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国英

作品数:115 被引量:1,148H指数:18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化学工程
  • 4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理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柴油
  • 35篇生物柴油
  • 29篇催化
  • 26篇催化剂
  • 12篇籽油
  • 12篇加氢
  • 10篇酯交换
  • 9篇汽油
  • 8篇菜籽
  • 8篇菜籽油
  • 7篇调合
  • 7篇脂肪酸甲酯
  • 7篇酰胺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5篇低温流动性能
  • 5篇动力学
  • 5篇对苯二甲酰胺
  • 5篇凝点
  • 5篇人工神经

机构

  • 50篇江苏工业学院
  • 33篇常州大学
  • 32篇江苏石油化工...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3篇国立中山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江苏江山制药...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江苏化工学院

作者

  • 115篇邬国英
  • 50篇林西平
  • 20篇单玉华
  • 18篇李为民
  • 15篇巫淼鑫
  • 15篇魏科年
  • 12篇李为民
  • 8篇周永生
  • 8篇徐鸽
  • 8篇王洪元
  • 6篇关媛
  • 5篇季顺成
  • 5篇徐鸽
  • 5篇姚超
  • 5篇王俊德
  • 4篇周永生
  • 4篇王车礼
  • 4篇钱积新
  • 3篇谭平
  • 3篇陈正隆

传媒

  • 17篇江苏工业学院...
  • 10篇江苏石油化工...
  • 7篇中国油脂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精细石油化工
  • 4篇石油炼制与化...
  • 4篇石油化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化工自动化及...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精细化工
  • 2篇炼油
  • 2篇2007年中...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石油化工自动...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14篇2005
  • 13篇2004
  • 11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9篇1999
  • 8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0
  • 2篇1989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辐射下霍夫曼降解法合成对苯二胺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微波辐射下霍夫曼降解法合成对苯二胺(PA)新工艺,以提高其收率。结果表明,对于N,N′二氯代对苯二甲酰胺(CA)的霍夫曼降解反应,微波辐射存在非热效应,而使反应效率大幅提高。微波辐射功率、反应介质水的用量及辐射时间都对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微波辐射下降解反应8 min,可得到收率92.6%、纯度99.7%的片状晶体产物PA。与常规加热法相比,微波辐射法使降解收率提高11.4%、废水量降低50%、反应时间缩短80%。
单玉华魏科年李为民邬国英毛煜祥
关键词:对苯二胺微波辐射
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加工中的应用被引量:7
1997年
概述了1989年以来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产品分析及加工工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指出核磁共振技术对于重油结构分析十分重要。
季顺成邬国英
关键词:核磁共振石油加工重油石油炼制
用Delphi开发柴油调合生产数据库管理软件被引量:1
2001年
在某炼油厂实施柴油调合生产的优化控制技改项目时,作者开发了配套的柴油调合软件。现在结合该软件的实际开发过程,介绍了柴油调合软件中通讯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原理及其用Delphi语言实现方法,给出了相关Delphi核心实例。
王洪元邬国英潘操钱积新
关键词:柴油调合优化控制管理软件
1,4-丁二醇的合成工艺研究和放大设计
1989年
本文扼要介绍了炔醛法(雷珀法)合成1,4-丁二醇的主要研究及初步放大设计结果。在原料丁炔二醇生产工艺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丁炔二醇的加氢过程,并依据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完成了200t/年1,4-丁二醇生产中型装置的初步工艺设计。
邬国英印健赵爱玲林西平
关键词:丁二醇合成工艺
固体酸催化剂用于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降凝剂的合成被引量:3
2000年
用固体酸代替硫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制备酯基碳数为12~16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固体酸用量为0.2%,酯产率高达95.1%。产物不必碱洗、水洗等后处理过程,后处理简单,环境污染小,对设备腐蚀小,并考察其聚合物对柴油的降凝作用。
李为民邬国英单玉华
关键词:固体酸降凝剂柴油
Mo在NiO/Al_2O_3-TiO_2催化剂中助催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引入钼组分的办法,调变NiO-TiO2-Al2O3体系的性能。TPR结果发现,含Mo催化剂产生了还原性能不同的多 种镍原子位。当n(Ni):n(Mo)=3.04时,形成了3个还原峰:峰Ⅰ为362.5℃,与纯NiO的最高还原峰接近;峰Ⅱ位于 482.1-491.6℃之间,与NiO-TiO2-Al2O3催化剂tm为483.4℃接近,峰形都比较宽;在430.2℃还存在1个还原态(峰 Ⅲ),说明骨架内作用的复杂性。可以推测,催化剂中加入Mo后,减弱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生成了容易被还原的, 类似于纯NiO样品的Ni原子位。同时,Mo的引入增加了NiO-TiO2-Al2O3催化剂的氢化学吸附量。在Mo含量较低时,即 当n(Ni):n(Mo)=5.22和9.47时,表面镍原子浓度不高,耗氢量也低于粉状纯NiO催化剂的。随着Mo含量的增加,当 n(Ni):n(Mo)=3.69和3.04时,表面镍原子浓度高,单位质量金属镍的耗氢量远高于其它样品。证明Mo的突出作用是 提高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的分散度。高钼的NiO-MoO3-TiO2-Al2O3型催化剂的选择性加氢脱芳烃精制煤油的芳烃含量 平均低于200 μg/g,所用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80℃,压力1.2 MPa,LHSV2.0 h-1,氢油体积比500: 1。表明n(Ni) :n(Mo)=3.04-5.22的NiO-MoO3-TiO3-Al2O3型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满足煤油脱芳烃和除味的要求。
林西平邬国英周永生冯艳果
固体酸催化酯化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被引量:38
2007年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酸性催化剂。使用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油质量比0.43∶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投料用量的5%,反应时间为6~8h(视原料酸值而定)。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工业精制脂肪酸原料,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改性的SO42--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可循环使用20次;使用泔水油为原料,须对原料和粗产品进行精制,能得到合格产品。说明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好,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张海荣邬国英林西平
关键词:生物柴油固体酸催化剂
一种用于合成二聚酸酯的片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合成二聚酸酯的新型片状催化剂,它由活性白土、助催化剂、胶黏造孔剂组成,其中活性白土65~85%,助催化剂2~10%、胶黏造孔剂13~25%。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活性白土制成粉末,粒度为150~250目;按成分配比...
王车礼田刚李为民姚超邬国英林西平
文献传递
生物柴油的研制
盛梅邬国英巫淼鑫徐鸽李为民林西平郭登峰薛长庚林侃
“生物柴油研制”是通过提高副产物甘油精制级别以增加附加值,采用廉价原料和原材料综合利用新技术,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技术方案,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制备新路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提供的资料...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柴油
制备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甘油分离与精制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研究了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副产物甘油的分离与精制工艺,以及酯交换反应条件对甘油分离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成物静止分层后,反应下层液可采用甲醇为稀释剂(加入量为其质量的16 7%),中和后的pH值以5 0~6 0为宜,在离心温度≮20℃,离心机转速≥2000r/min,离心时间为7 5~10min时,分离得到的粗甘油经减压蒸馏,取164~204℃馏分,其甘油纯度大于98%,甘油的总收率为78%。
邬国英林西平巫淼鑫胡飞
关键词:生物柴油甘油精制菜籽油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