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慧芬

作品数:2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电池
  • 21篇锂离子
  • 19篇锂离子电池
  • 19篇离子
  • 19篇离子电池
  • 6篇正极
  • 5篇放电
  • 4篇动力学参数
  • 4篇正极材料
  • 3篇电池正极
  • 3篇热稳定
  • 3篇热稳定性
  • 3篇热稳定性研究
  • 3篇磷酸铁
  • 3篇磷酸铁锂
  • 3篇活性剂
  • 3篇过热极限
  • 3篇放电比容量
  • 3篇安全性
  • 3篇比容量

机构

  • 25篇天津力神电池...
  • 5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7篇金慧芬
  • 22篇高俊奎
  • 9篇张绍丽
  • 5篇孟海星
  • 4篇刘震
  • 3篇王鹏
  • 2篇肖衍繁
  • 2篇滕彦梅
  • 2篇徐圣钊
  • 2篇黄德胜
  • 1篇徐强
  • 1篇庞炜
  • 1篇李松林
  • 1篇尹立辉
  • 1篇王硕
  • 1篇赵勇
  • 1篇王荣
  • 1篇李士俊

传媒

  • 4篇电源技术
  • 2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电池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电工技术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第28届全国...
  • 1篇第二十八届全...
  • 1篇第二十七届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烧结制备Li [Li0.17 Ni0.17 Co0.10 Mn0.56]O2被引量:2
2014年
将共沉淀反应与高温固相烧结相结合制备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Li0.17 Ni0.17 Co0.10 Mn0.56]O2。用XRD、SEM、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烧结温度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850℃下烧结得到的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良好。以0.05 C(1.00 C=250 mA/g)的电流在2.0~4.6 V放电,样品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60.5 mAh/g。
孟海星徐强金慧芬高俊奎
关键词:放电比容量
高倍率及高安全性能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倍率及高安全性能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片采用的活性材料为LiMn<Sub>2</Sub>O<Sub>4</Sub>或LiFePO<Sub>4</Sub>;正极片粘结剂采用水性聚氧化乙烯和油性聚...
金慧芬高俊奎滕彦梅张绍丽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检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是根据玻意耳定律设定公式:P<Sub>0</Sub>×V<Sub>0</Sub>=P<Sub>1</Sub>×(V<Sub>0</Sub>+ΔV),温度为常量;其...
金慧芬高俊奎滕彦梅赵勇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表达通式为Li<Sub>1+X</Sub>M<Sub>1-X</Sub>O<Sub>2</Sub>...
孟海星金慧芬高俊奎步绍宁王硕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计算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高温安全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高温安全性能模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样品;(2)采用一种量热技术(如绝热加速量热仪)获取样品的温升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3)通过实验分析建立合理的反应动...
金慧芬高俊奎张绍丽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上包覆有质量分数为3~7%的氧化镨,包覆氧化镨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改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Sub>1.17</Sub>[Ni<Sub>0.21</...
孟海星金慧芬高俊奎步绍宁徐圣钊
文献传递
商业化磷酸铁锂材料循环差异性研究
2009年
采用18650电池结构研究了A、B两种商业化磷酸铁锂材料循环性能,在对比研究中发现A材料在常温循环初始阶段的特殊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对它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理假设,即该材料的这种循环特性是由电解液在该材料中的渗透特性决定的.基于此,本文从材料的碳包覆、循环过程的阻抗谱图、极片的浸润性实验以及电池的老化时间等4个方面来论证上述假设.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电解液在A材料内部难以完全渗透,可能是导致由该材料制作电池在循环初始阶段容量先逐渐上升,然后才正常衰减现象的原因.
金慧芬王鹏高俊奎刘震
关键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预测方法,该项技术的核心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傅立叶定律建立锂离子电池在滥用(如:热箱、短路、过充等)情况下的热模型。利用绝热量热技术确定模型中内热源项的动力学参数,其他物性参数来自文献...
金慧芬高俊奎张绍丽
文献传递
浅析动力电池模组过充问题被引量:5
2018年
安全是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的基础,它贯穿着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过充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发生过充时不能实现有效的保护,将会发生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单电芯结构简单、散热好,可以通过其内部结构设计及电芯材料配方调整相对容易实现过充保护;电池包有电池管理系统(BMS)及高压控制器件,也容易实现过充保护;电池模组是介于电池包与电芯的中间层级,其安全是保证电池包安全的最后一道有力屏障,但由于模组结构相对复杂,散热比单电芯要差,其过充保护要难于电芯。本文通过分析电芯与模组过充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区别,进行对应的试验验证,分析过充过程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找到影响模组过充保护的关键因素,制定对应的改善措施及方案,实现模组的过充安全保护。
汪承晔刘英泽罗志民金慧芬
关键词: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过充
微乳液的制备及其过热极限的测定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测定电导的方法,确定了30℃时正庚烷/正丁醇/Span80+Tween80/水体系,κm(质量比,正丁醇/Span80+Tween80)=0.5、1.0和2.0的微乳形成的范围,并绘制成微乳液拟三元系统的相图。基于此,用气泡柱法分别测定了κm=0.5、1.0;ωe(质量比,乳化剂/正庚烷)=0.1~0.9不同条件下刚形成微乳和增溶水量最大时微乳之过热极限。实验表明,微乳液的过热极限几乎不随增溶水量而变,这与乳状液过热极限随增溶水量增大而升高存在明显的不同。本文还测定了在ωe=0.4,κm=0.5时,辅助乳化剂(醇类)分别为正丁醇~正辛醇微乳的过热极限,发现随着直链醇的碳原子数增加而微乳液的过热极限也随之升高。
黄德胜金慧芬肖衍繁
关键词:微乳液过热极限电导表面活性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