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雒文涛

作品数:23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草原
  • 7篇植物
  • 5篇典型草原
  • 5篇土壤
  • 4篇群落
  • 3篇养分
  • 3篇植被
  • 3篇酶活性
  • 3篇空间异质性
  • 3篇功能群
  • 3篇放牧
  • 3篇草甸
  • 3篇草甸草原
  • 2篇性状
  • 2篇芽库
  • 2篇盐碱
  • 2篇盐碱化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土壤酶

机构

  • 13篇大连民族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辽宁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筑波大学

作者

  • 23篇雒文涛
  • 12篇乌云娜
  • 10篇霍光伟
  • 7篇吕建洲
  • 3篇张凤杰
  • 2篇林璐
  • 2篇王正文
  • 2篇马望
  • 1篇李宸然
  • 1篇姜勇
  • 1篇庾强
  • 1篇李姗姗
  • 1篇蒙仕康
  • 1篇宋彦涛
  • 1篇李迈和
  • 1篇陈利军
  • 1篇王洪义
  • 1篇张志铭
  • 1篇李晓
  • 1篇李昂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草原植物养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联网研究
通过自然干旱梯度实验和干旱控制实验表明,群落养分不受土壤养分控制物种水平向群落水平提升,更复杂,与群落动态更密切,与时间尺度紧密相联。干旱地区对降水最为敏感,不同样点间群落养分敏感性存在差异。
雒文涛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养分水分胁迫群落结构
谨慎评价围栏在我国草地治理体系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草地围栏诱发的生态负面后果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草地围栏具有生产、生态和标志产权等多重功能。在生态功能外,草地围栏更直接支撑了当前草地承包使用权制度,促进草地使用权的交易流转,进而实现草地的抗灾救济等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在草地产权制度尚未发生重大转变之前,不宜全面废除围栏。当前需要对现有围栏进行生态优化,并探索替代围栏的新型草地治理模式。待条件全面成熟后,方可进行根本性的围栏政策调整。
李昂雒文涛
关键词:产权改革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势种的生理生态学响应被引量:7
2010年
为揭示放牧压力对草原群落生产力和植物适应性生长的影响规律,开展了蒙古高原东部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梯度上的植物群落学特征调查,并对优势种的光合日进程、营养元素及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得出:(1)随放牧强度的增强,土壤水分逐渐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逐渐增加;(2)从轻牧到重牧,物种丰富度显著不同,中牧阶段最高;群落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大而减少;(3)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的光合日进程均呈现"双峰"曲线;(4)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优势植物营养元素地上、地下分配含量受土壤环境质量制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分布;(5)随放牧强度的增强和土壤水分的降低,群落优势种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霍光伟乌云娜吕建洲雒文涛胡高娃李海山
关键词:草原群落优势种养分
陆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16年
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过程势必发生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综合文献资料,提取全球变化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的主要影响,以便使读者详细了解这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对降水格局改变、CO2浓度升高、氮沉降等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经过分析文献资料得出:目前微量元素循环研究存在重视不足、时空尺度较小、技术陈旧等诸多缺陷。非稳定同位素技术与多因子控制实验的协同化将是陆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雒文涛乌云娜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全球变化同位素技术
盐碱化梯度上草原植被空间异质性的数量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以物种出现的频率(p)作为植被空间分布的观测指标,采用幂函数法则(Power-law)对鄂尔多斯高原不同盐碱化草原上植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化梯度上,群落种类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化梯度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分别为羊草、寸草苔、碱蓬。植物群落以中生-旱中生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有优势;丛生型植物在不同盐碱化梯度上普遍分布,丛生型和分枝型植物分布广泛;种子传播方式为重力传播的物种占有较高比例。物种多样性随盐碱化程度加深而明显下降,均质性增高,不同盐碱区的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明显差异性,中度退化梯度上生态优势度最高。盐碱退化梯度上的群落变化与种群的繁殖策略、生活史对策、群落的再生产策略等生理与生态特性密切相关。
乌云娜霍光伟雒文涛吕建洲
关键词:草原植被空间异质性鄂尔多斯高原
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的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以内蒙古高原东部克鲁伦河流域的放牧退化草原为研究对象,在植物功能群划分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类别功能群在放牧梯度上的垂直分异和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在中度放牧条件下,水分生态型功能群和种子传播类型功能群的植物生长较好;在轻牧区,生活型功能群的物种高度最大;生育型功能群中,匍匐型植物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就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而言,植物水分生态型功能群中,旱生植物在中度和轻度放牧区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强旱生植物在强度放牧区优势明显;植物生活型功能群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都占有明显优势;生育型功能群中,丛生型植物在中度和轻度放牧区分布较广,重度放牧区中鳞茎植物占优势。从种子传播类型功能群来看,重力传播方式的植物在重度放牧区占绝对优势主。在中度放牧条件下草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林璐乌云娜霍光伟雒文涛吕建洲
关键词:草原退化植物功能群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梯度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2011年
土壤酶是存在于土壤中各酶类的总称,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是目前土壤酶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土壤酶对环境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较敏感,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衡量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的预警和敏感指标。
李宸然李姗姗李晓雒文涛翟辉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典型草原土壤质量变化组成成分
内蒙古荒漠草原地下芽库对两种模拟极端干旱的响应被引量:1
2021年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降水格局改变,极端干旱事件强度与频度增加,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构成严重威胁。阐明地下芽库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对于评估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预测草地植物群落动态与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两种极端干旱处理(减少生长季降水量与降水频次),对地下芽库大小与组成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地下芽库密度、地上分株密度以及二者关系(分生组织制约系数)均无显著影响;2)禾草与杂类草地下芽库对极端干旱的响应一致,对极端干旱处理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而禾草分生组织制约系数(0.25~0.40)显著低于杂类草(0.74~0.98)(p<0.01);3)降低生长季降水频次显著增加禾草芽密度占总芽密度的比例,而显著降低杂类草芽的比例,对禾草和杂类草地上分株占比均无显著影响。因此,荒漠草原地下芽库对极端干旱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有助于极端干旱后的草地植物种群更新与植被恢复,降水频次改变导致的极端干旱将通过影响地下芽库组成改变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董亚威郭子月特尼乌邱璧迎张志铭雒文涛钱建强
关键词:荒漠草原全球变化种群更新
不同放牧梯度上典型草原根系特征比较研究
温带草地大部分生物量分布在地下,地下根系系统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呼伦贝尔不同放牧梯度下的草原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群落地下生物量和群落优势种的地下生物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地段群...
乌云娜雒文涛张凤杰吕建洲霍光伟
关键词:草原根系分布
文献传递
不同放牧强度下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的根系特征被引量:18
2011年
以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演替群落为对象,开展群落及其群落建群种的地下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群落种类组成和根系功能群类型趋于简单化;群落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呈"T"型;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原群落的建群种出现了明显替代现象,轻度放牧样地群落建群种为密丛型根系的克氏针茅,中度放牧为疏丛型根系的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重度放牧为鳞茎型根系的碱韭(Allium polyrhizum);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群落建群种根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0.47、1.0、4.1,并且群落建群种根系数量、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比根长及根长密度等各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另外,3种放牧强度样地群落建群种根冠比、根长密度均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
雒文涛乌云娜张凤杰霍光伟吕建洲
关键词:放牧强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