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缬沙坦、卡维地洛、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评价缬沙坦、卡维地洛、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8例,接受缬沙坦、卡维地洛、复方盐酸阿米洛利3种药常规剂量联合治疗24周。结果病人78例经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92.3%(P<0.05)。治疗后血压及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低(P<0.05~<0.01)。3种药联合除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外,对病人的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而对病人的尿蛋白及尿隐血、肾功能、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缬沙坦、卡维地洛、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平稳、持续和安全。
- 蔡薇陆永怡陈群刘静王健康
-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卡维地洛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可溶性ST2水平与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与胶原代谢标志物PⅠ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CⅠT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的关系。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扩心病患者31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生化检验结果;ELISA检测血清中sST2、PⅠP、CⅠTP浓度;心脏超声获得心脏结构形态学特点;比较扩心病组与对照组sST2、PⅠP、CⅠTP水平;并进一步分析扩心病组sST2与胶原代谢标志物PⅠP、CⅠTP的关系。结果:扩心病组sST2浓度0.26(0.06,0.61)ng/ml,PⅠP浓度140.00(70.80,223.0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扩心病组CⅠTP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以扩心病组PⅠP的中位数140.00ng/ml为分界,将扩心病患者分为高PⅠP组和低PⅠP组,高PⅠP组CⅠTP水平明显高于低PⅠP组,但两组sST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同样的方法分析后发现,高CⅠTP组的PⅠP以及sST2水平均高于低CⅠTP组。偏相关分析提示sST2与CⅠTP存在正相关关系(r=0.609,P<0.01),而sST2与PⅠP之间无明确相关关系。结论:扩心病患者新型纤维化生物学标志物sST2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sST2与I型胶原降解标志物CⅠTP密切相关,提示sST2可能调节Ⅰ型胶原降解过程而影响心肌纤维化进程。
- 童敏张强董佳敏陈群蔡薇吕克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生物学标志物
- 老年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7
- 2005年
- 蔡薇陆永怡陈群刘静王健康吴学东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老年冠心病患者纤溶亢进凝血状态血栓病变
- 降脂达标治疗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降脂达标治疗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20例,按中国血脂防治指南中的标准进行调脂治疗,血脂达标后继续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20 mg/d治疗6个月,测定达标前后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及行颈动脉多普勒检查。结果患者血脂达标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6个月后,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01),颈动脉斑块缩小(P〈0.01),同时患者TC、LDL-C、TG降低(P〈0.01),HDL-C升高(P〈0.05)。结论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经血脂达标治疗后可以缩小并稳定。
- 蔡薇张子滇邓学东陆永怡陈群刘静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脂颈动脉斑块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 2006年
- 吕克邰晓霞陈莲妹蔡薇李颀蒋绮年张子滇陈群陆永怡王健康刘静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的预后影响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刘静陈群龚俊荣陆永怡王健康吕克
-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吕克邰晓霞陈莲妹蔡薇李颀蒋绮年张子滇陈群陆永怡王健康刘静
- 冠状动脉心肌桥25例诊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冠状动脉心肌桥(MB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25例MBs中,22例发生于左前降支,2例见于左回旋支,1例见于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收缩期狭窄>50%者22例,≥75%者7例。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7例有心绞痛症状,6例表现为心律失常。所有患者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见于左前降支,常引起典型心绞痛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
- 刘静陈群邰晓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来院的ST段抬高的AMI,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并随访观察。结果入选32例AMI行急诊PCI术,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32~85(59.09±12.1)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12例,侧壁心肌梗死2例,心源性休克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20例,右冠状动脉10例,回旋支2例,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11例,三支病变2例,左主干病变1例。植入支架29例,球囊扩张1例,冠状动脉内溶栓1例,植入IABP行急诊CABG术1例。术后31例患者症状缓解,恢复顺利,无心血管事件发生,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 吕克邰晓霞陈莲妹蔡薇李颀蒋绮年张子滇陆永怡王健康刘静陈群
- 关键词:急诊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60例(AMI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比较2组D-二聚体水平。根据D-二聚体水平(以D-二聚体正常值上限的2倍为界限),将AMI患者分为D-二聚体明显升高亚组和D-二聚体轻度升高亚组,观察比较2亚组患者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65±0.2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16)mg/L(P<0.05)。D-二聚体明显升高亚组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6%明显高于D-二聚体轻度升高亚组的9.1%(P<0.05)。结论 AMI患者检测D-二聚体对于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董佳敏龚俊荣陈群吕克
- 关键词: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