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春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护理
  • 6篇消融
  • 5篇起搏
  • 5篇房颤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术后
  • 4篇消融术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动脉
  • 3篇心房颤动导管...
  • 3篇心脏
  • 3篇永久起搏
  • 3篇植入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射频消融术
  • 3篇手术
  • 3篇起搏器

机构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郭春芳
  • 10篇任红艳
  • 5篇朱林锋
  • 3篇华雨
  • 3篇王如兴
  • 3篇朱晓雅
  • 2篇杨晓明
  • 2篇徐文燕
  • 1篇杨晓敏
  • 1篇刘晓宇
  • 1篇华流荣
  • 1篇郑杰
  • 1篇李库林
  • 1篇卢辉俊
  • 1篇徐娇艳
  • 1篇龚晓霞
  • 1篇杨晓敏
  • 1篇沈磊

传媒

  • 6篇护理实践与研...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1年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或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发病24 h内病死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病死率都很高。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的开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对13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朱林锋郭春芳
关键词: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治疗主动脉内膜
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湿敷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在桡动脉穿刺前局部湿敷的止痛效果和对桡动脉穿刺的影响。方法将158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78),对照组患者桡动脉穿刺前用1%的利多卡因2ml皮下注射浸润麻醉后进行穿刺。实验组患者术前以穿刺点为中心用2%利多卡因联合25%的硫酸镁纱布湿敷30min,湿敷结束后即常规用1%的利多卡因2ml皮下注射浸润麻醉后进行穿刺。并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穿刺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25%,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P〈0.05);实验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无痛8例,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38例,重度疼痛2例,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P〈0.05)。结论2%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局部湿敷用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桡动脉穿刺或拔鞘时的疼痛,从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减少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提高穿刺和手术成功率。
郭春芳龚晓霞朱林锋
关键词:利多卡因硫酸镁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
自助式心脏康复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加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出院后6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的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控制有效,两组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每次康复锻炼的时间和每周康复锻炼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自助式心脏康复模式帮助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康复,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冠心病患者可逆性危险因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郭春芳朱林锋沈磊
关键词:心脏康复冠心病护理
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护理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5例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治疗方法,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更有利于患者双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
朱林锋郭春芳
关键词: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护理
1例起搏器植入故障致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
2014年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脉冲发生器发放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发生有效收缩[1].起搏器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必须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起搏电极的不断改良,手术后并发症仍然会偶尔发生.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做好患者起搏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尤为重要.我科收治了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植入双腔起搏后第3天因起搏功能障碍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后经抢救成功,复查心电图、胸片无异常出院.现报道如下.
郭春芳朱晓雅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严重心律失常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脉冲电流刺激
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通过对70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方法以人为本,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护士耐心、细心、热情、专业的护理,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患者存在的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实施主动性及预见性护理,体现了对患者的关爱和重视,使患者得到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舒适。结果 70例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发生腰背酸痛、下肢麻木、烦躁、胃肠道症状及尿潴留等并发症显著减少,而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对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愉快,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安全度、满意度,并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和自我提高,也培养了护士的自律性和责任心,全面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任红艳郭春芳华雨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舒适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舒张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对舒张性心衰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诊治的舒张性心衰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舒张性心衰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后治疗费用降低、住院天数减少及满意度显著得到提高。结论:对舒张性心衰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督促护理人员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有效的提高优质护理的内涵,值得在临床推广。
任红艳郭春芳华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舒张性心衰
零压力床垫在永久起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5年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是为了防止手术后起搏电极脱位,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植入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后,患者常规需要卧床休息72 h,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关节制动。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制动等可以造成患者腰酸、背痛、腹胀、骶尾部皮肤发红等术后并发症。
郭春芳任红艳杨晓明徐文燕
关键词:间隔部起搏护理风险事件三腔起搏器流出道永久起搏器植入
改良式“烟囱”技术在1例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2011年
腹主动脉瘤(abdomind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但手术的难度大,并发症以及死亡率高[2]。"烟囱"是指在置入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过程中,因手术需要必须覆盖重要分支时,
朱林锋郭春芳卢辉俊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改良式外科手术切除AORTIC动脉粥样硬化
脉冲式封管方式及改良操作方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脉冲式封管方式及改良操作方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静脉置入留置针72 h内观察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堵管、针头回血、渗血、静脉炎、感染及贴膜卷边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头回血、渗血、静脉炎、薄膜卷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及堵管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24 h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 h及48~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封管方式及改良操作方法能降低老年患者在应用留置针过程中的并发症。
杨晓敏顾益君周玫玫郭春芳葛思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