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新宝

作品数:31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7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粒细胞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毒性
  • 3篇亚群
  • 3篇肿瘤
  • 3篇晚期
  • 3篇细胞毒
  • 3篇细胞毒性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慢性
  • 3篇弥漫
  • 3篇弥漫大B细胞...

机构

  • 18篇海南医学院附...
  • 16篇海南医学院
  • 6篇海南大学
  • 4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郝新宝
  • 9篇苏群豪
  • 7篇曾江正
  • 7篇洪涛
  • 4篇何志惠
  • 4篇潘彦鹏
  • 4篇桑圣刚
  • 4篇雷俊华
  • 3篇黄芬
  • 3篇周东升
  • 3篇曹献英
  • 2篇刘光清
  • 2篇胡敏
  • 2篇黄美珠
  • 2篇张雪涛
  • 2篇郑桂兰
  • 2篇周海燕
  • 2篇罗海希
  • 2篇陶石
  • 2篇张建辉

传媒

  • 8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卫生
  • 2篇中国医院院长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肿瘤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干扰RNA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小干扰RN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影响。方法:脂质体转染细胞,MTT实验检测转染后的细胞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用Western blot检测p210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用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2条小干扰RNA序列可以有效地降低细胞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并降低p2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小干扰RNA可抑制K562细胞活性,降低融合蛋白表达水平并诱导细胞,有望成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张雪涛郝新宝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干扰RNAK562BCR/ABL
晚期结直肠癌组织表观弥散系数与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具体为:奥沙利铂85mg/m2静滴,d1;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d1、d2;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推,d1、d2;5-FU600mg/m2持续静滴22h,d1、d2。14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12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按RECIST1.1标准评价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于化疗前、第2个周期和第4个周期化疗后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并记录肿瘤组织ADC值,分析肿瘤所有目标病灶长度总和的减少情况、ADC变化值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有效组22例(CR6例,PR16例),无效组18例(SD11例,PD7例)。第2个周期和第4个周期化疗后有效组的ADC值分别为(9.82±2.04)×10-4mm2/s和(10.09±1.95)×10-4mm2/s,较化疗前的(5.63±1.02)×10-4mm2/s明显升高(P=0.009,P=0.001),而无效组化疗前后的ADC值无显著差异(P=0.412,P=0.654)。有效组化疗前ADC值低于无效组(P=0.021)。有效组化疗前ADC值和第2个周期化疗后的ADC变化值分别与第4个周期化疗后所有目标病灶长度总和的减少百分比呈负相关(r=-0.681,P=0.004)和正相关(r=0.749,P=0.002)。结论晚期结肠癌组织化疗前ADC值及化疗后早期的ADC变化值可以作为预测晚期结直肠癌对化疗敏感性和化疗早期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
曾江正雷俊华洪涛苏群豪施玉森王小龙郝新宝
关键词:结直肠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化学治疗
靶向bcr/abl融合基因的RNAi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构建含bcr/abl RNAi慢病毒重组质粒载体并包装病毒,转染K562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干扰效应。采用CCK-8法、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RNAi对K562细胞的增殖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bcr/abl基因RNAi明显下调K562细胞中bcr/abl mRNA及P210bcr/abl融合蛋白,显著抑制了K562细胞的增殖,这说明靶向bcr/abl融合基因的RNAi有望成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潘彦鹏曹献英武昭颖常志杰王银银田博郝新宝
关键词:BCRABL增殖
减少医院暴力不能止于表态
2013年
减少医院暴力,应针对现实引发医院暴力的直接原因,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及推进综合改革,从制度设计的层面上加以调整。
郝新宝
关键词:医院管理
实体肿瘤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与前景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肿瘤已经从不治之症,变为可防可治。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公认的方法主要有化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无论何种治疗,都将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治疗前的肿瘤分期、组织学证据、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预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尤其是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临床上将会重点关注术后肿瘤的转归,
