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梁

作品数:53 被引量:32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遗址
  • 18篇偃师商城
  • 17篇二里头
  • 15篇二里头遗址
  • 11篇考古
  • 8篇遗存
  • 7篇墓葬
  • 7篇聚落
  • 6篇聚落形态
  • 5篇基址
  • 5篇建筑基址
  • 5篇二里头文化
  • 4篇作坊
  • 4篇文化
  • 4篇出土
  • 3篇遗址出土
  • 3篇水道
  • 3篇同位素
  • 3篇青铜
  • 3篇西周

机构

  • 52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南开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斯坦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2篇陈国梁
  • 15篇谷飞
  • 11篇许宏
  • 11篇赵海涛
  • 8篇李志鹏
  • 2篇宋江宁
  • 2篇叶晓红
  • 2篇赵静玉
  • 2篇王宏章
  • 2篇王丛苗
  • 2篇袁靖
  • 2篇牛世山
  • 2篇钱国祥
  • 2篇赵春燕
  • 1篇唐锦琼
  • 1篇高江涛
  • 1篇刘莉
  • 1篇张蕾
  • 1篇杨杰
  • 1篇王法成

传媒

  • 21篇考古
  • 13篇中原文物
  • 5篇南方文物
  • 3篇三代考古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江汉考古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古代文明辑刊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与分:聚落考古视角下二里头都邑的兴衰解析被引量:5
2019年
作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具有都邑性质的核心遗址,二里头都邑的出现显示了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洛阳盆地与周边区域社会重构的经过,这一历程中,龙山文化晚期的三级聚落体系崩塌,以二里头都邑为核心的四级聚落体系得以构建。二里头都邑的出现与完备是区域文化自然发展、区域内外居民汇集和文化整合的结果,其消亡则是二里岗文化的介入和取代、区域中心迁移所导致的原有区域聚落体系崩塌和再次重构的结果。
陈国梁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聚落形态
中国早期铃形器——以新石器时代至二里岗文化的陶铃和铜铃为例
2018年
铜铃和绿松石牌饰共存的现象,在二里头遗址时有发现,这两种遗物不仅是二里头文化的代表,也是研究早期青铜文明的重要对象,更被视作早期礼乐文明的载体。铜铃是最先出现的铜质乐器,也被视作后世大型青铜乐器——编钟的雏形。一般认为,铃形器在结构上具有开口式腔体和悬系铃舌两个特征,~①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遗址中时有发现,~②受关注度颇高,学者多有论及。高炜先生对史前时期发现的陶铃进行了系统梳理,对陶铃的类型、源流和用途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铜铃出现的意义、陶寺至二里头文化铜铃的脉络进行了讨论。
陈国梁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M175西周墓发掘简报被引量:6
2014年
2007年,为了解在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附近勘探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175为西周晚期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棺一椁,出有铜器、陶器、石器、蚌器等遗物56件(组)。以该墓为代表的西周晚期遗存的发现,为了解汉魏故城西周遗存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
宋江宁陈国梁钱国祥肖淮雁
关键词:土坑竖穴墓西周晚期
二里头遗址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研究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制骨遗存的关注较少。通过对该遗址制骨遗存的梳理可知,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该遗址至少存在2处制骨作坊,其中1号作坊的使用时间为二里...
李志鹏陈国梁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河南洛阳市偃师商城遗址第ⅩⅢ号建筑基址群发掘简报
2023年
2019~2020年发掘的偃师商城小城西北部第ⅩⅢ号建筑基址群发现有圆形建筑基址、夯土带、灰坑、道路等二里岗文化遗迹,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推断此类圆形建筑基址为囷仓类设施,第ⅩⅢ号建筑基址群所在区域为偃师商城的仓储区。此次发掘为研究城址沿革和性质、城市布局和功能区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
曹慧奇陈国梁谷飞邓玲玲蔡奇岑(拍摄)郭龙涛(拍摄)郭黎晖(拍摄)蔡奇岑(绘制)史萌萌(绘制)陈静(绘制)
河南洛阳市偃师商城遗址“一”字形水道与新西门发掘简报
2023年
2020~2022年的田野考古工作确认偃师商城中南部存在“一”字形水道,新发现大城西墙新西门,还有小城城墙、护城壕、灰坑、沟状遗迹、人骨遗存等。出土遗物有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此次发掘为研究偃师商城遗址年代与性质、城市布局和水资源利用设施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陈国梁曹慧奇谷飞刘鑫郭龙涛(拍摄)郭黎晖(拍摄)史萌萌(绘制)陈静(绘制)
河南洛阳市偃师商城遗址倒“几”字形水道与小城东门的发掘
2023年
2020~2022年对偃师商城遗址倒“几”字形水道的发掘确定了其形制、结构、规模、走向和进水道、排水道的始建与废弃年代,还发现有小城东门、古河道、道路、车辙、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此次发掘为深入研究遗址布局、探讨水资源利用设施和策略提供了较重要资料。
陈国梁谷飞曹慧奇桑栎郭龙涛(拍摄)郭黎晖(拍摄)史萌萌(绘制)陈静(绘制)胡智佳(绘制)
偃师商城小城城市空间格局的新认识
2023年
通过40年考古工作明确了偃师商城小城的城墙、道路、城门、给排水系统等城市要素及形制特征,区分出多个功能区。结合考古发现推断小城营建于偃师商城商文化一期Ⅱ段,废弃于三期Ⅵ段。偃师商城小城选址遵循“经水若泽”理念,规划特点明确,空间功能清晰,是研究夏商时期城市规划思想和营造理念的重要例证。
陈国梁
关键词:小城
偃师商城几种丧葬习俗的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偃师商城遗址已发现的墓葬中,作坊区内的居址葬与作坊从业者有直接关系,婴幼儿墓葬可能是生产中祭祀活动的遗留。路土葬多见于城墙内侧道路。墓葬中的毁器行为是早期丧葬观念的延续。这些葬俗与二里头文化有直接关系,而石椁墓和覆石葬与下七垣文化有关。高等级墓葬的腰坑和殉狗源自史前,形成于二里冈文化时期。
桑栎陈国梁
关键词:偃师商城墓葬丧葬观念
宅兹中国:聚落视角下洛阳盆地西周遗存考察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洛阳盆地聚落考古的研究发现,伴随着商末周初瀍河两岸中心聚落(洛邑)的出现,殷墟文化逐步被周文化取代;原本层级较简单的体系汇聚成以"新大邑"为中心的四级聚落体系。西周晚期开始,文化面貌渐趋统一,聚落数量增多,层级更为丰富,韩旗城(成周)成为新的中心聚落,为两周之际周王室的东迁奠定了基础。
桑栎陈国梁
关键词:西周洛邑聚落考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