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军伟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肌腱
  • 1篇型胶原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愈合
  • 1篇生物支架
  • 1篇生物支架材料
  • 1篇退变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退变
  • 1篇细胞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结点
  • 1篇缓释
  • 1篇缓释材料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爱国
  • 3篇闫军伟
  • 3篇陈鸿辉
  • 1篇梁佩红
  • 1篇董飞
  • 1篇陈居铕
  • 1篇秦胜男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Ⅰ型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材料促进兔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Ⅰ型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材料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兔部分髌骨切除模型,将制备的Ⅰ型胶原-VEGF缓释支架材料植入髌骨-髌腱结合部位。7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型胶原组和Ⅰ型胶原-VEGF组,每组24只。术后4,8,12周取材,X线片及组织学检测观察髌骨-髌腱结合部位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检测其愈合质量。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4,8,12周对照组新生骨面积分别为(2.1±0.6)mm^2、(4.1±0.3)mm^2、(6.6±0.6)mm^2,Ⅰ型胶原组分别为(4.1±0.4)mm^2、(12.1±0.5)mm^2、(13.0±1.2)mm^2,Ⅰ型胶原-VEGF组分别为(3.8±0.4)mm^2、(11.0±0.5)mm^2、(13.1±1.0)mm^2,与对照组比较,Ⅰ型胶原组和Ⅰ型胶原-VEGF组各时相点新生骨面积均明显增多(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对照组新生骨少,有大量纤维细胞聚集,肌腱纤维排列紊乱;Ⅰ型胶原-VEGF组大量新骨形成,胶原纤维组织排列整齐有序,术后4,8周有大量糖胺多糖表达,以纤维软骨修复为主;Ⅰ型胶原组有大量新骨形成,但肌腱端胶原纤维修复差,术后糖胺多糖表达量少,以纤维修复为主。生物力学结果显示,Ⅰ型胶原组、Ⅰ型胶原-VEGF组及对照组的极限拉应力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12周极限拉应力均明显大于4,8周;相同时相点极限拉应力比较,Ⅰ型胶原-VEGF组〉I型胶原组〉对照组(P〈0.05)。结论Ⅰ型胶原-VEGF缓释材料能早期提高骨-肌腱结合部位生物力学性能,促进愈合及纤维软骨带的形成。
李爱国闫军伟陈鸿辉秦胜男陈居铕梁佩红董飞
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细胞因子研究的深入,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退变的椎间盘组织能产生炎症介质,这就提示椎间盘的退变与其局部的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有关。在椎间盘退变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存在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目前还不清楚。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椎间盘细胞,通过改变其生物学行为和(或)产生病理效应,从而参与椎间盘的退变。而退变的椎间盘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后,可产生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并引起椎间盘突出。
闫军伟李爱国陈鸿辉
关键词:炎性细胞因子椎间盘退变
生物支架材料在骨-肌腱结点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创伤、运动损伤以及过度负重导致的关节周围各种急慢性损伤越来越多见。膝部韧带的损伤及网球肘、跳跃膝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 000万例的肌腱韧带损伤的病例[1],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加重了社会的负担。过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解剖重建修复,即通过自体或异体肌腱的移植来治疗和修复肌腱,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骨-肌腱结点的愈合缓慢而困难。
闫军伟李爱国陈鸿辉
关键词:生物支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