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民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环境演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2篇稻作
  • 2篇稻作农业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剖面
  • 2篇晚更新世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粒度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环境意义
  • 2篇更新世
  • 2篇风尘堆积
  • 2篇冰期
  • 1篇东亚季风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机构

  • 9篇湖南省文物考...
  • 8篇北京大学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临沂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郭伟民
  • 8篇莫多闻
  • 8篇毛龙江
  • 5篇周昆叔
  • 4篇贾耀锋
  • 3篇郭媛媛
  • 2篇邓辉
  • 2篇贾敬禹
  • 2篇史辰羲
  • 1篇顾海滨
  • 1篇杨兢红
  • 1篇杨競红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地理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原文物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南澧阳平原玉成土壤剖面粒度组成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澧阳平原大量的野外考察、典型剖面玉成(YC)土壤剖面的系统采样和室内粒度分析和年代学分析,探讨了YC土壤剖面的粒度特征,揭示了澧阳平原末次冰期至全新世早期环境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澧阳平原YC土壤剖面沉积物粒度无砾石,野外调查发现土壤剖面无明显层理,沉积物主要以粉砂为主,属于典型风尘沉积物特征,非水流沉积物。澧阳平原YC土壤剖面沉积物粒度经历了粗-变细-细-粗-细的变化过程,表明澧阳平原YC土壤剖面记录了末次冰期至全新世早期环境经历了5次明显变化,大致为56.0kaBP~31.8kaBP为相对寒冷干旱,31.8kaBP~23.6kaBP气候转型阶段,23.8kaBP~14.8kaBP为相对冷湿,14.8kaBP~10.6kaBP位于晚冰期阶段,气候变化剧烈,10.6kaBP~6.96kaBP为全新世早期,气候向暖湿转变。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
关键词:粒度环境演变
澧阳平原晚冰期短尺度气候变化的风成沉积物稀土元素和粒度记录被引量:7
2010年
对澧阳平原SL剖面的系统采样和室内稀土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AMS14C年代测定,揭示了澧阳平原岗地黄土剖面成因特征,探讨了澧阳平原晚冰期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澧阳平原岗地黄土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镇江下蜀黄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岗地剖面沉积物无任何水流作用痕迹,因此表明,澧阳平原岗地黄土剖面为风成成因。粒度结果表明,SL剖面较好地记录了晚冰期短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SL遗址剖面自然沉积物记录了晚冰期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如BL事件、OlderYD事件、AL事件、YD事件。SL剖面全新世早期表现为升温阶段,9.0~8.00kaBP的彭头山文化在此区兴起,表明此时气候相当适宜,适合人类生存。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杨(竞竞)红邓辉史辰羲贾敬禹
关键词:晚冰期粒度稀土元素东亚季风
澧阳平原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对澧阳平原野外调查,多剖面地层对比分析及岩板垱(YBD)剖面样品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和年代测定,揭示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环境演变,并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6ka B.P.间,澧阳平原由冲沟发育的黄土台地向河湖发育的平原丘岗地貌过渡;气候环境经历了弱暖湿-气候变差-凉湿-波动回暖-暖湿的变化;更新世末至全新世早期稻作农业的出现与该区的环境条件和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环境演变也推动了古人类活动范围和聚落特征的变化。
郭媛媛莫多闻毛龙江郭伟民
关键词:环境演变稻作农业
澧阳平原黑褐色土壤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对澧阳平原典型土壤剖面——玉成(YC)剖面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YC剖面沉积物中SiO2,Al2O3和TFe2O3(包括Fe2O3和FeO)三者的含量总和达到80%—85%,其中SiO2的含量占60%—65%,Al2O3含量在12%—15%之间,而TFe2O3的含量占5.5%—7%;其它常量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表现为K2O(2.5%—2.8%)>TiO2(1.2%—1.5%)>MgO(0.7%—1.2%)>CaO(0.5%—0.8%)>Na2O(0.4%—0.6%)>MnO(0.1%—0.5%)>P2O5(0.1%—0.15%).黑褐色土壤剖面CIA值(74.82)远高于上地壳(UCC)的平均值47.96,明显高于黄土高原黄土(63.73)和古土壤(67.36),略高于镇江下蜀黄土(70.45).表明黑褐色土壤剖面经历了比黄土高原黄土和古土壤更强烈的化学风化.CIA指数的垂向变化表明黑褐色土壤剖面经历了风化相对较弱、风化相对较强、风化相对较弱、风化相对较强4个阶段.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
