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占荣

作品数:60 被引量:804H指数:1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4篇地下水
  • 8篇土壤
  • 7篇生态
  • 7篇生态环境
  • 7篇镭同位素
  • 6篇营养盐
  • 6篇沉积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土壤水
  • 5篇盆地
  • 5篇河水
  • 5篇
  • 4篇水体
  • 4篇通量
  • 4篇同位素
  • 4篇凝结水
  • 4篇陆盆
  • 4篇内陆盆地
  • 4篇海水入侵

机构

  • 43篇厦门大学
  • 19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0篇郭占荣
  • 16篇袁晓婕
  • 16篇章斌
  • 15篇刘花台
  • 13篇马志勇
  • 7篇刘洁
  • 7篇李开培
  • 6篇聂振龙
  • 5篇黄奕普
  • 5篇高爱国
  • 5篇荆恩春
  • 5篇王博
  • 5篇焦鹏程
  • 5篇董华
  • 4篇刘建辉
  • 4篇黄磊
  • 3篇潘峰
  • 2篇杨吉龙
  • 2篇赵冬梅
  • 2篇朱延华

传媒

  • 6篇水科学进展
  • 6篇勘察科学技术
  • 5篇地球学报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水文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水资源研究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核技术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下水与海水相互作用研究
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水量均衡法计算了厦门岛地下水入海通量.采样并分析了厦门岛地下水中氮、磷的含量、分布及变化.综合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海水入侵研究现状、海水入侵影响因素及成因、海水入侵指标及监测、海水入侵途径和...
郭占荣
关键词:地下水入海通量海水入侵营养元素
文献传递
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揭示闽江河口区河水、地下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9
2013年
为了揭示闽江河口两岸的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以及河口区河水、地下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分别于2009年枯水期(10至11月)和2010年丰水期(7至8月),在闽江河口区采集了河水、地下水和海水样品,测定了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盐度。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河口两岸的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北岸地下水还接受山区基岩裂隙水补给,南岸浅层地下水在枯水期还接受经过蒸发作用的灌溉水补给;(2)闽江河口区,枯、丰水期河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始终表现为地下水补给河水,枯水期南岸地下水在河口混合中的贡献明显增大;(3)海岸带含水层基本上不存在海水入侵,仅局部含水层有微弱的海水入侵迹象;(4)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淡咸水混合带在河口中的位置和混合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章斌郭占荣高爱国袁晓婕李开培
关键词:地下水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盐度
西北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临界指标体系与深层承压水合理利用研究
郭占荣
该项目选择天山北麓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通过作物蒸发蒸腾试验,分析了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腾发量和潜水对作物腾发量的贡献;通过潜水蒸发和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岩性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潜水蒸发量和入渗量,以及潜水蒸发极限深度;通过...
关键词:
关键词: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深层承压水
厦门岛地下水中营养盐含量及氯含量指标的确定被引量:5
2004年
该文以厦门岛地下水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地下水中营养盐含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 2 0 0 1年DIN(无机氮总 -N)含量的变化范围是 2 0 1 2~ 136 8 1μg dm3,PO4 -P含量的变化范围是 9 2~ 1190 0 μg dm3。从 1999年至 2 0 0 0年 ,DIN含量的变化范围是 74~ 2 0 6 8μg dm3,PO4 -P含量的变化范围是 70 9~ 182 5 μg dm3。同时该文将地下水中氯离子作为海水入侵指标 ,根据氯离子背景值确定出海水入侵氯含量指标值。
郭占荣黄奕普蔡明刚刘广山
关键词:地下水营养盐DIN
福建长乐东部海岸沙丘发育成因及特征被引量:10
2006年
通过对长乐东部沿海海岸沙丘的形成及其发育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风况、沙源和地形空间是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的基本条件。另外,根据沙丘的空间组合、形态特征、地貌特点等,对该地区的海岸沙丘分布形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阐述。
刘建辉郭占荣
关键词:海岸沙丘
胶州湾地区水体中镭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2012年4-5月以胶州湾地区为研究地点,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河水、海水中224Ra和226Ra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32Th和238U浓度较高的花岗岩地区地下水和河水中224Ra和226Ra的活度均比其他地区高;受到海水混合的影响,沿岸地区地下水和河水由于水体盐度升高,224Ra和226Ra从固体颗粒的解吸量增加,从而导致活度较高;受河流输入(溶解态和悬浮颗粒解吸)以及海底地下水排泄(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影响,胶州湾近岸海水224Ra活度相对较高,之后224Ra自身衰变以及外海水的混合稀释,使224Ra活度分布呈现随着离岸距离增加活度逐渐降低的特点;而226Ra活度在胶州湾内则保持一个较高水平,只出现个别226Ra低值分布区,主要原因是外海水与陆源淡水的226Ra活度较为接近且226Ra半衰期较长。
王博郭占荣袁晓婕章斌马志勇刘洁
关键词:地下水河水226RA
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01年
针对西北地区大开发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以及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切入点 ,通过系统分析 ,揭示了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聂振龙郭占荣焦鹏程董华
关键词:内陆盆地水循环生态环境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用镭-226示踪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被引量:1
2016年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全球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输送的溶解物质不仅参与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且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为了评估胶州湾海底地下水排泄状况,通过建立胶州湾内海水中226Ra的质量平衡模型来计算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胶州湾海水中226Ra的源主要有河流的输入、沉积物扩散输入和地下水的输入,海水系统在稳定状态下,这几种源应该与湾内海水和湾外海水的混合损失达到平衡。除了将地下水输入作为未知项外,对其他源和汇逐个进行量化,计算得知:2011年9—10月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为7.85×10~6m^3·d^(-1);2012年4—5月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为4.72×106m^3·d^(-1)。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输入胶州湾的营养盐进行了评价。
袁晓婕郭占荣黄磊章斌马志勇刘洁
关键词:营养盐
采用^(222)Rn示踪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及营养盐输入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量化胶州湾东北海岸带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和评价通过海底地下水排泄输入的营养盐数量,分别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5月在胶州湾北岸东大洋码头附近对海水中的222 Rn进行了48h连续测量.通过构建测量点海水中222 Rn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到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平均值分别为6.38cm/d和8.29cm/d;实际观测到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变动较大,其主要控制因素是降水量、潮汐和波浪.根据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获得地下水输入的DIN(溶解无机氮)为47.0×103 mol/d(2011年10月)和48.6×103 mol/d(2012年5月),可溶性SiO2为15.5×103 mol/d(2011年10月)和17.3×103 mol/d(2012年5月),DIP(溶解性磷酸盐)为0.6×103 mol/d(2012年5月),地下水对胶州湾的营养盐输入具有重要贡献.
郭占荣马志勇章斌袁晓婕刘花台刘洁
关键词:营养盐海洋地质
冻结期和冻融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分析被引量:100
2002年
西北内陆盆地冻结期和冻融期几乎占全年时间的 1 /2 ,该时期土壤水分运移特点与非冻结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根据北疆昌吉平原区土壤水分运移观测试验 ,分析了冻结期和冻融期土壤水势分布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及其与潜水的转化关系 ,并阐述了冻融水的生态环境意义。
郭占荣荆恩春聂振龙焦鹏程董华
关键词:冻融期土壤水分运移内陆盆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