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 作品数:29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在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大面积脑梗死是颅脑损伤术后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是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于2003年9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37例,其中15例患者(6.3%)在开颅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给予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等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金鑫陈娜王洪方川董晓辉
- 关键词:脑梗死颅脑损伤脑室穿刺
- 以急性孤立性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甲状腺毒性肌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探讨以急性孤立性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甲状腺毒性肌病(ATM)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急性孤立性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ATM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结果患者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音障碍等延髓麻痹表现,之后出现烦躁、心动过速、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丙硫氧嘧啶、美托洛尔、氢化可的松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急性孤立性延髓麻痹可作为ATM的首发症状出现,病情常可快速进展,导致呼吸衰竭并伴随甲状腺危象,需引起临床重视,及时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并给予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 金鑫齐倩男王德超王铎史颖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危象呼吸衰竭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以及对病人营养状态、肠内营养耐受性、胃液PH值、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神内重症收治接受鼻饲饮食及机械通气治疗共72例脑血管病病人。其中,36例在发病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组),36例发病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7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治疗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治疗后28天存活率等临床指标变化,并分析入院时、入院1 d、3 d、7 d、14 d胃液PH值变化。结果 :早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脱机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胃液PH值显著升高。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病人预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胃液PH升高,能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 金鑫史颖王德超王惠凌李伟彬蔡耘李强康增军冯鑫利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消化道出血
- GST-Π、Topo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GST-Π及TopoⅡ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与肿瘤发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原发性脑胶质瘤多药耐药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及33例人脑胶质瘤标本GST-Π和TopoⅡ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GST-Π和TopoⅡ均无表达。在脑胶质瘤组织中,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间GST-Π及TopoⅡ表达率随病理级别升高而有上升趋势(P<0.05)。GST-Π和TopoⅡ在表达强度方面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GST-Π及TopoⅡ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其病理分级存在一定关系,且共同形成肿瘤耐药,但耐药机制各不相同。检测原发胶质瘤细胞中GST-Π与TopoⅡ的表达,有利于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选择化疗方案。
- 李炜王洪檀艳丽夏勤方川金鑫
- 关键词:脑胶质瘤GST-Π免疫组化
-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入院48h内均给予EE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鼻饲。两组患者均应用普通胰岛素静脉泵入控制血糖,并在给予EEN 72h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2h内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营养达标率,治疗后14d炎症情况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营养指标水平、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糖最大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水平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LUcv)、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平均用量、炎症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HAP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GLUave)、GCS评分、病死率、营养达标率、营养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EEN联合益生菌有助于减少血糖变异性,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控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减少患者并发感染的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王钧金鑫史颖李伟彬冯鑫利张新欣邸卫英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益生菌血糖变异性重症脑卒中
- 以可逆性皮层盲为主要表现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以可逆性皮层盲为主要表现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皮层盲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合并妊娠子痫,均伴有高血压、头痛、癫痫,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合并HELLP综合症,头颅核磁共振均提示血管源性脑水肿,表现为双侧枕叶皮质、皮质下白质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低信号或等信号,MRA、MRV正常,经积极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可逆性皮层盲是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充分控制血压及脱水降颅内压、止抽等积极对症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 金鑫史颖王惠凌袁蓓安莉王乾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 产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8年
-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又称Call-Fleming综合征,于1988年由Call GK及Fleming CM首次报道,因产后女性为易感人群,曾被称为产后血管炎,属少见病,目前国内报道较少,临床常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
- 史颖金鑫袁蓓李同凯任思敏
- 关键词:G综合征血管收缩可逆性产后CEREBRAL易感人群
- 溴隐亭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溴隐亭在重度脑血管病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人院的50例典型中枢性高热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退热药物联合物理降温和溴隐亭联合物理降温的治疗方案,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降温效果、体温复燃率、治疗前后GCS评分、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溴隐亭组及对照组体温达标时间、体温复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隐亭可促进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体温下降速度及有效减少体温复燃,但对于患者总体预后影响甚微。
- 史颖金鑫王德超李伟彬蔡耘
- 关键词:中枢性高热溴隐亭
-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量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滋养量肠内营养(EN)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鼻饲饮食及机械通气的重症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48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常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鼻饲,并给予滋养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起始量10~20mL鼻饲低速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态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较低,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较短。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血WBC、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相对较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对较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相对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滋养量肠内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金鑫史颖袁蓓王惠凌刘海燕陈雅静邸卫英王楚涵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益生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脑卒中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14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20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血栓通0.45 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 mg,每日2次,治疗14 d。观察入院时、治疗7、14 d血清VEGF、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7、14 d两组血清VEGF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治疗后7、14 d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7、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9.9±5.2)分比(58.7±4.7)分](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及提高VEGF水平,降低NIHSS评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 李强田文艳陈立英王楚涵蔡芸金鑫
-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