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燕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学院非线性系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路
  • 1篇电阻
  • 1篇运算放大器
  • 1篇全差分
  • 1篇转换器
  • 1篇吸引子
  • 1篇可调电阻
  • 1篇混沌
  • 1篇混沌电路
  • 1篇混沌吸引子
  • 1篇混沌系统
  • 1篇放大器
  • 1篇A/D
  • 1篇A/D转换
  • 1篇A/D转换器
  • 1篇CMOS

机构

  • 2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2篇陈海燕
  • 2篇周平
  • 1篇张正璠
  • 1篇罗小华
  • 1篇张红
  • 1篇肖坤光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微电子学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个混沌电路及其实验结果被引量:13
2005年
给出了仅仅由几个运算放大器、电容和电阻组成的一个新混沌电路.对混沌电路的状态方程进行计算表明,该系统具有一个正的李雅谱诺夫指数,数值计算得到了此系统的混沌吸引子.同时,对此混沌系统进行了电路实现,得到了混沌电路的吸引子,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完全符合.最后,对该混沌电路中的两个可调电阻的变化对混沌电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调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电路仍然保持有基本相同的混沌输出.
周平罗小华陈海燕
关键词:混沌电路混沌吸引子混沌系统可调电阻运算放大器
一种全差分CMO S采样/保持电路被引量:3
2005年
文章对影响采样/保持电路精度的电荷注入效应和时钟馈通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差分CMOS采样/保持电路的设计方案,有效地消除了电荷注入效应误差和时钟馈通误差,极大地减小了其非线性误差,并保证了较高的精度。设计的电路采用TSMC 0.35μm CMOS工艺提供的PDK,在Cadence SpectreS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电路信噪比达-81 dB,积分非线性为±0.25 LSB。该电路已运用到一种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中,性能良好。
陈海燕肖坤光张正璠周平张红
关键词:CMOSA/D转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