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位

作品数:37 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篇地震
  • 9篇裂带
  • 6篇断裂带
  • 5篇第四纪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4篇中更新世
  • 4篇盆地
  • 4篇气候
  • 4篇更新世
  • 3篇地貌
  • 3篇地堑
  • 3篇断裂活动性
  • 3篇新生代
  • 3篇遥感
  • 3篇数字高程
  • 3篇数字高程模型
  • 3篇晚第四纪
  • 3篇晚新生代
  • 3篇烈度

机构

  • 24篇中国地震局
  • 20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休斯顿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威海市地震局

作者

  • 37篇陈正位
  • 12篇申旭辉
  • 8篇杨攀新
  • 8篇田勤俭
  • 7篇洪顺英
  • 5篇任金卫
  • 5篇荆凤
  • 4篇张会平
  • 4篇韦开波
  • 3篇张培震
  • 3篇陈立泽
  • 3篇柴炽章
  • 3篇张俊
  • 2篇郝平
  • 2篇郑德文
  • 2篇郑文俊
  • 2篇丁国瑜
  • 2篇杜建国
  • 2篇周本刚
  • 2篇谢超

传媒

  • 8篇地震
  • 4篇地震地质
  • 4篇第四纪研究
  • 4篇中国地震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3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南宁金抗沙西麓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和演化一直是国际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前缘热点。通过对其亚东—谷露构造带南段宁金抗沙西麓断裂的研究,探讨其中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期次、活动方式、断错速率等,有助于分析整个藏南近南北向构造带乃至整个...
陈正位
关键词:断裂带数字高程模型第四纪活动
文献传递
地震活动期、幕最大地震M_1的估计及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测被引量:2
2001年
提出一种地震活动期、幕最大地震 M1的估计方法 :利用中低震级累计频度 ∑N与震级近似的直线关系得到间隔地震频度 N与震级的线性关系。用间隔频度 N与震级的线性关系估计最大地震 M1。结果表明 ,以震级 -间隔频度的线性关系估计的 M1比震级 -累计频度关系得到的 M1更接近实际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 ,震级 -累计频度关系得到的 M1通常被高估。基于震级 -累计频度关系曲线的特征和震级 -间隔频度的线性关系估计的最大地震 M1,可为中 -长期地震趋势预测提供新的信息。研究表明 ,中国大陆自 1 979年开始的地震幕即将结束 ,而帕米尔东北侧自 1 91
张立人陈正位
关键词:地震趋势预测地震幕
西藏中部申扎—定结地堑系北段中新世以来构造地貌学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ETM遥感影像与30m分辨率的ASTERDEM数据,构建申扎—定结地堑系北段遥感影像三维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对地堑系地貌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并根据对主要断裂的产状和活动性野外调查与活动断裂展布的遥感解译结果,认为地堑系由一条东倾的铲式主要断裂和一系列同倾向和反倾向的次级断裂组成的半地堑构造。基于半地堑系模式,将地堑系简化成书斜式模型,根据地堑的沉降量和地堑宽度值,计算地堑系的滑脱面深度在3.6~9.7km之间,因此地堑中地震震源深度也多集中于滑脱面附近。最后探讨地堑的形成机制,表明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下,高原上地壳与下地壳发生应力解耦,上地壳在重力作用下,向南向东发生滑脱,形成东倾的半地堑构造。
杨攀新任金卫陈正位张俊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
凉山活动构造带晚新生代变形特征与位移规模被引量:37
2000年
凉山近南北向活动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鲜水河 -安宁河 -则木河 -小江断裂带中段东侧 ,与鲜水河断裂带左阶雁列 ,与小江断裂带右阶雁列。大体呈南北或北北西方向展布的凉山构造带 ,自北而南主要包括普雄河断裂、布拖断裂和四开 -交际河断裂。晚新生代以来的活动 ,凉山南北向构造带以明显的左旋走滑为特征 ,相应的倾滑位移分量不大。初步统计得到其晚第四纪以来的走滑速率为 2mm/a左右 ,晚新生代以来位移规模 13.5~ 15.5km。凉山活动构造带的活动 ,弥补了鲜水河 -安宁河 -则木河 -小江断裂带中段安宁河 -则木河断裂带活动存在的位移和速率亏损 ,对于全面评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地壳运动和变形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申旭辉陈正位许任德张宁
关键词:晚新生代地震
汶川地震断裂带岩脉矿物拉曼谱峰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对汶川地震断裂带深溪沟出露的基岩错动面两侧岩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了拉曼谱峰测定,并根据所测石英的464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的偏移量估算了断裂带中的压应力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错动面附近岩脉中石英的464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为3.29cm-1,相应的压应力值为368.63 MPa,明显低于错动面两侧应力积累,这可能是由于错动面的多次活动导致了应力不断得到释放。断裂南东盘(下盘)远离错动面,岩脉中石英的464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具有增加的趋势,相应的应力积累也逐渐增强,距错动面21m处的石英样品的464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4.40cm-1,相应压应力可达到494.77MPa。剖面北西盘(上盘)在距错动面10m处,样品464cm-1拉曼谱峰的偏移量达到最大值,相应的应力积累为519.87 MPa,其后远离错动面应力积累开始减弱,在北西盘17 m处,应力积累骤然下降至400.37MPa。在西北盘距错动面27m处,岩脉石英的464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下降至3.21cm-1,应力已经减弱到359.59 MPa,这可能是由于该处位于断裂带的边缘,远离错动面,受到了较小的断层活动的影响。因此,汶川地震断裂带内的应力虽然得到部分释放,但剩余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而且在局部还存在较高的应力积累,这反应了断裂带中岩石的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
