作为矿石矿物的高品位易加工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床非常有限。因此,富铷花岗岩及相关铷矿床的形成过程、元素分异机制以及铷在不同矿物相中的赋存状态和控制因素是铷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和找矿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对花岗(伟晶)岩铷矿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简介中亚造山带东、西段典型天河石花岗岩及相关铷等稀有金属矿床的主要特征和时空分布,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重要的天河石花岗岩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域,其西段大量发育三叠纪天河石花岗岩,而东段大量发育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天河石花岗岩。两者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分别与古亚洲洋向古特提斯洋构造域,以及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巨大转折相对应,铷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巨大,值得开展深入的年代学、岩石学和矿床成因研究。
吴昌志贾力雷如雄陈博洋丰志杰凤永刚智俊白世恒
关键词:天河石花岗岩稀有金属中亚造山带
黄山东铜镍矿的韧性变形特征和磁黄铁矿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东天山地区的黄山—镜儿泉韧性剪切带中,大地构造上属中亚造山带东天山觉罗塔格岛弧带。该铜镍矿所在的黄山东镁铁—超镁铁岩体呈纺锤状侵位于晚石炭世火山岩中,其边部发生了与区域剪切带总体走向一致的强烈糜棱岩化作用。矿床中的部分矿体发生强烈韧性变形,其中17号矿体完全产于韧性变形带内,岩石和矿石都发生了强烈的破碎和蚀变而形成矿石糜棱岩。在上述韧性变形带内,还发育一定规模的网脉状和细脉状富铜碳酸盐—硫化物脉。论文在野外地质和构造形迹观察的基础上,对黄山东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开展了细致的显微岩相和矿相学观察,识别出三种类型矿石:原生矿石、强烈变形矿石和热液叠加矿石。海绵陨铁结构的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几乎不发生蚀变和变形,矿石矿物仅发生脆性破裂;强烈变形矿石中,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均发生强烈变形,主要以纤闪石的波状消光和膝折、金云母的书斜构造、磁黄铁矿的定向拉长为特征;热液叠加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普遍发育颗粒的扁平化、重结晶,局部可见磁黄铁矿的退火平衡结构。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侵位与变形时间与区域黄山-镜儿泉剪切带的韧性剪切作用时间相一致。岩体冷却过程经历的强烈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但造成矿石矿物的强烈韧性变形而形成矿石糜棱岩,还使伴生脉石矿物发生细粒化和热液蚀变,释放出流体和成矿元素,并叠加于变形的矿石和岩石之上,从而形成了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黄山东铜镍矿的原生硫化物固熔体铁含量较高,因而在硫化物熔体结晶过程只形成六方磁黄铁矿而无伴生单斜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在热液叠加过程中,流体沿边缘和裂隙面交代早期六方磁黄铁矿,形成单斜磁黄铁矿反应边。本次研究还发现六方磁黄铁矿形成的新机制:即
谢思文吴昌志顾连兴雷如雄杨涛党奔
关键词: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结构韧性变形热液叠加
中天山地块沙垄铁建造矿石矿物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2023年
位于中天山地块的沙垄铁建造是新近识别出的新元古界铁建造之一。前人已经对该铁建造的矿床特征、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矿石的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铁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其矿床成因和沉积环境。但是,目前缺乏针对沙垄铁建造矿石矿物的矿物学和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等的研究,制约了对其铁矿物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沙垄铁建造中代表性铁矿石的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利用飞秒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fs-LA-ICP-MS)开展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原位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揭示磁铁矿和赤铁矿形成的过程和环境。沙垄铁建造的赤铁矿主要呈半自形微细粒板状,并且顺层定向分布,磁铁矿主要呈中粗粒状变斑晶产出。原位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磁铁矿总体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Si、Ca、Mn和较低质量分数的Ni、Cu、Zn,不同样品的磁铁矿V质量分数相对一致,Ti质量分数变化较大;赤铁矿相对于磁铁矿具有较高的Si、Ca、Ti、Cr质量分数和较低的Mn、Ni、Zn质量分数。磁铁矿的稀土总量较低(w(ΣREY)=1.49×10^(-6)~51.16×10^(-6),平均值为12.15×10^(-6)),具有轻稀土相对重稀土亏损、Eu异常不明显和正La异常的特征,不同样品的磁铁矿和赤铁矿具有与全岩的稀土元素一致的配分模式,表明了铁建造中磁铁矿和赤铁矿是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磁铁矿和赤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可以为揭示铁建造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时的氧化还原条件提供新的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沙垄铁建造中的磁铁矿变斑晶是赤铁矿重结晶作用的产物,磁铁矿的稀土元素特征指示沙垄铁建造具有低温热液和海水混合的成矿物质来源,而Ce异常的缺乏和质量分数相对一致的V、Cr,说明铁建造形成于相对缺氧的环境,并且在形成过程中氧逸度的
张凯雷如雄孙晓辉孙晓辉
关键词:赤铁矿铁建造
新余良山铁矿床磁铁矿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被引量:1
2017年
