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浮

作品数:223 被引量:610H指数:1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篇航空宇航科学...
  • 6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理学
  • 18篇机械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1篇叶栅
  • 66篇压气机
  • 46篇扩压
  • 45篇扩压叶栅
  • 43篇涡轮
  • 38篇流场
  • 31篇气动
  • 23篇附面层
  • 20篇高负荷
  • 19篇射流
  • 19篇静叶
  • 18篇气动性能
  • 17篇大折转角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值模拟
  • 15篇旋涡
  • 14篇压气机叶栅
  • 14篇冲角
  • 11篇等离子体
  • 11篇弯叶片

机构

  • 22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大连海事大学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北京宇航系统...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汽轮机...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运载火箭...
  • 2篇北京动力机械...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中海石油气电...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 1篇三菱重工业株...
  • 1篇中车株洲电机...

作者

  • 223篇陈浮
  • 90篇宋彦萍
  • 82篇王仲奇
  • 41篇刘华坪
  • 38篇俞建阳
  • 34篇陈绍文
  • 32篇陈焕龙
  • 26篇陆华伟
  • 24篇郭爽
  • 15篇赵桂杰
  • 12篇付云峰
  • 12篇冯国泰
  • 9篇宋宇飞
  • 9篇秦勇
  • 8篇冯冬民
  • 8篇李国占
  • 7篇李绍斌
  • 7篇王若玉
  • 6篇袁继来
  • 6篇王可立

传媒

  • 5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1篇航空动力学报
  • 25篇推进技术
  • 7篇汽轮机技术
  • 7篇2006中国...
  • 7篇中国工程热物...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燃气涡轮试验...
  • 4篇2007年热...
  • 4篇2013年动...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节能技术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航空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船舶力学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Chines...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4篇2019
  • 24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2篇2010
  • 22篇2009
  • 14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 5篇2003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孔VGJs对高亚音扩压叶栅端区流动的影响
2018年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孔以及双孔射流旋涡发生器(VGJs)对高亚音速(Ma=0.67)压气机叶栅内气动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双孔射流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前后栅内流场以及主要旋涡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单孔以及同向双孔射流均有效的降低了总压损失系数,增强了气流折转能力,有效的改善了端区流动。相对距离对VGJs的控制效果影响较小,但对倾角的变化较为敏感。单双孔射流的控制机制基本一致,采用射流旋涡发生器后,端壁附面层横向迁移被有效的抑制,通道涡、集中脱落涡,壁面涡以及壁角涡被削弱,同时在吸力面侧形成诱导涡,附面层分离被推迟。
陈聪刘华坪陈浮
关键词:扩压叶栅
不同等离子体积力模型诱导流动对比研究
总结了三种等离子简化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对比研究了5KV 电压下各简化模型诱导流场,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各模型优缺点。三种模型均能诱导静止空气流动,模型一因电荷分布直接依赖于电势分布,导致体积力过大,诱导流场速度...
陈浮刘华坪袁继来
关键词:等离子发生器电荷分布电磁流体力学
文献传递
自流冷却系统进、出水口优化研究
本文以某自流冷却系统的进、出水口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结构对自流冷却系统进行参数化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遗传算法等方法,结合Fluent 数值计算软件开展自流冷却系统内、外的流场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对自流冷却系统的进...
裴金亮陈浮许佳伟于新峰
关键词:均匀设计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缝隙扩压叶栅近壁流场与流动损失实验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探索缝隙射流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与近壁流场结构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设计冲角下有/无缝隙结构的高负荷弯曲扩压叶栅近壁流场结构与出口气动损失分布规律,获得了叶片近壁压力场数据、流动图谱以及叶栅出口流动损失参数。结果表明,缝隙两端压差导致的从叶片压力面到吸力面的射流能够增加附面层高熵流体的能量,缝隙射流将局部积聚的低能流体及时引向主流,减小高熵流体在叶展中部或端区掺混撞击,抑制了栅后尾迹高熵流体的过度聚集,从而有效提高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
陈焕龙李得英俞建阳王云飞刘华坪陈浮
关键词:压气机叶栅附面层流场
气冷涡轮叶栅内三维流场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陈浮
关键词:气冷涡轮数值模拟冷气掺混流场结构
合成射流控制高速扩压叶栅二次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8年
数值研究了合成射流控制高速扩压叶栅角区分离,并揭示其推迟分离、降低损失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成射流可以显著改善叶栅内流场的时空结构,叶栅出口时均总压损失系数最大降低19.8%,静压系数也提高了近8.8%。合成射流通过周期性地吹/吸气有效控制角区分离,吹气阶段的高动量射流流体增大了吸力面附面层及角区流体的能量,吸气阶段则借助于附面层抽吸作用有效减少了高熵、低能流体的堆积,从而增强了角区流体抵抗流向逆压力梯度的能力、并推迟流动分离,且吸气阶段的流动控制效果明显更好。射流角度和射流动量是影响合成射流作用效果的重要参数,近切向的合成射流有利于向附面层注入动量,增大射流动量也有助于增强流动控制效果。析因设计研究表明,射流角度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但与射流动量之间并不存在交互作用。
秦勇宋彦萍陈浮王若玉刘华坪
关键词:合成射流二次流析因设计
压气机近喘工况下弯曲静叶改善流场的实验研究
本文实验研究了弯曲静叶对某重复级低速压气机近喘工况流场的控制作用。对采用直、弯静叶的压气机在近喘工况下静叶出口流场进行了详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弯曲有效抑制了上端壁处的角区分离,提高了压气机效率,但气流折转角却随之明...
陆华伟陈浮万继林王仲奇
关键词:压气机
文献传递
某低速压气机静叶根部间隙内流动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低速压气机静叶根部间隙内的流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间隙内入口段生成一个中心点结构并快速消散。自35%轴向弦长位置开始,间隙内逐渐生成一系列涡系结构,并在90%轴向弦长位置开始迅速破裂,至95%处全部消散。
程祖田陆华伟陈浮
关键词:压气机静叶
低速压气机不同静叶弯角对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采用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重复级低速压气机不同静叶弯角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静叶弯曲能有效地控制静叶端壁区二次流动,降低端壁区流动损失,特别是有间隙的根部区流动。因此,静叶弯曲后改善了近失速点的流动,扩大了低速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另一方面,静叶弯曲促使端壁区的低能流体向叶片中部迁移,使得叶片中部附近的损失增加,从而效率降低。叶片弯曲的同时叶片表面积增大,使得叶片表面摩擦损失增加。几方面原因导致静叶弯曲存在一个最佳角度。
綦蕾刘火星陈浮候安平
关键词:低速压气机数值模拟
不同等离子体积力模型诱导流动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不同等离子简化模型,对比研究了5 kV电压下等离子诱导流场。结果表明,由于假定电荷分布依赖于电势分布,模型一导致体积力过大,诱导流场速度最大达6 m/s;模型二中内外电场叠加并根据实验拟合壁面电荷分布,最大诱导速度仅为1 m/s,与实验结果接近;而模型三由于不易选取合理的电场强度分布线性化参数,最大诱导速度达7 m/s,也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
陈浮刘华坪袁继来
关键词:等离子简化模型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