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电视台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图像
  • 4篇图像编码
  • 4篇ATM技术
  • 3篇电视
  • 3篇信元
  • 2篇电视新闻
  • 2篇电视新闻制作
  • 2篇新闻
  • 2篇新闻制作
  • 2篇异步
  • 2篇余弦
  • 2篇余弦变换
  • 2篇人脸
  • 2篇人脸识别
  • 2篇人脸图像
  • 2篇图像分割
  • 2篇图象
  • 2篇图象编码
  • 2篇离散GABO...
  • 2篇离散余弦变换

机构

  • 10篇合肥电视台
  • 5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省合肥电...

作者

  • 11篇陶林
  • 5篇陶亮
  • 2篇丁欣

传媒

  • 4篇电视技术
  • 3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影视技术
  • 1篇现代电视技术
  • 1篇2000(第...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TM技术的电视新闻制作
1998年
陶林
关键词:ATM技术电视新闻制作B-ISDN
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及其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RDGT)的快速算法,并探讨了将其应用于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
陶亮陶林
关键词:图像压缩图像编码
文献传递
有背景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检测与定位
2005年
基于人脸的几何特征和图像分割原理,研究了一种在有背景的灰度人脸图像中自动检测与定位人[的新算法。该算法基于人脸器官几何分布先验知识建立人[位置判定准则,对人[的分割阈值范围进行粗估计,采用分割阈值递增法,并结合人[位置判定准则判定分割图像中双[黑块是否出现,再利用二维相关系数作为对称相似性测度,检验检测到的双[的真实性。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人[检测与定位方法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陶林陶亮
关键词:图像分割人脸识别
图象变换编码技术
1998年
图象变换编码技术230061合肥电视台陶林对图象数据进行某种形式的正交变换,并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这就是变换编码。实践证明无论对单色图象、彩色图象、静止图象还是运动图象,变换编码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变换编码的过程是将原始图...
陶林
关键词:图象编码
基于ATM技术的电视新闻网络
1998年
本文介绍了ATM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并提出一种适于电视台新闻制作的ATM网络。
丁欣陶林
关键词:异步传递模式信元交换机ATM
基于ATM技术的电视新闻网络
1998年
介绍了ATM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适合电视台新闻制作的ATM网络。
陶林
关键词:异步传输模式信元B-ISDN电视台
基于ATM技术的电视新闻制作
1998年
ATM的技术环境以信元为单位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路复用、传输、交换、处理的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为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创造了条件,ATM技术不仅综合了以往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的优点,同时克服了电路交换方式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分组交换方式信息时延大和抖动的缺点。可以把包括语音、数据、图像(包括活动图像)在内的各种媒体信息,进行一元化的处理、加工、传递和交换,可大大提高网络效率。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ATM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光纤通信的应用已从长途系统向用户环路系统延伸。
陶林
关键词:信元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资源利用光纤通信系统
DGT与DCT在图像编码中的性能比较
2001年
介绍了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RDGT)的快速算法,并着重探讨了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在图像编码中的性能及差异。
陶亮陶林
关键词:离散GABOR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图像编码
离散Gabor变换与离散余弦变换在图像编码中性能的比较
2000年
本文介绍了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 (RDGT)的快速算法 ,并着重探讨了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在图像编码中的性能及差异。
陶亮陶林
关键词:离散GABOR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图象编码
图像变换编码技术被引量:2
1998年
丁欣陶林
关键词:图像编码D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