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平仲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小麦
  • 7篇小麦群体
  • 6篇性状
  • 4篇RAPD
  • 3篇基因
  • 2篇遗传分化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植物
  • 2篇数据库
  • 2篇数量性状
  • 2篇田间
  • 2篇田间试验
  • 2篇同工酶
  • 2篇同工酶分析
  • 2篇统计分析
  • 2篇群体遗传结构
  • 2篇染色体
  • 2篇稳定性
  • 2篇稳定性分析

机构

  • 2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1篇北京师范学院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3篇郭平仲
  • 12篇蔡民华
  • 8篇赵银荣
  • 7篇李雅轩
  • 7篇史晓红
  • 6篇张金栋
  • 6篇张金栋
  • 2篇汤佩松
  • 2篇宋书娟
  • 2篇施定基
  • 2篇秦京东
  • 1篇冯卓然
  • 1篇刘朝晖
  • 1篇梁荣奇
  • 1篇邵宁
  • 1篇邱远猷
  • 1篇余蓓珍
  • 1篇周发增
  • 1篇王锐生
  • 1篇徐旭东

传媒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学院...
  • 6篇云南大学学报...
  • 4篇遗传
  • 2篇生物学通报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Acta B...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7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异交群体选择效果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对具有太谷核不育基因的小麦异交原始群体和二向选择后的部分子群体进行薄层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结果如下:在选择四代中,不同选择方向的群体之间已显示出一定的子群体分化,异交群体内有相当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多态位点百分率、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100%、32907和05763.经F检验,六个子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及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均无显著变化.群体内具有很高的多态水平,比较六个子群体,只有402%的遗传多样性发生于群体之间,而另有9598%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子群体内部.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以L4子群体的分化程度最高.可见选择是有效的.
李雅轩宋书娟郭平仲
关键词:小麦同工酶分化程度
聚球藻7942高效泌氨突变种的获得及其泌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光合和生长被引量:12
1999年
将含有Anabaenasp.PCC7120反义glnA基因片段的穿梭表达质粒pDC-ATGS转化单细胞蓝藻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通过同源重组,外源DNA定位整合到染色体上。经过抗菌素筛选,获得一种高效泌氨的Synechococcus sp.7942突变种。将此突变种固定化在聚氨脂泡沫中后,定量测定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突变藻培养9d后泌氨活性比自由生活的野生藻高156倍,GS活性降低73.6%;其生长速度与同条件下野生藻相近,77K荧光光谱表明突变种固定化后光系统Ⅱ活性提高44%。
秦京东邵宁施定基施定基张金栋郭平仲王文清汤佩松汤佩松
关键词:聚球藻谷氨酰胺合成酶蓝藻
几个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利用RAPD技术对十几个杂交小麦组合进行分析。在随机选取的14个引物中有百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出多态性,扩增结果表明:杂种谱带是亲本谱带的叠加;杂种谱带具有偏母性;在个别引物的指纹图谱中杂种出现特有带。
史晓红柏峰刘植义沈银柱郭平仲
关键词:小麦RAPD指纹图谱
RAPD与小麦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999年
史晓红郭平仲
关键词:群体遗传结构小麦群体分子标记技术RAPD同位素标记小麦育种
洗涤剂对小麦根尖分生细胞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李雅轩郭平仲史晓红
关键词:小麦根尖分生细胞合成洗涤剂植物染色体小麦种子
小麦异交群体连续歧化选择的遗传效应
2003年
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构建的遗传变异丰富的基础群体DNS2 ,进行了连续五轮歧化选择 .本文综合选择结果 ,研究株高等性状在连续歧化选择中的效应 .农艺性状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 ,各选择性状进展基本上与预期选择方向相符 ,选择同时引起了群体间非选择性状的差异 .综合分析表明 ,对增加株高、增加或降低小穗密度的选择效应比较明显 .对株高的二向选择引起了性状间相关程度的变化 .
史晓红郭平仲
关键词:小麦数量性状农艺性状
增广NC Ⅱ设计及其在群体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1993年
采用10个小麦品种作为亲本,进行5×5NCⅡ交配设计,为得到增广NCⅡ设计,将25个F_1组合及其相应的父、母本各5个种植于田间,将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基因型和基因型×重复两个变异来源进行详细分剖,结果发现亲本间变异大于F_1组合间变异,误差项的进一步分剖表明:亲本×重复的变异要比组合×重复的变异小得多。雌亲间配合效应的变异要比雄亲间的变异大。从遗传分析角度来说,理想的NCⅡ设计,应在提供数值相近的方差成分估值σ_f^2和σ_m^2的同时,能够提供原因成分V_A和亲属协方差COV_(ⅡS)的适宜估值。同时进行了V_r-W_r分析,结果表明加性-显性模式不合适。
郭平仲张金栋赵银荣蔡民华
关键词:小麦群体
在鱼腥藻7120中建立反义glnA系统被引量:2
1998年
应用反义技术对鱼腥藻7120切的内源glnA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首次获得了人工反义系统的蓝藻品系。先从编码谷酰胺合成酶(GS)的基因glnA中取得部分结构基因片段,与表达质粒载体pRL-439及穿梭质粒载体pDC-8相连接。通过酶切鉴定筛选出反向克隆的穿梭表达质粒pDC-AM,然后应用三亲接合转移法把它转入鱼腥藻对7120.通过新霉素筛选,酶谱鉴定,斑点杂交,质粒的交叉转化以及内源glnA基因表达的GS活性分析,GS相关的胞外泌氨分析及所获藻株的形态学变化,证明已在鱼腥藻7120中建立了人工反义glnA基因的品系。
秦京东施定基徐旭东张金栋郭平仲汤佩松
关键词:GS鱼腥藻7120代谢调控
小麦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素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本研究对15个品种在9个环境中的15个性状的稳定性参数进行了估算;并利用不同方法对产量参数和其它性状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量稳定性表现是多个性状稳定性影响的结果;性状间是通过相互作用对产量发生作用的;单株粒重和株分蘖数的稳定性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在选择较为合理的稳定性状组成时,要综合考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蔡民华张金栋郭平仲
关键词:小麦性状稳定性
小麦千粒重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1979年
根据“格子方”实验设计所得资料,分析了小麦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亲本配合力和F组合遗传力。资料表明,小麦千粒重遗传呈现完全显性到超显性,加性基因效应与显性效应大体上同等重要。一般配合力数值中等大小,广义遗传力数值中等而狭义遗传力偏低。
郭平仲张金栋康克强蔡民华
关键词:小麦千粒重组合力遗传力遗传率显性效应加性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