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菊
- 作品数:7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6年
- 通过对12年田间定位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及其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改善腐殖质组分和改良有机质品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速率最大可达到0.37 g·kg^-1;12年间易氧化有机碳最大增量达到3.8 g·kg^-1,胡敏酸和富里酸最大增量分别达到3.06和1.63 g·kg^-1.预测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50年内可提高8.3~18.9 g·kg^-1,增长率达到62.0%~140.7%.
- 周卫军王凯荣郝金菊刘鑫
- 关键词:有机物料有机碳
- 湖南省主要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及其有效性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湖南省主要茶园生态系统中土壤Zn的形态及其有效性。结果显示:①成土母质明显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Zn的含量,与母质本身的特性有关;②生物+秸秆和秸秆覆盖处理能明显提高茶园土中有效态Zn与有机态Zn的含量,而对其他形态Zn的含量影响不太明显;③土壤中对有效态Zn(AZn)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交换态Zn(ExZn)与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Zn(AFeZn),其次为氧化锰结合态Zn(MnOZn)、有机态Zn(OMZn)及晶形氧化铁结合态Zn(CFeZn)。
- 郭海彦周卫军张杨珠郝金菊齐龙波
- 关键词:茶园土壤锌形态有效锌有效性
- 红壤丘陵坡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N矿化特征被引量:9
- 2007年
- 以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应用间歇淋洗培养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模型,求得土壤氮索矿化参数,并探讨了速效氮、氦索矿化势(No)、全氮、有机质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进行好气培养,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试验数据,模拟方程和模拟参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经过8年的不同经营管理,退化利用方式土壤氮的矿化势最低,变动在34.7~39.2mg kg^-1之间,早农利用方式土壤氮矿化势最高,变动在47.8~53.9mg kg^-1之间,园地利用方式(落叶果、常绿果、茶园)的土壤氮素矿化势在46.2~49.5mg kg^-1之间;氮索矿化势、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土壤活性有机质、土壤易氧化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各指标之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索矿化势可以作为红壤丘陵区坡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壤供氮强度的指标之一。
- 郝金菊陈钦华周卫军于乾文王凯荣刘鑫
- 关键词:红壤坡地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
- 覆盖和间作对亚热带红壤茶园土壤磷营养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8年
- 为了探索提高土壤磷素营养的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县百里茶廊的湘丰茶厂东西山茶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稻草覆盖和间作白三叶草对亚热带红壤茶园土壤磷素营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磷素营养有明显影响。稻草覆盖可增加土壤全磷含量,提高土壤磷库;间作白三叶草主要影响土壤中磷形态的转化,使有效磷含量提高,但对土壤磷库无明显影响;CK则导致磷库耗竭,土壤磷库下降10.3%。与CK相比,间作白三叶草(绿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磷(MB-P),而稻草覆盖处理可以减轻MB-C和MB-P波动,保持MB-C和MB-P的稳定。稻草覆盖和间作白三叶草均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且间作白三叶草处理在白三叶草生长旺季土壤微生物量提高得更多。MB-C/MB-P值表明,稻草覆盖和间作白三叶草均可促进土壤磷素活化,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间作白三叶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最多,说明间作白三叶草处理对土壤速效磷有重要影响。
- 齐龙波周卫军郭海彦郝金菊罗维
- 关键词:稻草覆盖茶园土壤磷素营养
-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肥力特性演变趋势研究——以沅江市为例
- 2007年
- 以沅江市为例,研究洞庭湖平原区土壤肥力的演变趋势,将该次调查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对应地块土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呈上升趋势,速效K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变化不尽一致;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是土壤有机质、B素、P素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来改良和培肥土壤。
- 周惜时秦普丰李学初郝金菊
- 关键词:土壤肥力
- 基于RS的土地动态监测方法和应用被引量:21
- 2008年
- 文章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认识遥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比较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几种方法,再重点阐述了遥感方法及其他新技术监测方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研究和运用,指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的集成运用是动态监测工作的发展趋势。
- 李轩宇周卫军黄利红郝金菊邹容
-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
- 红壤丘陵区晚稻生长期间CO_2的排放与固定规律被引量:11
- 2007年
- 采用静态箱法对红壤丘陵区稻田生态系统CO2排放与固定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晚稻生长期间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变化随天气条件(晴天、雨天、阴天)的变化而变化,CO2日净固定量在晚稻生长期间波动性很大,最高达10.35 g.m-2.d-1,在晚稻成熟期表现为CO2负固定,为-0.92 g.m-2.d-1;整个晚稻生育期,稻田生态系统CO2累积排放量和土壤呼吸CO2排放量分别为20.4和6.3 t.hm-2,稻田生态系统CO2累积排放量与水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幂函数关系。在整个晚稻生育期,稻田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碳量为3.85 4.00 t.hm-2。
- 周卫军朱良枝郝金菊朱咏莉余乾文郭海彦
-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CO2通量碳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