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4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环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50例,采用环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应用450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可以完整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又可以保持乳房的外观,隐匿手术疤痕。结论:在先进的辅助彩超检查及娴熟的外科技术操作等条件下,开展环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术方法,既可以完整的去除病灶,又可以使得女性乳房外形保持完美的要求。
- 李泉源郭小军瞿丛新张霞丁韬王波魏涧
-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良性肿瘤彩超疤痕
- 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为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新辅助内分泌疗法治疗本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4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灶>5cm比例以及ER和P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Ki67阳性率以及HER-2阳性率均低于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总有疗效为82.0%,ER、PR均为阳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ER和PR非双阳性患者(76.9%,57.1%),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I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TNM II期(76.9%)或TNM III期患者(20.0%),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较好,病灶大、淋巴转移率低以及ER和PR阳性率高;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尤其对ER、PR均为阳性以及TNM分期低的患者临床效果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波魏涧郭小军李泉源丁韬
- 关键词: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
- AIB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蛋白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三阴性乳腺癌病理标本中AIB1蛋白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IB1不同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IB1蛋白阳性表达43例(40%),阴性表达65例(60%)。与AIB1蛋白阴性表达组比较,AIB1阳性表达组的总生存与无复发生存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B1蛋白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AIB1可否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 王波魏涧郭小军李泉源丁韬瞿丛新兰江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
- 单乳管乳头溢液手术治疗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产生乳头溢液的原因,探讨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有单乳管乳头溢液症状的27例患者,总结其症状表征并分析患病原因及手术效果。结果:病理检查确定多数患者(81.5%,22例)属于一般的乳腺病变,少数患者(18.5%,5例)属于肿瘤疾病,11.1%(3/27)为良性,6.4%(2/27)为恶性。其中11.1%(3/27)接受乳腺切除术,18.5%(5/27)接受根治术,70.4%(19/27)接受区段切除术。结论:诊断乳头溢液病症应选择合适的仪器检查方法以辅助诊断,定性诊断需采取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区段切除术,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尽可能的减少实施乳腺切除术的几率。
- 郭小军徐伶
- 关键词:乳头溢液
- 美容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150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美容切口切除法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有1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美容切口切除(分析组),分析其切除资料并与随机抽选的在我院接受传统切口切除的150例患者(对比组)资料进行对比。统计两种切除方法的愈合恢复情况及手术中的相关指标。结果:分析组的愈合恢复情况较对比组理想(P<0.05),差异性显著,分析组手术中的相关指标较对比组低(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将美容切口切除法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中能够提高安全性和乳房美观度,有助于切口的愈合恢复。
- 郭小军徐伶
- 关键词:美容切口乳腺良性肿瘤
- 基于扎根理论的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探索
- 2023年
- 在濒临死亡情境下,对26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及选择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分解、检测、比较、概念化及类属化,并围绕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进行理论编码。结果显示,构建了扎根于原始资料的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新利他主义动机心理模型,形成了正确生死观构筑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认识基础、追寻意义存在构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心理特征及利他主义新理念成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三条新理论,对诠释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行为具有一定参与价值。
- 姚淞元李勇刘睿马菊华郭小军贾贤梁张伟程红平
- 关键词:无偿捐献扎根理论
- 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确补液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确补液的原则和方法,减少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方法】对300例肾移植术后不同尿量的患者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来判断血容量状况,决定早期补液的量、速度、种类进行回顾性分析...
- 郭小军魏涧李泉源丁韬瞿丛新王波兰江
- 乳腺癌组织中EphA2、SIAH2、β-catenin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Eph A2、SIAH2、β-catenin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接受乳腺肿瘤切除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的良恶性不同分为乳腺癌组54例,乳腺腺瘤组74例。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碾磨成匀浆,并应用Western-blot蛋白表达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学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Eph A2、SIAH2、β-catenin表达,肿瘤组织增殖相关指标,血清侵袭转移相关指标等水平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肿瘤组织Eph A2、SIAH2、β-catenin表达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患者的肿瘤组织Eph A2、SIAH2、β-catenin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乳腺腺瘤组患者(P<0.05);乳腺癌组患者的肿瘤黑素瘤抗原(MAGE)-A11、FOXM1、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表达量高于乳腺腺瘤组患者,E-cadherin表达量低于乳腺腺瘤组患者(P<0.05);乳腺癌组患者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ix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胸苷激酶1(TK1)、中期因子(MK)值均显著高于乳腺腺瘤组患者(P<0.05);乳腺癌组织的Eph A2、SIAH2、β-catenin表达量与MAGE-A11、FOXM1、Ki67、Cyclin D1、HGF、TGF-β、Six1、b FGF、TK1、MK值呈正比,与E-cadherin值呈反比(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Eph A2、SIAH2、β-catenin与肿瘤的增殖及侵袭转移等特性均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宏观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有效指标。
- 瞿丛新郭小军李泉源丁韬王波
- 关键词:乳腺癌恶性程度EPHA2Β-CATENIN
- 临床药师参与肾移植妊娠患者药物治疗管理实践
- 2024年
- 目的提升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管理水平,提高用药安全,减少母亲、胎儿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从免疫抑制剂的调整,降压药物的优化、叶酸的补充、抗凝药物的选择及监护、高尿酸的监护、哺乳等方面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用药教育。结果孕早期:HCG阳性明确妊娠,调整免疫抑制剂为他克莫司胶囊(5 mg,2次/d),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降压,补充叶酸片(5 mg QD)、地屈孕酮片(10 mg,1次/12 h)。孕中期: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5000 U/d)抗凝治疗。同时继续口服他克莫司(5 mg,2次/d)维持免疫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降压。围生期:给予地塞米松肌注(6 mg,1次/12 h)促胎肺成熟治疗降低早产新生儿肺部并发症,产后注射用头孢他啶(2 g,2次/d)、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5 d预防感染,益母草注射液肌注(1 ml,2次/d)促进子宫收缩,同时继续服用他克莫司维持免疫治疗,硝苯地平降压。结论医-药-护三位一体为肾移植患者提供全程化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药师通过参与治疗实践全过程,可有效提升临床辨证思维及循证思维,为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 李聪耿杨柳郭小军瞿丛新刘慧敏
- 关键词:临床药师
- 肾移植围术期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围术期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医院肾移植围术期患者临床资料155例。未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作为对照组,预防用药作为预防组,对照组64例,预防组91例,随访同期12个月,统计分析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64例有5例真菌感染,而预防组91例3例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81%、3.30%,二者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为60%,晚期感染(移植后>4个月)发生率为40%,预防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为100%,晚期感染未发生。结论预防组的晚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围术期预防真菌感染对于晚期感染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本中心样本具有局限性、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短等,多中心分级管理下预防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 李聪李永俊郭小军苏雨鹏张文瑾
- 关键词:肾移植围术期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