澧阳平原末次冰期-早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澧阳平原野外考察、典型剖面YC自然沉积剖面的系统采样、室内地球化学元素Li、Rb、Sr、Ba和Li/Ba、Rb/Sr比值的分析,以及沉积物年代样品的OSL和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澧阳平原末次冰期-早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S3阶段晚期(31.80~23.80 ka BP)暖湿期记录明显,对应的沉积物含大量黑色铁锰膜和铁锰结核,地球化学元素Li含量、Rb含量、Rb/Sr比值、Li/Ba比值出现峰值,而Sr含量、Ba含量出现低谷,表明此时期冬季风减弱,夏季风增强,降水量增大,温度上升,风化作用显著增强。澧阳平原YC剖面很好的记录了56.00~6.96 ka BP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冷干期(56.00~31.80 ka BP)、相对暖湿期(31.80~23.80 ka BP)、冷湿期(23.80~10.60 ka BP)、暖湿期(10.60~6.96 ka BP)4个气候变化阶段。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杨競红
关键词:MIS3地球化学环境演变
湖南澧阳平原黑褐色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澧阳平原大量的野外考察、典型剖面玉成(YC)黑褐色土壤剖面的系统取样和室内粒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OSL和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黑褐色土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黑褐色土的形成年代、形成过程与形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黑褐色土层ΣREE变化范围分布在184.63~264.26μg.g-1,其平均值为207.93μg.g-1;低于剖面的ΣREE总平均值219.87μg.g-1,与洞庭盆地的红土ΣREE平均值(211.6μg.g-1)大体相当,但明显高于镇江下蜀黄土(207.7μg.g-1)和黄土高原黄土(159.2μg.g-1),表明YC剖面黑褐色土上经过了相对较强的风化成壤作用.YC剖面黑褐色土的稀土分布模式与该剖面黄土层、黄土高原黄土、镇江下蜀黄土和洞庭盆地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沉积物的分布模式具有一致性,而与河流沉积物、湖泊沉积物和基岩风化红土在稀土的分布模式上具有明显差别.而且,YC剖面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分布,与典型河流相的双峰粒度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YC剖面位于澧阳平原中部台地上,比周边高5~10m,不可能是洪水作用沉积物;野外调查进一步表明,沉积物无水流作用痕迹;OSL和AMS14C年代测定表明,黑褐色土层形成的年代对应于23.8~10.6kaBP,此年代对应于末次冰期的晚期,其形成于相对冷湿的气候环境.因此,黑褐色土层及其上、下部的黄土层均为风成堆积物.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杨兢红邓辉史辰羲贾敬禹
关键词:稀土元素风尘堆积环境演变
澧阳平原的考古学启示被引量:10
2005年
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性,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一般聚落到史前古城的演变过程。在经过几次结构性的文化重组之后,它与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文化融为一体。这一地区的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如新旧石器的过渡和农业的起源,环境与聚落的变迁,文明化进程等。通过对这一区域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史前文化发展的某些规律。
郭伟民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文明化进程
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孢粉记录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对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剖面沉积样品孢粉分析,重建了该区5500 a B.P.~4000 a B.P.气候、水文、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距今5500~5200年大溪文化晚期,气候环境较为适宜;距今5200~4000年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气候暖湿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转折点在4800 a B.P.左右。其中,距今4200~4000年的石家河文化晚期,气候向干凉化发展。孢粉组合显示优周岗遗址周边一直有湿润生境存在,且在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和石家河晚期出现湿生草本、蕨类孢子和藻类的明显增加,反映两次水文变化过程。优周岗遗址大溪文化时期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已遭破坏,稻作农业有一定发展,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稻作规模扩展。然而石家河文化晚期,稻作农业规模明显收缩,可能与区域文化衰落有一定关系。
郭媛媛莫多闻毛龙江郭伟民
关键词:环境变化孢粉分析稻作农业
澧阳平原岩板垱剖面地球化学特征与风化强度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通过对岩板垱剖面氧化物含量分析及年代测定,揭示其常量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澧阳平原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的化学风化过程和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岩板垱剖面沉积物出现不同程度Na、Ca元素亏损及TFe和Mn元素富集,其化学风化作用程度明显高于黄土高原黄土,稍高于镇江下蜀黄土,处于中等的风化阶段。多个风化指标的垂向变化表明岩板垱剖面化学风化强度表现为风化较强、风化较弱、风化加强和风化较强4个阶段的变化。化学风化强度指示澧阳平原27~6.0 ka B.P.间,气候环境经历了相对暖湿-凉湿-气候回暖-温暖湿润的演变过程。
郭媛媛莫多闻毛龙江郭伟民顾海滨
关键词:晚更新世化学风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