谢超周本刚刘雷周晓成易丽陈志崔月菊李静陈正位杜建国
关键词:岩脉石英断裂带应力
中更新世以来北天山的向北扩展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深部地球物理结果与浅部地质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基于DEM的地貌分析,研究了中更新世以来北天山向北扩展的造山过程.中更新世以来,北天山地壳中存在南倾的低角度滑脱面,滑脱面之上,逆断裂和褶皱带组成的山前活动构造带整体向北滑脱并缩短变形.中更新世早期,气候暖湿,基岩山脉剥蚀强烈,在山前形成了大规模的洪泛平原.中更新世中期以来,持续的构造活动一方面使山前盆地卷入变形,另一方面使盆地遭受分隔,天山北麓地壳以阶梯式的形式自南向北逐步抬升.中更新世中期约600ka以来,气候越来越干旱,山前盆地地表仅遭受了轻微剥蚀,地壳抬升全部转换为自南向北的地表隆起,隆起的北部向天山靠拢,隆起的南部逐渐成为山系,与天山相连,北天山得以向北扩展.中更新世以来的掀斜隆起造成山麓至盆地高差达1000多米的坡面,为30ka以来的河流下切提供了坡度条件,造成了深达300多米的河流强烈下切.
陈正位张会平杨攀新
关键词:北天山气候变化造山过程
阿尔泰山东缘主要活动断裂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文中采用遥感资料,对阿尔泰山东缘的主要活动断裂———科布多(Hovd)断裂与哈尔乌苏湖(Har-Nuur)断裂进行研究,从地貌特征上对断裂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其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初步研究表明阿尔泰山东缘的活动断裂规模、滑动速率和强地震活动并不弱于其西南缘。其中科布多断裂走向NNW,右旋走滑,长约600km,中更新世(Q2p)以来最大水系右旋位错约9.0km,滑动速率可达3.8~12.3mm/a,平均滑动速率约7.8mm/a;哈尔乌苏湖断裂走向NNW,右旋走滑,长约480km,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明显增强,第四纪洪积扇上发现有最新的断裂迹象。阿尔泰山东缘的新构造运动与强地震活动,除了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局部地区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洪顺英申旭辉赖木收陈正位荆凤欧阳新艳E A Rogozhin
关键词:遥感
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较强余震的应力触发被引量:19
2004年
20 0 0年 1月 15日在云南省姚安县发生了MS6 5级地震 ,震后发生了 7次M≥ 4 0级的较强余震。本文计算了姚安MS6 5级主震后 ,主震和前震在 7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ΔCFS)。结果表明 ,有5次较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 (ΔCFS >0 )的地区 ,增加的范围为 10 -2 ~ 10 -1MPa。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发现在前震和主震的破裂面长宽度和位错量估计值分别取上下限的 16种组合情况下 ,5次较强余震破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都为正 ,只是数值在 10 -3 ~ 10 -1MPa之间变化 ,而另 2次较强余震破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负值发生变化。结果表明 ,主震和前震位错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是姚安MS6 5级地震较强余震活动的重要原因。
郝平田勤俭傅征祥陈正位刘桂萍
关键词:地震触发库仑破裂应力姚安6.5级地震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8
2001年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 ,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 -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开始于 10MaBP左右 ,并经历了多个变形阶段。贺家口子剖面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构造变形特征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具有区域意义。
申旭辉田勤俭丁国瑜韦开波陈正位柴炽章
关键词:新生代磁性地层沉积相地层序列
拉萨地区晚第四纪地壳的抬升与拉萨河的向南迁移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数字高程模型、遥感资料分析及实地调查,拉萨地区在近南北向挤压的作用下,与NWW向的主构造格架断裂走向相一致,近东西向的分水岭和沟谷沿南北方向相间分布。自分水岭附近的山顶剥蚀面至盆地,坡度由平缓、较陡、平缓逐渐过渡,反映了山顶剥蚀区、强剥蚀区、堆积区的依次变化,表现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气候控制的地貌剥蚀、堆积过程。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拉萨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整体表现为自北向南的掀斜,造成北侧剥蚀较强,下游河流得以携带更多的泥沙物质,北侧冲、洪积扇汇入拉萨河的物质较南侧多,加之地壳自北向南的掀斜,使得拉萨河拉萨段向南迁移,堆龙曲河口冲积扇也向南迁移。
陈正位曹忠权谢平金花洪顺英
关键词:剥蚀地壳抬升洪积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