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永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缺血
  • 9篇蛋白
  • 6篇细胞
  • 6篇疗法
  • 6篇脑梗
  • 6篇脑缺血
  • 5篇再灌注
  • 5篇受体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5篇灌注
  • 4篇蛋白酶
  • 4篇神经系
  • 4篇神经系统
  • 4篇神经元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血管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照射

机构

  • 37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德州市人民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绥化市第一医...

作者

  • 37篇金永华
  • 11篇梁庆成
  • 7篇杨春晓
  • 7篇陈立杰
  • 6篇芮德源
  • 5篇于红梅
  • 5篇张莹
  • 4篇姚海乾
  • 4篇吴云
  • 3篇运志媛
  • 3篇赵永波
  • 3篇郑雅文
  • 3篇蔡文进
  • 3篇朱雨岚
  • 3篇郝光
  • 3篇梁松岚
  • 3篇杨风刚
  • 3篇刘梦竹
  • 3篇张双
  • 2篇李国毅

传媒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现代神经疾病...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医学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8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GRP及其受体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多种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综合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发作时常伴有众多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但其发病机制众多,
姜艳艳金永华
关键词:发病机制偏头痛CGRP神经系统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
脑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测量及与中风危险的关系
2004年
头颈部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引起脑循环末段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中血液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几种神经影像学方法可以用来间接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及其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远端血管的影响。
金永华俞春江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缺血性中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再生抑制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后Nogo-A、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Mgp)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蛋白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移植组,各组再分为3d、7d、14d和21d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移植组自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1ml,溶剂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go-A、OMgp和MAG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组7、14和21d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移植组术后3、14和21d Nogo-A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移植组7、14和21d OMg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移植组术后3、7、14和21d MAG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与下调Nogo-A、OMgp和MAG的表达有关。
梁松岚郝光杨风刚金永华冯念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梗死NOGO-A髓磷脂相关糖蛋白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肽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英文)
2004年
背景:曾经有研究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继发脑血管痉挛就是脑脊液中神经肽Y含量增高所致。关于脑脊液中神经肽Y增高的来源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神经肽类物质在SAH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研究地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材料为由黑龙江兽医研究所提供Wister雄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方法:2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注血组,并通过“枕小脑延髓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皮质脑血流量的变化来判定脑血管痉挛的程度。主要观察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观察实验性大鼠SAH后脑血管痉挛血浆、脑脊液中神经肽Y、心钠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注血组皮质脑血流量的变化,注血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内比较,SAH各时限点,均显著低于SAH前。注血组血浆、脑脊液中神经肽Y、心钠素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1)。注血组较同期正常对照组血浆、脑脊液中神经肽Y含量增高明显(P<0.01);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开始升高,至第7d达到高峰,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注血组在注血后第2d、第4d。
金永华张继华梁庆成何海珠陈立杰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脑血管痉挛
脑囊虫病诊断的新标准被引量:13
2002年
脑囊虫病是由猪绦虫囊尾蚴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迄今仍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众健康问题.全球日益增长的旅游热潮及来自流行病区的移民也使脑囊虫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据估计,全球感染猪绦虫囊尾蚴的患者不少于2千万人,而且每年因此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5万人.
金永华王维治
关键词:脑囊虫病影像学检查
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维生素D不仅有预防低钙、骨质疏松、感染等作用,还在防治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效应。近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改善促炎细胞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VDR)及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我们将对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姚海乾梁庆成吴云杨春晓金永华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神经系统促炎细胞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脑梗塞1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1993年
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170例。5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3例(25.3%),有效48例(28.2%),无效79例(46.5%)。治疗后部分患者实验室检测表明,血浆 TXB_2下降,6Keto-PGF_1α增加,TxB_2/6-Keto-PGF_1α比值下降;红细胞SOD 活性增强,LPO 下降;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血气分析:PaO_2和 O_2ST 上升,PaCO_2和 TCO_2下降;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高切粘度与纤维蛋白原降低。
赵永波芮德源金永华陈立杰王培勇郝霄明刘亚萍滕吉花王慕洁
关键词:紫外线疗法输血脑梗塞
Wernicke脑病被引量:8
2012年
wemicke脑病(wE)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症状常不典型以及临床医生对WE认识不足常导致漏诊误诊。尸解研究发现,有75%-80%的成人WE患者及58%的儿童W患者常规临床检查未发现WE。WE患者的性别差异为男:女为1.7:1。有文献报道,澳大利亚的患病率为1.7%-2.8%,英国为0.5%,法国为0.4%-1.4%。为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现对wE综述如下。
杨风刚姚宏伟金永华
关键词:WERNICKE脑病WEMICKE脑病临床医生漏诊误诊性别差异临床医师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报告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50例经多种传统治疗方法不见效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远、近期后遗症。其临床症状的治愈率为56%,有效率为78%。肢体各关节瘫痪的治愈率为47%,有效率为60%。
赵永波芮德源金永华陈立杰王培勇郝宵明刘亚平王傅芳
关键词:脑栓塞紫外线疗法自体输血
西洛他唑对离体培养大鼠皮层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洛他唑对离体培养大鼠皮层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皮层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西洛他唑组、依达拉奉组、溶剂对照组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通过建立糖氧剥离后复糖氧的细胞损伤模型模拟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然后进行干预。细胞经4 h糖氧剥离24 h复糖氧培养后,测定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测定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并通过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测定细胞活力。结果:西洛他唑和依达拉奉均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的LDH和MDA漏出量,提高GSH-Px释放量,降低nNOS、iNOS和NO的水平,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使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西洛他唑与依达拉奉组相比,LDH、MDA漏出量及GSH-Px的释放量无差别,nNOS、iNOS和NO的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西洛他唑对大鼠皮层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抗氧化、降低nNOS及iNOS的水平,从而降低NO的分泌、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来实现的。
王晓坤梁庆成吴云金永华杨春晓
关键词:皮层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西洛他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