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闻奇光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模态PUSH...
  • 3篇PUSHOV...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反应
  • 2篇动力分析
  • 2篇振型
  • 2篇混凝土
  • 2篇非线性动力
  • 2篇非线性动力分...
  • 2篇分布形式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2篇PUSHOV...
  • 2篇侧向
  • 2篇侧向力
  • 1篇抗震
  • 1篇抗震设计
  • 1篇高振型
  • 1篇高振型影响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汉嘉设计...

作者

  • 5篇闻奇光
  • 3篇王志军
  • 3篇杨红
  • 1篇臧登科
  • 1篇王七林

传媒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第九届全国振...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结构模态Pushover及高振型影响的对比评估被引量:3
2009年
以6层、10层和16层规则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为例,对框架输入3种不同加速度幅值的地震动,并将各框架在七条地震波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统计结果作为对比基准点,以层间侧移和梁、柱端部转角为考察对象,研究了4种常规Pushover及Modal Pushover的分析结果的误差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框架层数增加,Modal Pushover的层间侧移误差基本不变,常规Pushover的模拟误差明显增大,表明Modal Pushover能更合理地模拟高振型的影响。随非线性程度加深,Modal Pushover、常规Pushover分析的层间侧移误差均相应增大。Modal Pushover对上部楼层梁端转角和多数柱端转角的模拟误差明显比常规Pushover更小。
王七林闻奇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振型模态PUSHOVER
Modal Pushover的改进方法及误差评估被引量:5
2009年
在对Modal Pushover方法的原理及误差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与整体目标位移延性系数相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刚度折减系数的合理取值,提出了Modal Pushover的改进方法。为考察高阶振型参与程度的影响规律,以10层和16层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为例,将框架在7条地震动波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统计结果作为对比基准点,研究ModalPushover方法、改进Modal Pushover方法的分析结果随框架周期、地震动强度增加的误差变化规律。研究表明,Modal Pushover方法、改进Modal Pushover方法的误差并不随着框架周期加大而增加,表明该方法能合理地考虑高振型参与反应的影响;框架非线性程度加深后,改进ModalPushover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PA(Model Pushover Analysi)方法的误差。
杨红臧登科闻奇光王志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超强模态PUSHOVER刚度折减
Pushover侧向力分布形式对框架局部地震反应的控制能力研究
Pushover是得到广泛关注的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其近似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选择合理的侧向力分布形式是关键之一。本文以按我国规范设计的八度区二级抗震等级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以OpenSees为平台,进行了...
杨红闻奇光王志军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分析PUSHOVER分析
文献传递
模态Pushover的影响因素评估及改进方法研究
Pushover分析方法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被引入我国新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侧向力分布的选取是结构Pushover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高阶振型影响显著时其选取直接影响Pushov...
闻奇光
关键词:PUSHOVER方法高阶振型抗震设计
文献传递
Pushover侧向力分布形式对框架局部地震反应的控制能力研究
Pushover是得到广泛关注的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其近似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选择合理的侧向力分布形式是关键之一。本文以按我国规范设计的八度区二级抗震等级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以OpenSees为平台,进行了...
杨红闻奇光王志军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分析PUSHOVER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