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晓毅

作品数:2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文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文学
  • 6篇文化
  • 3篇电视
  • 3篇电视媒体
  • 3篇都市
  • 3篇作家
  • 3篇小说
  • 3篇写作
  • 3篇媒体
  • 3篇节目
  • 2篇新时期文学
  • 2篇艺术
  • 2篇人文
  • 2篇社会
  • 2篇身份
  • 2篇俗文学
  • 2篇题材
  • 2篇通俗文学
  • 2篇节目制作
  • 2篇海洋文化

机构

  • 27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广东圣茵花卉...

作者

  • 28篇钟晓毅
  • 1篇杨汤琛
  • 1篇杨明
  • 1篇龙扬志
  • 1篇吴爱萍
  • 1篇吴爱萍
  • 1篇江冰
  • 1篇苏毅
  • 1篇田瑛
  • 1篇杨剑敏

传媒

  • 8篇南方电视学刊
  • 4篇新经济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广州文艺
  • 2篇华文文学
  • 2篇粤海风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领导之友
  • 1篇福建艺术
  • 1篇小艺术家
  • 1篇纪念郑观应先...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常心是道——为“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定位叫好
2001年
我们的社会正向权力日趋分散、知识日趋民主化的形态发展,在这种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不再决定于哪一个政治强人或文化精英的无限权力互动,各种思想的对话与冲突。在大众传媒领域中,观众也越来越有选择权,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只仃群众的力量才能捧出任何行业的“明星”,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套剧米说更是如此。收视率如何,雅俗共赏当然是一个前提,但媒体就像篮子,里而装着观众想要的东西。而篮子的大小有限,所以要装最有特色的内容。
钟晓毅
关键词:限权民主化选择权
风暖如衣
2014年
生活中处处有颠扑不破的真理,传统文化也有不少屡试不爽的常识。但不知为何,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素质越高,反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钟晓毅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一人上路——随想陶然
2000年
钟晓毅
关键词:情感少年
海洋强国背景下的粤澳海洋文化现代转型
2014年
海洋文化与粤澳社会发展 文化是与天然的、本然的事物和现象相区别的人类意志行为及其结果。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指出: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以海洋文化为主导的地域,海洋文化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海洋文化的影响也就可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内涵上讲,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的产物和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构成海洋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海”。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对沿海国家或地区而言,
钟晓毅吴爱萍
关键词:海洋文化社会生活人类文化意志行为文化价值
新经济时代的新人文精神探寻
2004年
现在经济学界有这么一种说法:认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完美时代.完美并不是说一切都是好的,善的,而是说,能被发展的都被发展起来了,因而一切可能性将很快会被穷尽了.这个时代什么都有,所以人们只需要生活在现在、生活在这里.于是人们不再有未来,即便有也只不过是现在的持续;人们不再有别处,即便有也不过是这里的扩大,如果是这样,那么历史也就终结了.这无疑是荒谬的.因为这样的完美本身是不真实的.
钟晓毅
关键词:新经济人文精神HDI人文发展指数
开花结果在海外——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华文文学被引量:1
2003年
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足迹;凡有华人的区域,就有华文的写作。在世界的各地,一拔接一拔的华人作家,以瑰丽的汉字构筑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从在文化的尴尬中展示情感和生命的放逐,在生存困境和文化乡愁中激发起命运意识的觉醒,到从历史意识和现代意识的坐标系中显现出的价值观的自觉转变和审美情趣的转化,海外华文文学已由悲情到宽容,由执著抗衡到融和包容,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海外,这样,它们的指向就不仅是对本民族写作,而是面对人类而写作了。
钟晓毅
关键词: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
复兴“传统”,兼容“特色”
2006年
一个时代的风气,多半是嵌在对细节的记忆里,而这些令人刻骨铭心怀念不已的细节,本来是经历了精雕细琢,以缓慢持久的渗透方式一点一点酿出来的。
钟晓毅
关键词:文化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剧目
倡导都市文学 办有特色文学期刊——《广州文艺》都市文学座谈会发言专辑被引量:2
2017年
2016年12月8日上午,《广州文艺》第三届“都市小说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暨都市文学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作家周李立的《透视》、邓宏顺的《良妻》、刘荣书的《空中小姐》等七篇作品获奖。参会评论家与作家们就都市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交流。现摘录研讨会发言如下,以飨读者。
吴东胜周李立邓宏顺刘荣书杨剑敏赵剑云黄金明简明田瑛钟晓毅江冰徐肖楠朱燕玲陈桥生李贺白岚龙扬志杨汤琛唐诗人鲍十
关键词:都市文学小说家城市题材
让观众都能找到兴趣点
2006年
前一阵子报上有个消息,说著名的影视剧演员孙海英鉴于当下的影视剧偏离了现实,忽略了最根本的观众的期待,从而意兴阑珊,准备从此息影不干了。此事颇引起了一些涟漪,稍后他的妻子也是演员的吕丽萍出来打圆场,说孙海英并不真的是从此就不演戏了,有好的片子他还是会演的,他只是对现在许多没有激情,没有理想,更没有深刻精神指向的影视剧有所不满,他只想演一些真正有力的片子,从而引导人们关注现实生活背后的实质与精神。
钟晓毅
关键词:观众兴趣点精神指向影视剧有理想
红尘有戏——论王仁杰及其剧作《董生与李氏》被引量:1
2006年
有学者把刚刚过去的20世纪定位为“戏剧的世纪”.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文艺运动,从抗战的爱国宣传到延安的新型生活,从欢庆解放及一系列的人民胜利到文化大革命的大演大唱,从改革开放的歌咏到文艺探索的尝试.都留下了戏剧深深的烙印,有些时段戏剧还直接成了时代文化的担纲主角。在几乎一个世纪的时代性运作和艺术性探索中,戏剧走向成熟,走向繁荣,走向炙手可热,同时也走向陈旧,走向衰败。走向冷漠凄清。
钟晓毅
关键词:《董生与李氏》左翼文艺运动剧作时代文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