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群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胰岛
  • 4篇胰岛B细胞
  • 4篇胰腺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2篇血清
  • 2篇增龄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体积
  • 2篇肿瘤体积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小细胞
  • 2篇淋巴
  • 2篇瘤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机构

  • 2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陈群
  • 10篇李良庆
  • 7篇陈少强
  • 4篇郑建涛
  • 4篇杨洋
  • 3篇庄则豪
  • 2篇张声
  • 2篇洪金省
  • 2篇邹喜
  • 2篇刘景丰
  • 2篇魏晶晶
  • 2篇郭飞宝
  • 2篇池闽辉
  • 2篇张纬建
  • 2篇陈秀萍
  • 1篇陈思曾
  • 1篇廖启芬
  • 1篇丁健
  • 1篇潘玉凤
  • 1篇王承党

传媒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福建医学院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和癌胚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GAS)、癌胚抗原(CEA)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大肠癌(60例)、胃癌(40例)、肝癌(30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40例)及正常人(30例)的GAS与CEA水平。结果大肠癌组、胃癌组GA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癌组、消化系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GAS术后显著下降(P<0.001)。不同病变部位GAS、CEA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化良好腺癌的GAS、CEA均稍高于中、低分化癌。结论血清GAS、CEA检测可做为普查筛选大肠癌的一项客观指标,但CEA敏感性很低,远逊于GAS,胃癌组与大肠癌组间有交叉重叠,须注意鉴别。GAS对判断手术疗效及细胞分化程度有参考价值。
陈玉丽廖启芬庄则豪陈群林立坚汤冰
关键词:胃泌素癌胚抗原大肠肿瘤血清
胰肠吻合术后胰瘘发生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胰瘘是胰肠吻合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20%,与其相关的病死率高达20%-40%。广义上的胰瘘是胰液从破损的胰管漏出。多见于术后3 d,是胰腺外科的严重并发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新基陈群石铮
关键词:胰肠吻合术胰瘘
氨基胍与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氨基胍与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链尿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氨基胍治疗组和氨基胍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于第12周取胰尾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氨基胍治疗组、氨基胍和川芎嗪联合治疗组中胰岛B细胞免疫阳性染色的面积及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川芎嗪治疗组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氨基胍和川芎嗪对糖尿病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氨基胍起主要作用,两者相互协同。
陈群陈少强
关键词:氨基胍川芎嗪糖尿病胰岛B细胞
112例伴腹痛的高脂肪酶血症患者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伴腹痛高脂肪酶(LPS)血症患者的病因构成,探讨血清LPS/淀粉酶(AMS)比值用于病因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6月-2009年3月我院全部血LPS升高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因构成及LPS、AMS比值同病因及AP的CT分级的关系。结果:共112例伴腹痛的高LPS血症患者进入研究,血清LPS/AMS0.18~20.4,中位值3.53。84例(75%)临床诊断AP,血LPS、AMS及两者比值与AP的CT分级无关(P>0.05)。AP患者血LPS/AMS>5者占酒精性的75%,胆源性的32.65%,高脂血症性的5.88%,其他的10%。28例(占25%)非AP患者中,非胰腺疾病占50%,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胰腺癌分别占28.57%、21.43%,血LPS/AMS>5者仅见于胰腺癌(83%,5/6)、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75%,6/8)和肺部感染并胸腔积液(28.57%,2/7)。结论:高LPS血症主要见于胰腺疾病,也见于肾功能衰竭、肠梗阻及消化道穿孔,部分肺部感染、甲状腺疾病及白血病患者出现高LPS血症原因未明。血清LPS/AMS>5主要见于酒精性AP、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但以此进行病因判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低。
庄则豪陈群吴婷刘奇才陈玉铃魏晶晶
关键词:脂肪酶淀粉酶腹痛病因
储液囊安置脑室外引流的有效护理方法
陈群
糖尿病早期大鼠胰岛B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氨胍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大鼠胰岛B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氨胍(Aminoguaniodine,AG)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Ⅰ(正常对照)组、Ⅱ(糖尿病)组和Ⅲ(糖尿病氨胍治疗)组,对Ⅱ、Ⅲ两组一次性空腹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发糖尿病模型。以后各组大鼠每30d测血糖一次。90d时取胰尾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30d、60d和90d后Ⅱ、Ⅲ两组血糖升高,与Ⅰ组比较及Ⅱ、Ⅲ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90d大鼠胰尾胰岛B细胞核固缩,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出现退行性改变,并见有大量脂滴堆积。AG治疗组90d大鼠胰尾胰岛B细胞细胞核、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均有明显恢复,胞浆内未见有脂滴堆积。结论:氨胍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有保护作用。
陈群李良庆陈少强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B细胞
小细胞肺癌化疗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选择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0.10~2011.12期间行多周期诱导化疗...
