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铠军

作品数:91 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新生儿
  • 14篇患儿
  • 13篇儿童
  • 12篇小儿
  • 11篇综合征
  • 10篇早产
  • 9篇血清
  • 9篇缺氧
  • 9篇干预
  • 8篇肺炎
  • 7篇蛋白
  • 7篇新生儿呼吸
  • 7篇早产儿
  • 7篇产儿
  • 6篇神经生长
  • 6篇神经生长因子
  • 5篇早期干预
  • 5篇HIE患儿
  • 4篇血小板
  • 4篇血性

机构

  • 36篇广东省中山市...
  • 29篇中山市人民医...
  • 22篇中山大学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华侨医院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鄂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9篇郑铠军
  • 36篇杨秀芳
  • 31篇陈敬国
  • 19篇夏荣华
  • 18篇陈简
  • 16篇黄惠娟
  • 15篇林蔷
  • 14篇邓向红
  • 13篇陈简
  • 10篇黄惠娟
  • 8篇叶春华
  • 7篇夏荣华
  • 6篇叶春华
  • 6篇阮兢
  • 5篇赖文英
  • 5篇李明
  • 4篇曹建伟
  • 4篇方慧云
  • 4篇林茹珠
  • 3篇王凤颜

传媒

  • 6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广州医药
  • 5篇海南医学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青海医药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药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在PICU中的镇静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PICU中的镇静效果。方法PICU患儿38例,用芬太尼1~4μg/(kg·h)持续静脉泵入,定期评价镇静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用量,用药期间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结果38例危重患儿中,36例于用药2h内达到理想的镇静程度,有效率为94.7%;用药后患儿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仅有5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轻微副作用,均于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减轻危重患儿的应激反应,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各种操作、治疗,且不良反应轻微.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存活率。
陈简郑铠军叶春华陈国春杨秀芳陈敬国
关键词:芬太尼PICU
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S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佐治SMPP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
侯丽丽黄良锦曹建伟郑铠军
关键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丙种球蛋白阿奇霉素
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过敏性紫癜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86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占68.6%,肠梗阻和肠道蛔虫症各占9.3%,急性阑尾炎4.65%,坏死性肠炎和肠套叠各占3.49%,克隆病占1.16%。结论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可降低其误诊率。
陈简刘盈郑铠军夏荣华杨秀芳叶春华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误诊消化系统疾病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 9月至2007年1月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收人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
黄惠娟郑铠军陈敬国
文献传递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相关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07年1月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合并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其它并发症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有出血组及无出血倾向组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193.34±51.09),(245.44±50.2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为(8.09±0.84),(8.55±0.96);血小板比积(PCT)为(0.15±0.040),(0.21±0.039);血小板平均宽度为(17.50±1.51),(17.85±0.99)。提示有出血倾向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PLT、PCT、MPV显著降低(PLT:t=4.12,P<0.01;PCT:t=5.362,P<0.01;MPV:t=2.01,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不明显(PDW:t'=1.081,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尤其需严密监测血小板比积的变化,早期警惕早产儿出血的出现,并尽早预防及减少其发生。
黄惠娟郑铠军陈敬国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出血早产儿
新生儿黄疸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高压氧干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当胆红素超过一定水平或(和)血脑屏障受到破坏,血清游离胆红素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损害轻微者可无临床表现,但可通过高压氧治疗使其逆转,而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监测脑干诱发电位(...
陈健辉杨秀芳林菲郑铠军
文献传递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清瘦素、胰岛素及C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清瘦素与胰岛素、C肽、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中山市小学单纯性肥胖儿童30名(体块指数≥2 3% )为实验组,30名正常儿童(体块指数18%~2 0 % )为对照组,两组均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及微机血糖,实验组作胰岛素释放试验,于0、30、6 0、12 0、180min分别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及微机血糖。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均高与对照组(P <0 . 0 5 ) ,微机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实验组瘦素水平与胰岛素及C肽在0、12 0min及180min时段有相关性,但扣除肥胖因素后无相关性。瘦素的血清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瘦素、高胰岛素、高C肽血症,进食后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升高,对瘦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
李明邓向红梁锦胜郑铠军林茹珠阮小倩赖文英李振华
关键词:儿童瘦素胰岛素C肽
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IL-18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动态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HIE的干预治疗作用以及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干预组。在1、3及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查血清IL-6、IL-18的水平。结果(1)IL-6水平:对照组、常规组、干预组1d依次为(80.2±8.6)、(40.1±7.2)、(48.2±7.3)ng/L;3d依次为(81.6±8.8)、(52.2±7.6)、(61.2±7.8)ng/L;7d依次为(83.2±8.9)、(75.2±8.2)、(82.1±8.7)ng/L。(2)IL-18水平:对照组、常规组、干预组1d依次为(210.2±32.3)、(940.2±36.6)、(842.1±35.5)ng/L;3d依次为(294.2±33.2)、(1287.6±39.8)、(701.2±34.7)ng/L;7d依次为(116.1±30.5)、(937.2±36.2)、(352.7±33.8)ng/L。结论缺氧缺血后,HIE患儿外周血IL-6水平减低,IL-18水平升高,神经生长因子能平衡IL-6、IL-18的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保护神经细胞。
陈惠萍陈敬国黄惠娟郑铠军夏荣华陈简杨秀芳
关键词:脑缺氧神经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血清炎症介质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是否可成为预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及进展的指标。方法将2004年6月~2010年6月收住本院NICU需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252例,分为2组:实验组为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共90例;对照组为无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共162例。动态观察2组外周血中炎症介质在呼吸机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浆炎症介质水平逐渐降低;而实验组随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炎症介质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感染的控制,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可成为VAP发生及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
郑铠军杨秀芳陈简黄惠娟陈敬国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血清炎症介质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相关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选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合并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其它并发症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有出血组及无出血倾向组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193.34±51.09),(245.44±50.2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为(8.09±0.84),(8.55±0.96);血小板比积(PCT)为(0.15±0.040),(0.21±0.039);血小板平均宽度为(17.50±1.51),(17.85±0.99)。提示有出血倾向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PLT、PCT、MPV显著降低(PLT:t=4.12,P<0.01;PCT:t=5.362,P<0.01;MPV:t=2.01,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不明显(PDW:t′=1.081,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尤其需严密监测血小板比积的变化,早期警惕早产儿出血的出现,并尽早预防及减少其发生。
黄惠娟郑铠军陈敬国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出血早产儿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