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丽华

作品数:67 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经济增长
  • 11篇中国经济
  • 10篇周期
  • 10篇出口
  • 8篇中国经济增长
  • 8篇经济周期
  • 6篇内需
  • 5篇对外贸易
  • 5篇制造业
  • 5篇实证
  • 5篇实证分析
  • 4篇中美贸易
  • 4篇失衡
  • 4篇内需增长
  • 4篇国际贸易
  • 3篇制造业出口
  • 3篇贸易摩擦
  • 3篇面板数据
  • 3篇经济发展
  • 3篇经济转型

机构

  • 63篇首都经济贸易...
  • 3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河北交通职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广东省政府参...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中华经济研究...

作者

  • 66篇郎丽华
  • 9篇张连城
  • 7篇刘新宇
  • 6篇周明生
  • 4篇赵灵翡
  • 4篇赵家章
  • 4篇李雪亚
  • 3篇万月
  • 2篇马力
  • 2篇沈少博
  • 1篇魏浩
  • 1篇段莹莹
  • 1篇谢申祥
  • 1篇邹博威
  • 1篇陆毅
  • 1篇刘妍
  • 1篇王明喜
  • 1篇雷娜
  • 1篇巴里·诺顿
  • 1篇赵红洁

传媒

  • 8篇经济研究
  • 5篇经济学动态
  • 4篇开放导报
  • 4篇经济与管理研...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中国改革
  • 2篇商业经济与管...
  • 2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国际贸易论坛
  • 2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国际贸易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物流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199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性改革与宏观经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2)国际高峰论坛综述被引量:3
2012年
2012年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下行压力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尽管保持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突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积聚。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探讨。
郎丽华周明生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稳定国际金融危机结构性改革周期结构性矛盾
外贸隐含碳估算及其增长结构分解——以北京市为例
2014年
国际贸易通过进口减少一国或地区的碳排放,通过出口增加其碳排放,综合考虑二者才能确定一国或地区是贸易l}碳排放受害者还是受益者。鉴于此,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估算其外贸中的隐含碳排放,并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分析其纠贸隐含碳增长的原因。结果表明,2002—2007年,尽管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碳排放密度下降减少了北京市外贸隐奄碳排放,但是贸易规模的扩大却增加了北京市贸易隐含碳排放,最终导致北京市外贸进口和出口碳排放均呈上升建势,然而由于进口隐含碳大于出口隐含碳,并且碳排放贸易条件严格小于1,所以北京市通过外贸将碳排放转移到爿他国家,是外贸的碳排放受益者。
王明荣王明喜郎丽华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投入产出表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考察——基于中国与30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被引量:6
2020年
从"本地市场效应"理论视角出发,运用2000-2017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与30个贸易伙伴国、不同行业出口优势来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与3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显著存在。在外部需求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之外,规模经济优势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张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高技术行业由于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固定资产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更为明显。(3)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所主导的。在制造业出口中,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优势,而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则更多地依赖资源、劳动力等低要素成本所创造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中国应当逐步增强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的规模经济优势,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中的规模经济优势,积极构建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以外的制造业出口优势来源,避免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制造业迁移和"制造业空心化"现象。
李雪亚郎丽华
关键词:制造业出口规模经济本地市场效应
北京市出口需求对内需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对外经贸,是北京市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战略方向.本文利用1986-2012年北京市外贸出口需求与消费、投资需求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探讨外贸出口需求变化与内需变化之间的因果关...
郎丽华刘新宇万月
关键词:对外贸易内需结构经济发展方式
文献传递
新发展格局下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出口对产业的影响与传导路径》
2022年
在新冠疫情持续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世界正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双循环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但外循环的市场作用也不容小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国内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河北农业大学刘妍副教授撰写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出口对产业的影响与传导路径》(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书,对当前形势下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理论扎实、数据详实、内容充实、对策务实,对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定更为有效的以开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郎丽华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农业产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周期的协动性研究
2012年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强,中国如何更好地在“10+1”模式中发挥作用,促进双边及多边贸易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段莹莹郎丽华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动性周期贸易往来东盟国家多边贸易
现阶段粗放型贸易模式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现阶段的贸易模式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即以增加要素投入并带动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和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这种粗放型特征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中国现有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因此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必然性,在现阶段对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贸易模式的转变是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尽管我国当前还没有完全具备转变贸易模式的条件,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和贸易模式转变的政策加以引导。因此,转变贸易模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
郎丽华张连城
论贸易保护政策的周期性被引量:5
2009年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国家利益和经济与贸易周期的存在,各国政府必将在经济与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本国的经济和贸易实行不同程度的干预,贸易政策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性色彩和周期性特征。因此,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周期性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一般而言,在经济和贸易的扩张期,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呈现紧缩的特征,而在经济与贸易的收缩期,贸易保护政策则以扩张性的特征为主。只有正确认识贸易保护政策周期性存在的必然性,并在经济和贸易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贸易政策,才能够尽量避免经济贸易周期以及贸易政策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郎丽华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导致完全出口企业转内销吗——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被引量:6
2021年
文章实证估计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完全出口企业内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提升完全出口企业的内销参与概率,提高完全出口企业的内销规模。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完全出口企业内销行为的影响具有选择效应:相较于民营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外资性质的完全出口企业转内销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中西部完全出口企业转内销的影响要大于东部地区企业;对竞争程度较强行业的完全出口企业转内销的影响要大于竞争程度较弱行业;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完全出口企业转内销的影响要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进一步的渠道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通过抑制完全出口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融资约束趋紧导致被迫转向国内市场,增加内销规模。
郎丽华徐灵胡睿
关键词:不确定性
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加工贸易重新布局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低迷,加工贸易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和资源价格上涨使中国加工贸易面临比较优势减弱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加工贸易未来会转向何方?除了转变发展模式,空间上的重新布局也是需要考虑的转变因素。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逐渐减弱的原因,结果表明:未来加工贸易在世界的区域分布将会转向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相对低廉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和回流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
郎丽华赵红洁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分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廉价劳动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