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光辉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电容
  • 3篇电力电容器
  • 3篇电容
  • 3篇电容器
  • 2篇可靠性
  • 2篇可靠性评估
  • 1篇电力电容器组
  • 1篇电容器组
  • 1篇移相电容器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南加州大学

作者

  • 3篇王昌长
  • 3篇郑光辉
  • 3篇郑振中
  • 1篇高玉明

传媒

  • 2篇电力电容器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力电容器的可靠性评估和失效分析被引量:14
1991年
研究了在 1980~1989年间按装并运行于某配电系统的 8 736台高压电力电容器。分析了541台失效电容器。在建立电力电容器失效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计算了它的故障率和可靠性水平。对电力电容器的失效机理和失效原因讨论表明,局部放电特性仍是电力电容器失效的关键。从而提出对电力系统和制造厂均有用的某些结论。
王昌长郑光辉郑振中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可靠性
电力电容器的可靠性评估和失效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研究了在1980年至1989年间安装并运行于某配电系统的8736台高压电力电容器。分析了541台已失效的电容器。建立了失效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它的故障率。电容器的失效模型遵从威布尔分布。不同的制造厂具有不同的故障率。讨论了失效机理和失效原因。局部放电特性仍是电容器失效的关键。提出了对电力系统和制造厂均有用的某些结论。
王昌长郑光辉郑振中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可靠性
运行中电力电容器组的失效分析
1994年
对某4.8kV系统运行中的2912组电力电容器组进行了失效分析。分析表明其失效率曲线不同于电子设备,无明显的偶然失效期,而更接近机械设备的典型失效率曲线。分析了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指出单用年损坏率不能真实反映运行中电力电容器组的可靠性水平而应全面评估,提高可靠性应从多方面着手。
王昌长高玉明郑振中郑光辉
关键词:电容器组移相电容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