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萱
- 作品数:277 被引量:1,77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血脂康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1
- 1997年
- 为研究血脂康的降脂作用强度,对10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水平分层配对随机分组,53例服血脂康,55例服辛伐他丁作为对照。8周末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下降23.0%与23.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28.0%与29.5%,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8.1%与29.5%。各自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脂康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血脂康是与辛伐他丁疗效相似的国产高效血脂调节剂。
- 寇文怠陆宗良郭静萱李海燕薛士文李海燕吴学思薛士文
- 关键词:高血脂病药物疗法辛伐他丁
- 重视心肌的组织灌注被引量:8
- 2003年
- 郭静萱张福春
- 关键词:心肌灌注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治疗
- 以促血管新生为核心的复合疗法对终末期
- 郭静萱万峰张萍陈凤荣毛节明王伟民张福春刘健赵鸿卢长林崔鸣张少衡
- 该项目是以内科心血管病专科为核心,同时涵盖心血管外科和基础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IHD)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心肌梗死是IHD的严重后果之一。心肌梗死及此...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血管病治疗复合疗法
- 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病变评分与血脂及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 2000年
- 目的 了解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病变评分与血脂及女性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绝经1年以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167例及正常年青女性93例,测定血脂质、雌、孕激素水平,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绝经后女性与行经女性相比,血清性激素(E_2及P)水平明显下降,其中尤以绝经后有冠状动脉病变女性为著,三组之间相比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绝经后有冠状动脉病变女性血清TC、TG、ApoB、Lp(a)及LDL-C水平最高,绝经后无冠状动脉病变女性上述指标较有冠状动脉病变组明显下降,行经女性上述指标最低,三组之间相比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相反,HDL-C及ApoA_1水平则是绝经后有冠状动脉病变女性最低,绝经后非冠状动脉病变女性上述指标较有冠状动脉病变组明显上升,行经女性上述指标最高,三组之间相比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E_2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51(P<0.01)及—0.31(P<0.01);E_2与TC、TG、ApoB及LDL-C之间里显著负相关,与HDL-C及APOA_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女性血脂代谢紊乱与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女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呈负相关.
- 王真刘桂花郭静萱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性激素血脂绝经后女性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2
- 2002年
- 郭静萱张福春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疗法溶栓疗法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单核细胞中IL-6及TNF-α浓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单核细胞中IL-6及TNF-α的产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组(n=47)、正常对照组(n=13),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第1,7,14及21天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核细胞,通过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单核细胞培养液中的IL-6及TNF-α浓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单核细胞培养液中IL-6及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在发病第1天前壁心肌梗死较下壁心肌梗死增高有显著意义;单核细胞培养液中IL-6浓度的峰值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峰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单核细胞培养液中的IL-6及TNF-α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 朱昀郭静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单核细胞IL-6TNF-Α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4年
- 刘永刚郭静萱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 老年内科住院病人的社会心理学调查及智商测定
- 1995年
- 老年内科住院病人的社会心理学调查及智商测定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谭秀娟,郭静萱,赵友文进入老年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功能可发生不同程度减退且躯体疾病日渐增多。智力衰退与内科疾病的关系是老年医学的一个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探讨。资料与方...
- 谭秀娟郭静萱赵友文
- 关键词:住院病人社会心理学智商
- 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及电生理作用的差异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对心房和心室电生理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入选房颤持续 1 4 d 的患者 37 例,随机进入伊布利特组﹙n =17﹚或普罗帕酮组﹙n =20﹚。两组分别静脉注射伊布利特 1 mg 或普罗帕酮 70 mg,给药时间 10 min,给药结束后 10 min 未转复窦性心律﹙简称窦律﹚者,重复上述治疗 1 次。观察给药开始后 4h 内房颤转复率,给药前后 QRS波时限及校正的 QT 间期﹙QTc﹚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伊布利特组 11 例﹙64. 7%﹚转复窦律,普罗帕酮组 9 例﹙45%﹚转复窦律,两组转复率无差异﹙P 〉0. 05﹚。②给药后 90 min 内,伊布利特组 QTc 间期较用药前显著延长﹙506. 4 ±53. 6 ms vs 446. 4 ±40. 1 ms,P 〈0. 001﹚;QRS 波时限有延长趋势﹙90. 6 ± 15. 1 ms vs88. 6 ±16. 8 ms﹚,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7﹚。普罗帕酮组 QRS 波时限显著延长 ﹙96.9 ±20.4 ms vs 90.7 ±18.0 ms,P 〈 0. 01﹚;QTc 间期无显著差异﹙445. 2 ±41. 3 ms vs 440. 5 ±22. 1 ms,P 〉 0. 05﹚。③伊布利特组 4 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中 1 例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复律后窦性心动过缓伴 QTc 间期显著延长的病例。结论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有效,可致心室复极时间显著延长,应注意给药后短期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普罗帕酮对心室复极时间无影响,可延长心室除极时间。
- 孙超刘书旺郭静萱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作用
- 冠心病患者尿MHPG·SO_4、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测定被引量:15
- 1995年
- 为了解应激状态下机体的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规律,我们对一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尿MHPG、血浆皮质醇及白细胞介素Ⅱ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冠心病亚型、病程、焦虑情绪及不同行为模式均影响其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其中,尿MHPG与血浆皮质醇变化趋势一致,而IL-2则与皮质醇相反。对于这类心血管病患者,尿MHPG不如皮质醇及IL2敏感。
- 梁志坚沈渔赵友文王玉凤郭静萱
- 关键词:冠心病皮质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