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小军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儒学
  • 4篇哲学
  • 3篇伦理
  • 2篇人性论
  • 2篇儒家
  • 2篇构成性
  • 1篇当代德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德育
  • 1篇性恶
  • 1篇性恶论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徐梵澄
  • 1篇意蕴
  • 1篇哲学视野
  • 1篇哲学视域
  • 1篇人性

机构

  • 8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9篇郭小军
  • 1篇杨明

传媒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整合:现代伦理重构的意蕴——市场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再思考
2004年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大力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整合机制,使经济发展与伦理进步协调运行,实现良性互动。具体说来,就是要在评价标准上实现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在市场主体上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在心理结构上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郭小军
关键词:历史尺度经济人
论儒学视域中人的构成性
2018年
儒学是一种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其主旨指向一种成人之道,即通过修身促进生命境界的转变与提升,达到人格的完善与健全。但自我的修养与人格完善并非纯粹内在精神的孤立转化,儒学视域中的人性具有内外交通、人我相联的关系性与社会性,这种关系性与社会性是自我不可或缺的构成性要素。自我必须在与他人的共同生活与共享理想中才能清晰地界定自己,充分地发展自己。这种构成性在《大学》中集中体现为儒学内圣外王的理论架构,在自我修身的高级形态中,内圣与外王一而二,二而一,构成一个不可分的修身连续体。儒学视域中的成人之道在于自我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自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互动与平衡。
郭小军杨明
关键词:自我关系性构成性社会性内圣外王
哲学视野下回归生活世界的当代德育
2011年
道德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历史与逻辑的一体性,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受近代哲学科学主义思想和工具理性影响,近现代道德教育在总体上呈现出与生活脱离的特征。20世纪以来,向生活世界回归成为现代哲学的普遍转向,与此相适应,当代道德教育也正在大力呼唤并开始启动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郭小军
关键词:道德教育
论儒学人性论的四个维度被引量:1
2018年
儒学是一种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以人为核心,以修身为根本,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作为一种为己之学和成人之道,儒学人性论中蕴涵着不同的面向:天人合一、继善成性的理论架构指向天成性的维度;即用显体、学以成人的工夫进路蕴藏了生成性的维度;仁礼并重、内圣外王的价值系统展现了构成性的维度;机体主义的形上模式、一体之仁的境界追求彰显了圆成性的维度。通过修身,推动自我人格的不断成长与完善,借此获得根源性的能量去转化家国天下,将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群、德性修养与社会治理有机地沟通融合,充分彰显了儒学"一天人,合外内"的深邃意蕴。
郭小军
关键词:儒学人性生成性构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探微被引量:2
2005年
工资是马克思《手稿》中经济研究的起点。马克思的分析表明,工资尤其是最低工资体现了劳资间深刻的利益对立;工资始终是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异化劳动相一致的,它体现了劳资伦理关系在契约形式平等下的实质不平等。劳资伦理关系不是自由与平等,而是以资本对劳动的占有与剥削为本质的雇佣伦理关系。
郭小军
关键词:工资劳资关系
先秦儒学人性论述评被引量:1
2018年
先秦儒学人性论是儒学人性论的滥觞,后世人性论思想的源头。孔子以其仁学开辟了将性与天道相贯通的方向,潜藏了人性善的信念。《性自命出》篇中存在自然人性论与性善论两种不同思想倾向的混杂,为以后孟、荀人性论的分化埋下了伏笔。《中庸》以对性与天道的贯通,上承孔子,下开孟子,真正为性善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子与荀子继承与吸收了孔子以来的人性论思想资源,分别发展了性善论与性恶论,二者在表面的冲突下隐藏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先秦儒学人性论思想反映了先哲们对人性不同角度与层次的考察,其宗旨都指向理想人格的培育。由孔孟开创的性善论成为正统的儒家教义,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史。
郭小军
关键词:先秦儒学人性论仁学性善论性恶论
儒家修身哲学的现代价值
儒学是一种修养哲学,作为一种生命的学问,儒学直面生活,直面人的生存状态,要求通过修身转变存在方式,提升生命境界。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表现了对生活世界、对人的重视,对人的生存状况及意义的反思,这一新的思想走向正与中国古...
郭小军
关键词:他者社群主体性
文献传递
精神哲学视域下儒学的神圣人生
2021年
徐梵澄比勘中西印经典,拈出精神哲学为三家之通义,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儒家精神哲学。本文首先阐述儒家精神哲学的义蕴与宗旨,揭示其对宗教与哲学的双重超摄;其次,指出精神哲学追求整全人生,将根基立于个体,通过变易低等本性为高等自性,求达超心思的境界;再次,阐说本性的高等进化是大知觉性在宇宙人生中的充分实现,具化为一天人、合外内的工夫机制;最后,点明儒学神圣人生的圆成境界,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完善,自我与宇宙的全体和谐。徐梵澄以精神哲学视角重构儒学,返本开新,为儒学开辟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方向。
郭小军
关键词:徐梵澄精神哲学儒学
论儒家哲学的伦理精神——以“内在超越”为视界被引量:5
2016年
中国哲学的特性在于它是关于生命的学问,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内在生命,重视人自身生命的意义及其完成。这一特质突出体现在儒家"为己之学"的传统和"内在超越"的图式之中。儒家将自我实现与德性完善的终极依据深植在人性之中。人通过觉悟和成德过程,扩充本性,成就人文价值世界,同时达到贯通天地的超越之境。"内在超越"将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为一,实现了入世与出世、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哲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伦理精神。
郭小军
关键词:儒学生命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