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那贞婷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3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传承
  • 3篇现代汉语
  • 3篇民俗
  • 3篇教学
  • 3篇汉语
  • 2篇大众
  • 2篇视域
  • 2篇农耕
  • 2篇农耕文化
  • 2篇巫术
  • 2篇民俗文化
  • 2篇课程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大众媒介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化
  • 1篇胸中
  • 1篇尤三姐
  • 1篇裕固族
  • 1篇元代

机构

  • 14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兰州师范高等...

作者

  • 20篇那贞婷
  • 2篇曹义杰

传媒

  • 3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2篇中国古代小说...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南方论刊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教师
  • 1篇现代视听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中自有炉锤”——略论《红楼梦》中的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运用
2003年
清人诸联《红楼评梦》有云:"以家常之说话,抒各种之情性。""所引俗语,一经运用,罔不入妙,胸中自有炉锤。"对于曹雪芹所作的八十回书来说,的确是这样的,曹雪芹这位卓越的文学巨匠,将口头白话与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作为毛坯或半成品,另行锻炼,加工成了一种极其精粹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可以说,《红楼梦》在运用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使之文学化方面所达到的成就,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峰。
那贞婷
关键词:民间俗语中国小说史尤三姐文学化晴雯
兰州太平鼓文化表演解析被引量:3
2016年
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独特的民间鼓舞形式。此种鼓舞形式是兰州地区传统文化承载的标志民俗之一。兰州太平鼓作为表演事件在事件场景、事件形式及文化表演产生的符码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其特质及内涵。
那贞婷
关键词:表演理论
传媒议程设置功能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现代社会中传统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摆脱不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只有正视大众传媒对民俗文化传播与重构的影响,并将大众媒介融入到民俗文化传播活动中,传统民俗文化才能在其传承与发展中汲取新的时代元素、与时俱进。本文以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为理论基础,探讨寻求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视域下的传承与保护。
那贞婷
关键词:大众媒介传承保护
民族地区国家政权建设与经纪模型——以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草滩村为例
2008年
我国的国家政权建设正逐步深入到乡村社会内部,但在民族地区,乡村政权结构有其特殊性,因此了解民族地区乡村政权结构对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政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的角度探析甘肃省肃南县大草滩村这一民族地区乡村政权结构从传统时期到现代社会的变迁。
曹义杰那贞婷
兰州太平鼓巫术信仰的功能解析被引量:1
2015年
巫术是人类创造潜能的一种暗示,在巫术实践中,我们确实读到了人类塑造世界的宏大抱负和创生万物的渴求及欲望。今天巫文化依旧存在,各种风俗便具有原始巫术历变后遗存的性质。在今天科学澄明的时代,许多巫术文化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功能意义,然而对于我们理解一些风俗现象却创造了很强的借鉴作用。
那贞婷
关键词:精神慰藉社会整合
兰州太平鼓群体传播中的民俗变异被引量:3
2016年
传播中的变异是民俗的显著特征。民俗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播中,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变异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所在。变异也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从传播学视域中的群体传播角度对兰州太平鼓群体民俗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活动结构过程中的民俗传承与变异。
那贞婷
多种教学手段在现代汉语课程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2019年
现代汉语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长期以来,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着专业知识细碎、理论性强、理解困难等特点,因而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等问题。为了对现代汉语教学进行更深层面的研究,系统、完整、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学习网站和微课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现代汉语教学的诸多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
那贞婷
关键词:现代汉语多媒体化
现代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呈现分析
2016年
在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不同国家、民族、群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识别符号,谓之民俗。广告作为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与其目标受众所处的民俗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广告创意中民俗元素的加入,使得民俗与广告二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广告人,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融入广告内容,通过民俗文化激起受众审美心理共鸣,最终达到广告信息传播的目的。
那贞婷
关键词:广告
满族人仙婚配故事的仙妻情结解析
2012年
满族人仙婚配故事情节结构看似简单,但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仙妻情结不但是广大贫困民众心灵深处的贤妻情结,是他们对美的一种最直接的反映和表露,同时也是普通民众理想家庭生活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类故事最直接、最生动地抒发出满族民众心底的期冀与向往。这些动人的民间故事能让人们的理想和审美情趣得到飞扬。
那贞婷
西北农耕文化的象征与隐喻——兰州太平鼓文化初探被引量:8
2006年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以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的太平鼓为实例,从太平鼓的源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以及兰州太平鼓在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所体现出的传承发展情况等方面作了浅显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兰州太平鼓早期祭祀及形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太平鼓这一民间盛行的鼓舞形式所反映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农耕文化特质,并揭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与发展。对当地太平鼓的表演、制作技艺与民众的传承心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深入挖掘。
那贞婷
关键词:农耕文化祭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