邹喜洪金省陈群张纬建郭飞宝洪华兰
大鼠增龄中胰腺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胰岛的分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胰腺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及胰岛的分布.方法 幼年、青年、老年SD大鼠各10只,每只取胰头、体、尾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老年鼠胰腺外分泌部的腺细胞线粒体脱嵴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内分泌部B细胞分泌颗粒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脱粒,线粒体减少.光镜观察幼鼠胰头、胰体、胰尾胰岛的数目是(2.323±0.036)个、(7.661±0.196)个和(15.293±0.821)个(P<0.01);老年鼠、青年鼠、幼鼠胰尾胰岛的数目是(1.875±0.021)个、(2.838±0.067)个和(15.293±0.821)个(P<0.01).结论 胰腺细胞和B细胞呈现与年龄相关的结构变化,胰岛的分布以幼鼠胰尾数目为最多,提示胰腺移植的供体以幼年胰尾为佳.
陈群陈少强李良庆
关键词:胰腺超微结构胰岛增龄变化
胰段的巨微结构与移植的应用解剖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胰段的应用解剖和大鼠增龄中胰腺各段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阳性染色面积、胰尾B细胞的超微结构等组织学的变化,为胰段移植提供参考。方法观测成人尸体各胰段的毗邻关系和血供;取不同月龄组SD大鼠的胰头、体、尾做组织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定量分析方法,观察各段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阳性染色面积。另取胰尾组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胰头毗邻关系及血供极其复杂,而胰体、胰尾的主要供血血管为胰背、胰大动脉;胰腺各段胰岛数目和胰岛B细胞的分布以胰尾密度最高(15.29±0.822;121.65±22.65);增龄中胰岛B细胞的分泌颗粒和胰岛素阳性面积随鼠龄增大而减少;幼年组胰尾B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发达,胞质内分泌颗粒数量最多。结论胰体、尾可做为胰段移植的首选部位;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幼年最佳,供体年龄以幼、青年为佳。
陈群刘景丰陈少强陈瑞华
关键词:胰岛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
人胰体尾解剖特点及大鼠胰腺B细胞功能状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各年龄段大鼠各胰段B细胞功能状态,并结合人胰体尾解剖学资料,为临床胰段移植提供解剖、生理基础依据。方法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50例成人尸体的胰体、尾的毗邻关系和血供。取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幼年组、青年组和老年组各20只。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对胰头、体、尾的C肽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胰体、尾的血供来自胰背动脉、胰大动脉、胰支动脉和胰尾动脉。胰背动脉起自脾动脉第Ⅰ段,占90%,平均长度为1.5 cm;胰大动脉起自脾动脉第Ⅲ段,占44%;胰横动脉是胰背动脉的左支;胰尾动脉起自脾动脉的第Ⅳ段或终下动脉。胰腺各部位随鼠龄增长,C肽含量下降;幼年鼠的C肽含量最高,各年龄组以胰尾的C肽含量为最高。结论胰体、胰尾可作为胰段移植的首选部位。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幼年最佳、老年最差,供体的年龄选择值得考虑。
陈群陈少强
关键词:胰体尾C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