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薇薇

作品数:39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篇皮瓣
  • 11篇动脉
  • 11篇缺损
  • 8篇外科
  • 7篇支皮瓣
  • 7篇指损伤
  • 6篇手术
  • 6篇皮瓣修复
  • 6篇显微外科
  • 6篇关节
  • 6篇穿支
  • 5篇岛状
  • 5篇岛状皮瓣
  • 5篇岛状皮瓣修复
  • 5篇软组织
  • 5篇软组织缺损
  • 5篇组织缺损
  • 5篇外科皮瓣
  • 5篇外科手术
  • 5篇显微外科手术

机构

  • 30篇宁波市第六医...
  • 10篇宁波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宁波市第一医...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宁波卫生职业...

作者

  • 39篇陈薇薇
  • 21篇魏鹏
  • 20篇王扬剑
  • 17篇李学渊
  • 16篇陈宏
  • 9篇王欣
  • 7篇戚建武
  • 7篇竺枫
  • 7篇章伟文
  • 6篇方文冲
  • 6篇蔡利兵
  • 5篇薛建波
  • 4篇梅劲
  • 4篇左荣跃
  • 3篇王胜伟
  • 3篇董栋
  • 3篇王科杰
  • 2篇俞淼
  • 2篇何凌锋
  • 2篇刘林海

传媒

  • 6篇中华手外科杂...
  • 5篇现代实用医学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第十二届全军...
  • 2篇宁波市医学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12中华...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宁波市医学会...
  • 1篇2016年浙...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脱套性断指再植的成活及功能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脱套性断指再植的成活及功能的恢复。方法本组除常规采取逆行再植程序外,其大部分病例是借助血管、神经的移植或转位等修复方式完成再植。结果本组287例345指再植后成活328指,对198例患者术后经过6个月~12...
竺枫薛建波陈宏章伟文蔡利兵陈薇薇
关键词:手损伤再植术
文献传递
得宝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得宝松、玻璃酸钠联合用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采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每周1次,5周为一疗程。疗效评定指标采用参照日本膝关节OA指征等级表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测,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近期为95.83%,远期为93.75%;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近期为83.33%,远期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均有缓解效果,但得宝松联合玻璃酸钠镇痛效果更持久,疗效更好,更能明显地改善膝关节功能。
张国锋陈薇薇左荣跃董栋陈育红
关键词:联合用药膝骨关节炎关节腔内注射
尺骨截骨短缩治疗尺骨撞击综合症伴下尺桡关节不稳
目的 探讨尺骨截骨短缩法治疗尺骨撞击综合症伴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对23例诊断为尺骨正变异及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患者给予尺骨截骨短缩法治疗,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判定治...
王扬剑李学渊魏鹏陈薇薇
掌骨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以掌骨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2年05月至2013年07月,对21例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患者,于手背设计掌骨背动脉岛状皮瓣,以掌骨背动脉为蒂,以掌横韧带以远掌骨背动脉终末支与指...
王扬剑李学渊王胜伟陈薇薇王欣陈宏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文献传递
临时血管分流管及微型血管吻合器在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临时性血管分流管及微型血管吻合器在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临时性血管分流管及微型血管吻合器对13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快速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 13例患者损伤血管修复良好,通畅率100%。所有肢体成活,无感染发生,术中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均为一次吻合成功。术后随访3~10个月,所有患者肢体均存活,皮肤弹性良好,无疼痛等不适,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临时性血管分流管及微型血管吻合器可以快速高效的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在最短时间重建肢体血供。
何松峡华祖广宋庆华陈薇薇王扬剑魏鹏
关键词:血管动脉吻合静脉吻合
游离组织移植术后不同卧床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观察自体组织游离移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与其对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并与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游离自体组织(皮瓣、肌皮瓣、复合组织瓣、足趾等)移植患者165例,76例术后采用改良治疗方案(改良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血运稳定患者绝对卧床3d后允许进食及入厕时起床,5d后可下床室内活动),89例(包括术后3d发生过血管危象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常规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及绝对卧床7d),观察记录游离组织移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术后填写舒适状况量表,记录舒适度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应用改良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术后低、中、高度舒适病例分别为6、42和28例,与常规组的25、51和1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游离组织成活率为98.4%,与传统治疗组(9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和常规组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分别为9例和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1,P>0.05). 结论 游离自体组织移植术后应用改良治疗方案,可以缩短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同时对组织游离移植的成活率没有造成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王扬剑李学渊章伟文何凌锋陈薇薇陈宏王欣
关键词:血管危象卧床时间
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锚钉技术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观察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锚钉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锁关节脱位改良Rockwood分类Ⅲ型及以上病例16例,均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锚钉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48小时开...
陈薇薇魏鹏李学渊王扬剑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纽扣钢板临床疗效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105例(129指)单指或双指断指再植的患者,其中46例(55指)术后采用改良治疗方案,抗凝血治疗中不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绝对卧床3d,再植指血运稳定的患者3d后允许在进食及如厕时起床、5d后下床可室内活动;59例(74指)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常规抗感染、抗凝血及抗痉挛药物和绝对卧床7d。观察记录两组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组再植成活率(96.4%)与常规组(97.3%)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舒适度调查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改良治疗方案,可以缩短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同时对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未造成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章伟文王扬剑何凌锋李学渊陈薇薇孙涛刘林海
关键词:再植术指损伤
不能吻合静脉的末节Ⅱ型断指再植88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能静脉吻合的末节Ⅱ型断指再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88例(113指)不能静脉吻合的末节Ⅱ型断指,根据指动脉情况分别应用动脉静脉化、扩髓联合利用动脉分支回流及仅吻合单根指动脉的侧支回流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88例(113指)中110指成活,3指坏死,成活率97.3%。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半,再植指外形功能恢复良好,再植指体色泽、指温正常,两点辨别觉达3.5-9.0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2000),功能均为优。结论末节Ⅱ型断指再植如无条件建立生理性静脉循环,采用上述3种方法建立非生理性静脉循环,可扩大再植适应证,提高断指成活率。
王猛魏鹏陈薇薇俞淼
关键词:断指再植
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16足)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溃疡进行了皮瓣移植手术修复创面(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并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16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和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8个月,16例皮瓣质地弹性良好。结论糖尿病足溃疡采用吻合股外侧神经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效果良好。
王建红陈薇薇魏鹏俞淼王猛何松峡梅劲唐茂林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皮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