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5篇肝硬化
  • 5篇病毒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乙肝
  • 3篇细菌性
  • 3篇细菌性痢疾
  • 3篇痢疾
  • 3篇耐药性调查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胆汁
  • 2篇胆汁性
  • 2篇胆汁性肝硬化
  • 2篇血清
  • 2篇阳性
  • 2篇乙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机构

  • 16篇杭州市第六人...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金巧菲
  • 8篇刘惠敏
  • 5篇张导文
  • 5篇朱国献
  • 5篇赵立夫
  • 4篇陈洁
  • 4篇张国兴
  • 4篇朱明利
  • 4篇岑立冲
  • 3篇娄国强
  • 3篇李冰如
  • 3篇王琛
  • 2篇黄文豹
  • 2篇石伟珍
  • 2篇骆欣
  • 1篇朱亮
  • 1篇李晓欧
  • 1篇吴昀
  • 1篇吴华香
  • 1篇赵春

传媒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5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活检病理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分析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肝组织病理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15例临床诊断AsC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肝功能、血清HBV-DNA检测及肝活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在115例AsC中肝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者(G0S0)10例,占8.7%;表现为慢性肝炎34例,占29.6%,其中G0~1S0~1、G2S2和G3S3~4分别为24例、5例和5例;肝硬化2例,占1.7%。免疫组化检测HBsAg&及HBcAg均阳性者71例,占66.96%,仅HBsAg阳性者44例,占33.04%。结论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AsC的明确诊断,并对AsC是否治疗或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金巧菲刘惠敏李冰如
关键词: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组织化学肝活检病理分析病理特征
第135例 发热—肺部结节—周围神经病变—尿崩症
2007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63岁,退休教师,因反复发热、多饮15个月,四肢麻木疼痛及浮肿10个月入院。患者1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干咳及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5℃,不伴盗汗、畏寒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肺部CT检查发现右肺结节样阴影,直径约1.2cm,予多种抗炎药物治疗后复查CT提示上述结节增大,遂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为:化脓性坏死性肉芽肿病变,诊断为“右肺炎性假瘤”。10个月前患者渐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四肢麻木,每日饮水量达5000ml左右,尿量大于4000ml/d,查血糖正常,未予其他诊治。
薛静吴华香金巧菲朱亮汪慧英
关键词:肺部结节反复发热周围神经病变尿崩症四肢麻木
抗-HBs阳性肝炎7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分析单项抗 HBs阳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提高对单项抗 HBs阳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对 72例单项抗 HBs阳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肝功能、血清HBVDNA等检测及肝活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72例患者除 4例脂肪肝和 3例Dubin Johson综合征外 ,另 65例中 89 2 %为慢性肝炎 (5 8/65 ) ,其中慢性肝炎轻型占 79 3 %(4 6/5 8)。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 61 1%,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密切相关。 3 2 %的患者示肝内HBsAg或 /和HBcAg阳性 ,血清HBVDNA阳性为7 9%。结论 单项抗 HBs阳性肝炎多为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轻 ,炎症纤维化程度较轻 ,但有HBV复制的可能性。肝穿刺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刘惠敏金巧菲张导文石伟珍娄国强李冰如
关键词:抗-HBS阳性肝炎病理学血清学病毒
甘草酸二铵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选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流腮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133例均为本院住院流腮患者,依据有腮腺肿痛(单侧或双侧)、腮腺管口红肿、部分有颌下腺肿痛、发热、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有流腮接触史而确诊.排除化脓性腮腺炎.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治疗).甘草酸二铵治疗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平均年龄7.17±5.79岁),并发脑膜脑炎23例,胰腺炎3例。
刘惠敏龚慕瑜金巧菲矛葆龙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甘草酸二铵药物疗法疗效
1996~2005年杭州地区细菌性痢疾菌谱分布及其耐药性调查
细菌性痢疾是常见肠道传染病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志贺菌属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为了解杭州地区细菌性痢疾的菌谱分布及其耐药性,现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门诊...
陈洁朱国献金巧菲岑立冲赵立夫朱明利张国兴
文献传递
非肝癌肝硬化血性腹水185例病因分析
2010年
肝硬化血性腹水多数由肝癌引起,经影像学、甲胎蛋白(AFP)等检查,较易确诊.但临床上仍有少数肝硬化血性腹水来源不明,了解其产生原因,对准确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笔者将近年来关于非肝癌的肝硬化血性腹水患者与病因相关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朱国献骆欣王琛金巧菲张导文刘惠敏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血性腹水病因甲胎蛋白影像学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2001年至2005年我院住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特征、耐药性以及产酶率,以了解引起自发性腹膜炎细菌学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陈洁范丽娟金巧菲赵立夫岑立冲朱明利张国兴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耐药性分析肝硬化并发临床合理用药细菌学特点
杭州地区细菌性痢疾菌谱分布及耐药性调查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调查1996-2005年杭州地区细菌性痢疾菌谱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 332株志贺菌属的菌型及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检出弗氏志贺菌最高为1 235株,宋内志贺菌次之为97株;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诺氟沙星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出现对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的比例从1996年的6.0%上升到2005年的65.0%(P<0.01,χ2=6.14)。结论弗氏志贺菌是杭州地区优势菌,为减少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临床治疗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陈洁朱国献金巧菲岑立冲赵立夫朱明利张国兴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菌谱耐药性
联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黄文豹金巧菲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熊去氧胆酸
乙型慢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IGF-1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分析探讨ICF-1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受检对象包括慢性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各30例,肝硬化30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222.77±49.61ng/ml、206.27±56.33ng/ml和176.37±76.07ng/ml,乙肝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为106.58±72.77ng/nd和114.99±70.21ng/ml,对照组为251.05±41.53ng/ml,各实验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慢乙肝轻、中、重度组。结论血清IGF-1检测可用于评估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GF-1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
刘惠敏张导文刘宏景娄国强金巧菲赵立夫张曼
关键词:慢性肝炎肝硬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