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金玲

作品数:463 被引量:897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8篇会议论文
  • 19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3篇医药卫生
  • 7篇电子电信
  • 5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3篇超声
  • 190篇心肌
  • 123篇左心
  • 112篇心室
  • 104篇左室
  • 98篇描记
  • 98篇描记术
  • 97篇心动图
  • 97篇超声心动图
  • 93篇梗死
  • 89篇心动描记术
  • 89篇超声心动描记
  • 89篇超声心动描记...
  • 88篇心肌梗死
  • 88篇成像
  • 77篇左心室
  • 73篇三维超声
  • 69篇实时三维超声
  • 69篇病患
  • 67篇应变率

机构

  • 430篇武汉大学
  • 3篇枣庄市立医院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431篇陈金玲
  • 362篇郭瑞强
  • 275篇周青
  • 96篇曹省
  • 95篇宋宏宁
  • 82篇胡波
  • 71篇邓倾
  • 66篇郝力丹
  • 29篇谭团团
  • 28篇吴田
  • 26篇王潇
  • 23篇赵志玉
  • 22篇陈茜
  • 21篇朱丽敏
  • 18篇黄佳
  • 18篇孙有刚
  • 17篇姜凤霞
  • 16篇初洪钢
  • 15篇贾妍
  • 14篇周立明

传媒

  • 84篇中华超声影像...
  • 35篇临床超声医学...
  • 28篇中国医学影像...
  • 24篇武汉大学学报...
  • 19篇中华医学会超...
  • 10篇第九届全国超...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国超声医学...
  • 7篇中国超声医学...
  • 6篇中国超声医学...
  • 6篇第十届全国超...
  • 4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庆祝中国超声...
  • 4篇中华医学会超...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第一届全国暨...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9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35篇2017
  • 26篇2016
  • 11篇2015
  • 27篇2014
  • 34篇2013
  • 41篇2012
  • 12篇2011
  • 76篇2010
  • 41篇2009
  • 21篇2008
  • 22篇2007
  • 7篇2006
  • 16篇2005
  • 17篇2004
4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右心室功能中的价值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7d右心室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 4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进行74次超声检查,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二维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及右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二维应变、应变率.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右室间隔各段心肌应变均降低(P<0.05),PCI术后7d除心尖两个节段外余节段的应变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应变率仅在梗死后右室间隔中间段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个节段的应变值均下降时,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且急诊PCI术能改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宋陈芳陈金玲周青胡波黄佳郭瑞强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不同步性
邓倾周青朱丽敏陈金玲郭瑞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STI)技术定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切面三个水平(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
喻丹莉郭瑞强陈金玲
关键词:斑点追踪技术心肌梗死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文献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和同步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并对其同步性作初步研究。方法用RT-3DE对30例健康受试者和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左心室充盈压正常组19例为CHFI组,升高组13例为CHF2组)进行...
曹省郭瑞强陈金玲郝力丹何娟胡伟
文献传递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同步性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同步性对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5例成功行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房颤组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16例复发患者为房颤复发组,29例未复发患者为房颤未复发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术前7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双多普勒技术将两个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环室间隔及侧壁位点、三尖瓣环室间隔及右室游离壁位点、二尖瓣环侧壁及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位点,同步获取两个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频谱a’波起点的时间差分别为T1、T2、T3,分别用以评估左房、右房、双房同步性,其值越大,表明同步性越差。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未复发组及房颤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右房左右径、双房容积及容积指数均增大(P〈0.05);与房颤未复发组比较,房颤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增大(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未复发组及房颤复发组标化心率前后T1、T2、T3均增大(P〈0.05);与房颤未复发组比较,房颤复发组标化心率前后T1、T3均增大(P〈0.05)。③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标化T1是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0,95%CI1.002~1.121,P=0.044),当截断值为39.38rfls时,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75.9%。结论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患者术前左房不同步较未复发患者明显增加。双多普勒技术作为评估心房同步性的一种新技术,有望为RFCA术后房颤复发提供预测价值。
周燕翔曹省陈金玲胡波周青郭瑞强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功能
一种贴膜式医用超声耦合剂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式医用超声耦合剂袋,包括设置有开口(3)和盖体(6)的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面为粘性面(2),所述的粘性面(2)上有多层粘性贴膜,所述的袋体(1)与探头接触面上开...
曹省周青陈金玲郭瑞强邓倾胡波宋宏宁
文献传递
应变延迟指数定量评价无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应变延迟指数(SDI)评价无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左一12,室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135例冠心病可疑的胸痛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分别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显像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和四腔观以及左室短轴观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室在心尖长轴观上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sl)及胸骨旁短轴观上的收缩期径向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sr,Tssc)。计算左室各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及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r—Dif,Tssc—DiD,同时测量18个一12,肌节段纵向、径向及环向应变峰值与收缩末应变的差值之和作为纵向、径向及环向延迟指数(LSDI、RSDI及CSDI)。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重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和对照组。冠脉重度狭窄组SDI、Tssl—SD、Tssl—Dif及Tssr—SD、Tssr—Di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或P〈0.05);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问Tssl—SD、Tssl—Dif及LSDI、RSDI、C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与对照组相比,除Tssr—SD外所有不同步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0.05)。R()c曲线分析显示5种不同步指标检测重度冠脉狭窄的准确性依次为I。SDI〉RSDI〉CSDI〉Tssl—sD〉TsslDif(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0.797、0.666、0.580、0.556)。以LSDI≥-12.67%为截断值检测重度冠脉狭窄,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86.7%)。结论SDI能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LSDI能更敏感地检测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重度冠脉狭窄患者左室不同步。
黄佳周青邓倾胡波陈喆陈金玲郭瑞强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心室功能斑点追踪显像
携抗ICAM-1靶向微泡定向转染Ang-1基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定向转染基因至心肌细胞的能力及其作为新型载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37只家兔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3只经耳缘静脉注射携ICAM-1抗体靶向微泡,心肌组织冷冻切片后观察其对受损血管内皮的吸附。余34只兔随机分为3组:IM组(心肌注射Ang-1基因组)、ICAM-1组(注射携抗ICAM-1靶向微泡+Ang-1基因组)、对照组(空白对照),于基因转染前后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处死后取心肌组织及ICAM-1组家兔肝、肾组织行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目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Ⅷ因子染色检测其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IM组、ICAM-1组基因转染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转染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IM组及ICAM-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组及ICAM-1组行RT-PCR及Western-Blot均可检测出目的基因及蛋白表达,且两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IcAM-1组肝肾组织未见明显Ang-1tuRNA及蛋白表达。心肌组织Ⅷ因子染色后高倍镜下显示IM组及ICAM-1组均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其中相对于ICAM-1组,IM组新生毛细血管计数更高。结论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可定向转染Ang-1基因至心肌细胞,其转染效率与目前认为最高效的心肌内注射基因的转染效率近似,可作为新型靶向载体定向转染血管新生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治疗作用。
王潇郭瑞强周青陈茜陈金玲
关键词:转染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生成素1
心肌应变评估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临床短期疗效
雷佳瑞胡波周青陈金玲谭团团谭娅郭瑞强
应变率显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
目的本研究应用应变率显像(SRJ)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正常人舒张期应变率及应变率传播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照分析,探讨应变率显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苏玲俐郭瑞强周立明周青郝力丹陈金玲
文献传递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