涂蓉郝新宝潘卫民
关键词:实体肿瘤影像学评估组织学证据肿瘤标志物不治之症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2022年
探讨不同年龄组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结局。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初治DLBCL患者177例,老年组90例,中青年组87例。研究不同年龄组DLBCL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生存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结内首发为主(60.0%),结外首发者最常见于胃肠道。相比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在结外器官受累更常见(p0.034)。IPI评分和NCCN-IPI在老年组中评分更高(p<0.001,p<0.001)。老年组较中青年组更易发生高β2-MG血症及高LDH(p0.042,p0.09)。老年组在Ann Arbor分期Ⅲ-Ⅳ期、ECOG评分≥2分所占比例均较中青年组高,中青年组合并B症状比例较老年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以non-GCB型更多见(67.8% vs 71.3%),而免疫表型方面,老年组同中青年组无明显差异。老年组中早期疗效达CR者29.1%,较中青年组稍差(30.3%)。两组患者出现早期复发/进展者分别为57.8%、58.2%。老年组OS较中青年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7% vs 72.4%,p0.002)。而两组患者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2% vs 36.5%,p>0.05)结论 老年DLBCL患者更易出现结外受累,危险系数评分更高,具有更高的疾病负荷,而免疫表型与中青年患者无明显差异,老年DLBC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中青年患者更短。
沈雨薇郝新宝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年龄
硬脂酸修饰的聚乙烯亚胺作为siRNA载体的体外评价
2013年
目的:考察硬脂酸(SA)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的细胞毒性及转染siRNA的性能。方法:硬脂酸通过羧基与伯氨基脱水缩合嫁接到PEI分子上;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及zeta电位;MTT法评价PEI被修饰后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酶标仪检测材料转染siRNA的性能。结果:修饰产物PEI-SA结合核酸分子前后粒径分别为(61.2±22.4)nm和(70.9±41.4)nm,zeta电位分别为(25.5±4.5)mV和(18.0±4.5)mV;PEI-SA浓度低于64μg/mL时没有细胞毒性,而修饰前的PEI浓度高于8μg/mL时就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EI-SA对siRNA的转染效率最高可达(94.7±1.3)%,高于修饰前PEI组及脂质体组;转染进入细胞的siRNA量随siRNA的浓度升高及转染时间增长而增多。结论:硬脂酸对PEI的修饰,降低了PEI的细胞毒性,增高了转染效率。PEI-S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金春阳潘彦鹏吴道澄郝新宝
关键词:基因载体聚乙烯亚胺细胞毒性转染效率SIRNA
小牛脾提取物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曾江正郝新宝苏群豪洪涛桑圣刚
关键词:组织提取物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ATF-2的表达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索活化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2,ATF-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ATF-2蛋白表达。分析ATF-2蛋白表达程度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TF-2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1.0%(64/79)。结合临床病理特征,ATF-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免疫表型、EBV感染、LDH、Ki-67、CyclinD1和Bcl-2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ATF-2与Bcl-6共表达率62.0%(49/79),ATF-2的表达Bcl-6正相关(P<0.05);ATF-2表达越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ATF-2与bcl-6呈正相关关系,查询基因库碱基序列提示,Bcl-6具有与ATF-2的CRE元件结合的CRE序列,生物学信息提示在DLBCL中ATF-2可能与Bcl-6蛋白结合;ATF-2高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不良,提示ATF-2可能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独立的预后因子。
吉训秀郝新宝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6免疫组织化学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1例,转移性肝癌9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12例肝癌患者采用单纯射频消融治疗(RFA),肿瘤最大径>5 cm的18例肝癌患者采用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RFA术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或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完全灭活率46.7%(14例),部分灭活率53.3%(16例)。单纯RFA组12例完全灭活率50.0%(6例),部分灭活率50.0%;RFA联合TACE组18例完全灭活率44.4%(8例),部分灭活率55.6%(10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AFP阳性患者术后AF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较好,对于大肝癌宜联合TACE治疗。
曾江正郝新宝张建辉苏群豪黄美珠洪涛刘光清何志惠
关键词:冷循环电极射频消融中晚期肝癌动脉栓塞化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