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明

作品数:23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新生儿
  • 6篇疗效
  • 5篇肝素
  • 4篇电子支气管镜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镜
  • 4篇治疗新生儿
  • 4篇气管
  • 4篇气管镜
  • 4篇肝素治疗
  • 4篇产儿
  • 4篇持续泵
  • 3篇通气
  • 3篇气道正压
  • 3篇惊厥
  • 3篇鼻塞
  • 3篇鼻塞持续气道...
  • 3篇持续气道

机构

  • 23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23篇郭建明
  • 16篇陈丽萍
  • 15篇何玲
  • 7篇王启新
  • 6篇李琳
  • 5篇王巧芳
  • 5篇陶荔
  • 4篇郭之强
  • 4篇晏长红
  • 4篇喻云
  • 2篇刘华兰
  • 2篇曾丽春
  • 2篇彭丽云
  • 2篇刘红霞
  • 2篇卢文青
  • 1篇朱友荣
  • 1篇江英
  • 1篇刘晓姝
  • 1篇章征兵
  • 1篇俞波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且达换血指征(但入院时总胆红素<500μmol·L-1)的患儿随机分为单倍剂量组、1.5倍剂量组和双倍剂量组,每组30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容量:单倍剂量组为80~100 mL·kg-1,1.5倍剂量组为120~140 mL·kg-1,双倍剂量组为150~180 mL·kg-1。分别测定3组患儿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血糖、血电解质、血气、血常规和CD3、CD4、CD8、NKCD16值,计算各组胆红素换出率;同时选取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CD3、CD4、CD8、NKCD16检测作为免疫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观察换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儿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下降(P<0.05)。单倍剂量组胆红素换出率低于双倍剂量组(P<0.05)。3组患儿换血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升高(P<0.05)。1.5倍剂量组与双倍剂量组患儿换血后pH及HCO-3值较换血前下降,双倍剂量组患儿换血后血钙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均P<0.05)。3组溶血病患儿换血前CD3、CD4、CD8、NKCD16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双倍剂量组患儿换血后CD3、CD4、CD8水平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1.5倍剂量组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低(P<0.05)。3组患儿换血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换血术均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双倍剂量换血可以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刘红霞陈丽萍李琳卢文青柯江维汪金秀郭建明邓杰周敏丽吴英蒋冰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免疫功能
持续泵入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持续泵入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DIC的新生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
郭建明李琳王巧芳何玲陈丽萍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血气正常早产儿呼吸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血气正常早产儿呼吸困难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66例血气正常呼吸困难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新型鼻塞CPAP仪 (N-CPAP Flow System...
何玲王启新郭建明陈丽萍
文献传递
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 2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疗效。方法患儿确诊为DIC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肝素1~5u/kg.h,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采用微量肝素治疗后凝血指标PT、APTT、TT、Fib得到明显改善,20例病人中,16例治愈出院,其中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后死亡。对照组8例病人2例好转出院,6例放弃后死亡。结论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有效。
王巧芳刘红霞郭建明何玲陈丽萍
关键词:肝素疗效
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2020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流行病学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2020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制定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一般情况、胆红素峰值、伴发疾病、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治597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历年占病区总收治人数比例波动在0.50%~1.72%,呈下降趋势(P<0.05,r=-0.737);胆红素峰值>427μmol/L者占92.6%,>513μmol/L者占72.0%;80.8%为顺产;黄疸出现日龄中位数为[2.0(1.0,3.0)]d,入院日龄中位数为[6.0(4.0,7.0)]d;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为ABO溶血(36.9%)、败血症或感染(35.8%)、产伤性出血(17.3%)、G-6-PD缺乏症(14.1%);2016—2020年间的患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早产儿比例、入院日龄、黄疸出现日龄、最常见的伴发疾病方面与2011—2015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脑病收治比例、体重下降≥10%比例、胆红素峰值、血清总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比值、抗生素使用比例、签字出院比例均较2011—2015年下降,换血比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1—2020年共10年间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人数及年收治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胆红素脑病的发病人数仍多,危险因素并无太大变化,未来防治策略着重在对有ABO溶血、感染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期识别干预、加强随访,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晁小云余露李琳晏长红郭建明万玲玲蒋文星
关键词:胆红素脑病流行病学黄疸婴儿
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变化规律及宫外脑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在宫外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规律,分析早产儿宫外生长时脑功能发育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脑功能监护仪循环监测不同胎龄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探讨其随胎龄增长的变化规律,采用aEE...
曾丽春郭建明喻聪何玲陈丽萍晏长红吴媚
关键词: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发育
持续静脉泵入咪哒唑仑治疗新生儿顽固性惊厥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咪哒唑仑治疗新生儿顽固性惊厥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乳酸的影响。方法:将62例新生儿顽固性惊厥患儿,分为咪哒唑仑治疗组(治疗组)和利多卡因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咪哒唑仑,最初剂量为0.05~0.1 mg/(kg.h)静脉泵入,惊厥未控制,则每10~30 min以0.05 mg/(kg.h)的幅度加量,直至惊厥完全控制,最大剂量为0.4 mg/(kg.h)。抽搐停止后12~24 h下调咪达唑仑剂量,0.05 mg/(kg.h),2~4 h 1次,当调至0.05~0.1 mg/(kg.h)时维持12~24 h停药。对照组加用利多卡因,6 mg/(kg.d),分3次加入5%葡萄糖10 ml静脉滴注持续1 h,连用5~7天。两组同时监测血气、乳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较对照组(46.7%)明显增高(χ2=35.59,P〈0.01)。治疗组止惊时间(0.321±0.381)h,较对照组(0.455±0.971)h明显缩短(t=6.39,P〈0.01)。治疗组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血气随病情改善在24 h内恢复正常,治疗组有效率93.6%(30/32),较对照组有效率46.7%(14/30)明显增高(χ2=16.66,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乳酸为(3.35±1.23)μmol/L,较对照组治疗后(6.87±3.82)μmol/L明显减少(t=-4.79,P〈0.01)。结论:咪哒唑仑治疗新生儿顽固性惊厥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何玲王启新辛萍陈丽萍卢文青郭建明江英晏长红
关键词:新生儿顽固性惊厥咪哒唑仑静脉泵入
29例新生儿电子支气管镜结果分析
郭建明陈丽萍何玲郭之强陶荔喻云
持续泵入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持续泵入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DIC的新生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
郭建明李琳王巧芳何玲陈丽萍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29例新生儿电子支气管镜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NICU 2013年6月-2016年6月29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儿中,喉软化6例,气管、支气管软化6例,杓状会厌赘生物2例,会厌囊肿2例,杓状会厌粘膜肿胀2例,会厌卷曲1例,气管狭窄1例,气管中段膜部窦道1例,食管性支气管1例,肺出血1例,单纯支气管内膜感染6例。合并支气管内膜感染14例。吸取痰培养标本18例,阳性8例。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检查后24h内一过性发热1例。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新生儿呼吸道疾病方面,安全性和确诊性较高,对于喉鸣、三凹征明显及撤机困难病人,应尽快完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
郭建明陈丽萍郭之强陶荔喻云
关键词:新生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