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

作品数:97 被引量:35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1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学成
  • 28篇化学成分
  • 17篇活性
  • 11篇化合物
  • 10篇药物
  • 10篇抗炎
  • 10篇化学成分研究
  • 10篇黄酮
  • 8篇类化合物
  • 7篇三萜
  • 6篇体外
  • 6篇抗炎药
  • 6篇抗炎药物
  • 6篇类化
  • 5篇傣药
  • 5篇灯心草
  • 5篇有机化学
  • 5篇色谱
  • 5篇双黄
  • 5篇天然药

机构

  • 97篇中南民族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云南西双版纳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武汉工商学院

作者

  • 97篇陈玉
  • 65篇杨光忠
  • 10篇梅之南
  • 8篇徐婧
  • 8篇周忠强
  • 7篇李芸芳
  • 6篇胡鑫
  • 6篇熊慧
  • 6篇刘慧
  • 5篇李援朝
  • 5篇李红霞
  • 5篇李竣
  • 5篇王德彬
  • 5篇钟芳芳
  • 5篇甘飞
  • 5篇胡晓允
  • 4篇陈连清
  • 4篇刘新桥
  • 4篇柏舜
  • 3篇田学军

传媒

  • 15篇中南民族大学...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7篇绿色科技
  • 6篇有机化学
  • 5篇药学学报
  • 5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中草药
  • 3篇大学化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中药材
  • 2篇实验室科学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化学教育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类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开口箭根茎中一类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分离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对药用植物开口箭的甲醇回流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种新的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分子对接实验证明这2种...
王强杨光忠陈玉李雪妮徐婧
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桦褐孔菌中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炎症因子N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中升高的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水平。本发...
杨光忠熊慧陈玉曾文丽王梦玲
石松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全草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量以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石松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coposerramine-M N-oxide(1)、acetyllycoposerramine-M(2)、石松碱(3)、lycoposerramine-M(4)、miyoshianine-C(5)、12-epilycodoline N-oxide(6)、gnidioidine(7)、lycoposerramine-K(8)、光泽石松灵碱(9)、4a-hydroxyanhydrolycodoline(10)、flabelline(11)、hydroxypropyllycodine(12)、石松定碱(13)、去-N-甲基-α-玉柏碱(14)、α-玉柏碱(15)、去-N-甲基-β-玉柏碱(16)、石松佛利星碱(17)、lycoflexine N-oxide(18)和法氏石松定碱(19)。化合物5和18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释放,其IC_(50)分别为31.82、40.69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N-氧化石松碱M,化合物2、6、11、12、16、18、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18表现出潜在的抗炎活性。
牛艳芬崔圆圆杨光忠陈玉
关键词:石松生物碱抗炎活性RAW264.7细胞
木竹果树皮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木竹果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树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木竹果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和HPLC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检测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1)、2,6-二甲氧基对苯醌(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4-丙酮基-3,5-二甲氧基-1,4-对醌醇(4)、1-羟基-3,6,7-三甲氧基口山酮(5)、1,6-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6)、GB1a glucoside(7)、volkensiflavone(8)、fukugetin(9)。其中,化合物8和9可抑制NO的生成,IC50分别为25.48和44.17μmol/L。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8和9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徐婧崔圆圆牛艳芬杨光忠陈玉
关键词:树皮化学成分抗炎活性
人面果异戊烯基口山酮成分的研究
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对人面果(Garciniaxanthochym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其乙酸乙酯部位分得10个口山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O-methylsymphoxan...
陈玉蒋艳钟芳芳杨光忠
关键词:藤黄属口山酮化学成分硅胶柱层析
文献传递
人面果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人面果果实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人面果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柠檬酸(1)、1-甲基柠檬酸(2)、1,5-二甲基柠檬酸(3)、3,4-二羟基苯甲酸(4)、香豆酸(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酸(7),其中化合物2、3、7为首次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陈玉甘飞刘慧石宽
关键词:化学成分
人面果[口山]酮抗糖尿病活性的筛选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人面果中酮的抗糖尿病活性,筛选具有较强活性的化合物,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对HepG2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了胰岛素抵抗模型(HepG2/IR),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化合物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面果中酮中化合物1、3、4(除化合物2、5)能够明显促进HepG2/IR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活性.
王朝元田世婷陈玉
关键词:[口山]酮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消耗
二苯甲酮衍生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二苯甲酮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95%乙醇浸渍大叶藤黄果实,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大叶藤黄果实乙醇提取物,向大叶藤黄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加入90%甲醇溶解,然后加入...
杨光忠金山陈玉徐婧甘飞
文献传递
傣药人面果叶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人面果叶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人面果叶药材进行显微、薄层鉴定,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检查,以双黄酮类化合物藤黄双黄酮(fukugetin)、福木苷(fukugiside)、GB1a、GB2a为对照品对该药材进行薄层鉴别。以藤黄双黄酮为指标,通过AlCl3-CH3COONa/CH3COOH显色方法,测定人面果叶总黄酮的含量。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甲醇-甲酸水(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药材藤黄双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对来源于不同省份及季节的44批药材进行检查,水分为3.94%~7.98%,总灰分为2.60%~6.48%,酸不溶灰分为0.26%~0.98%,醇溶性浸出物为17.95%~39.55%。建议规定人面果叶的水分不得超过6.6%,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灰分不得超过0.6%,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以干燥品计人面果叶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3%,藤黄双黄酮含量不少于0.75%。结论:建立的人面果叶质量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人面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刘慧赵应红杨博龚一轩李玲梅之南杨光忠陈玉
人面果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
2020年
为建立人面果叶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甲醇-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9nm,进样量10μL的色谱条件下,以福木苷,GB2a,藤黄双黄酮,GB1a,volkensiflavone为对照品,绘制了44批人面果叶HPLC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3种方法对44批来源于不同产地、季节的人面果叶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4批样品相似度在0.6-0.9之间,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4个峰,分别为福木苷、GB2a、藤黄双黄酮、GB1a;不同批次人面果叶的指纹图谱均有一定差异,而且季节对人面果叶成分的影响大于产地的影响。该方法不仅可用于人面果叶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还可为下一步制定人面果叶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吕贵萍刘慧陈玉刘新桥胡鑫杨光忠
关键词: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