"新余式"铁矿是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的重要新元古界铁建造,矿体和围岩在形成后经历了强烈变质和变形作用,部分矿区的矿体还受到了后期花岗岩体的强烈热液叠加作用。本文在对"新余式"铁矿的代表性矿床—良山铁矿进行野外考察和岩相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择远离和靠近花岗岩体的矿石样品,开展磁铁矿微区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两种矿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变质重结晶和热液叠加作用,但前者仍然保留了大量沉积变质期的赤铁矿,后者中的赤铁矿全部转变为磁铁矿。良山矿石中磁铁矿相对富集Ti、V、Mn、Co,贫Cr,与沉积变质铁矿的分配特征一致,其中靠近花岗岩体的样品相对富集Ti、V、Ni、Zn和Cu,显示中高温热液叠加特征。本文提出了新余良山铁矿的三阶段成矿模型,即深海硅铁质沉积、埋藏变质变形和花岗热液叠加。
孟楚洁吴昌志秦欢迟哲杨姿雷如雄楼法生解国爱
关键词:磁铁矿地球化学铁矿新元古代
纳米比亚达马拉造山带新元古界朝斯组条带状铁建造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2016年
以纳米比亚北部台地区的新元古代成冰期朝斯(Chuos)组沉积变质型条带状铁建造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该区的大地构造背景、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针对该区域朝斯组地层特征、构造历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形成环境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雪球地球"假说,认为研究区含铁建造与成冰期的一定条件下的裂谷作用形成海盆和热液组分有直接成因联系,在雪球期内的氧化还原环境多变的裂谷大洋、海底热液流体、大陆风化作用、海洋生物圈变化、大气与海水的物质组分交换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含铁条带建造的沉积层序的形成。
曹晗吴昌志刘援军王伟清雷如雄
中天山东段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
中天山造山带是位于吐哈地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一个狭长构造带,是天山造山带以及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理解中亚造山带复杂构造演化的一把钥匙。前人对于中天山的地质演化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晚古生代以来岩浆活动...
雷如雄
关键词: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前寒武纪早古生代
东天山八大石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中闪长质包体的特征、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东天山八大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发育闪长质包体。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矿物组合上不同,但两者中同类矿物的种属相似。与寄主花岗岩相比,闪长质包体的Fe、Mg、Ti、Ca含量较高,而Na、K、Si的含量较低;富HREE、Sr,贫Ba、Th、Hf、Zr。锆石LA-ICP-MS U-Pb年龄显示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形成时间上非常接近(分别为301±1Ma和298±2Ma),表明两者均形成于早二叠世。闪长质包体和寄主花岗岩具有正的εNd(t)(+4.15和+3.06)、较低的(87Sr/86Sr)i(0.70412和0.70475)和相近的模式年龄tDM(812Ma和944Ma),暗示其母岩浆来自新元古代时从亏损地幔分离出来的初生地壳源区。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八大石闪长质包体属于同源包体,为寄主花岗岩同源母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早期产物。
汪传胜张遵忠吴昌志唐俊华邵毅刘四海冯慧雷如雄
关键词: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东天山
东天山印支期闪长质岩墙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2024年
东天山地区发育大量的印支期岩浆岩,其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对于理解中亚造山带晚期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东天山尾亚和天湖地区新发现的闪长质岩墙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综合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天湖地区闪长质岩墙形成时代为246.6±1.9Ma和248.4±3.8Ma,为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尾亚地区闪长质岩墙形成时代为237.7±1.3Ma、234.4±2.1Ma、238.3±1.6Ma和233.9±1.6Ma,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闪长质岩墙总体呈现出较高硅(SiO_(2)为60.51%~67.56%)、富碱(K_(2)O+Na_(2)O为6.39%~8.23%)和准铝质(A/CNK为0.91~0.98)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i、Ta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微弱Eu负异常(δEu=0.83~1.03)。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正的ε_(Hf)(t)值(+1.26~+6.32)和较年轻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1=638~828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质岩墙可能为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幔源岩浆底侵诱发新生下地壳熔融,随后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与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形成。结合区域地质和相关构造环境分析,指示闪长质岩墙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东天山发育的闪长质岩墙群可作为区域伸展作用的重要标志,表明东天山在印支期为陆内伸展的构造环境。
王鹏寅雷如雄吴世保吴昌志袁海波
关键词:东天山印支期岩石成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