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那光玮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细胞
  • 4篇直肠
  • 4篇胃肠
  • 4篇胃肠道
  • 4篇胃肠道癌
  • 4篇肠癌
  • 4篇肠道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
  • 3篇微转移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癌细胞
  • 2篇动脉灌注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机构

  • 17篇甘肃省肿瘤医...
  • 4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作者

  • 20篇那光玮
  • 16篇何科基
  • 7篇赵晓宁
  • 6篇李军
  • 5篇李兴文
  • 5篇李洪华
  • 5篇王维君
  • 4篇弥海宁
  • 4篇程永生
  • 4篇孙文平
  • 4篇李瑞
  • 3篇杨言苹
  • 2篇韩庆斌
  • 2篇党中峰
  • 1篇李英平
  • 1篇张宗久
  • 1篇李斌
  • 1篇朱小康
  • 1篇李洪华
  • 1篇王永昌

传媒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 1篇甘肃科技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选择41例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开腹治疗组与腹腔镜治疗组,开腹治疗组分配20例患者,腹腔镜治疗组分配21例患者。其中为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采用开腹式胃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为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治疗完成后,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为(69.21±6.9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79±15.26)ml,术后肠胃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45.28±7.16)h,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53±2.46)h,平均住院时间为(8.73±1.5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为(65.17±6.2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6.42±10.22)ml,术后肠胃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5.46±10.23)h,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7.38±1.69)h,平均住院时间为(4.71±2.1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1/21),两组数据对比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而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开腹治疗组20例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身体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腹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身体状况评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
王维君何科基那光玮徐金振孙文平程永生李瑞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
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micor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具有调节基因功能,对细胞分化、增殖、侵袭迁移以及凋亡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本文对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王维君何科基那光玮徐金振田彩平
关键词:MICRORNA乳腺癌生物学功能
Hcc肿瘤标记物mRNA的检测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现状
2008年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00余万新发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10余万,现已成为我国居于第2位的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目前Hcc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辅以化疗、介入治疗及放射性治疗。而Hcc总5年生存率在5%,影响Hcc疗效的因素主要是:局部复发和转移,复发和转移率高达70%。
党中峰何科基那光玮
关键词:HCC微转移肿瘤标记物MRNA放射性治疗新发病例
根治性淋巴结清扫联合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探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阐明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远端残胃癌患者63例,行D_2行淋巴结切除23例,非D_2淋巴结切除40例,并行脾切除30例,未行脾切除33例。观察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分析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和长期预后。结果D_2淋巴结清扫术和非D_2淋巴结清扫术切除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6.5±1.5)枚和(7.7±1.4)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1/pT2肿瘤患者脾门区域无淋巴结转移,pT3/pT4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切脾组生存率高于保脾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D_2淋巴清扫术组生存率高于非D_2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对晚期(pT3/pT4)残胃癌患者有益。
王维君那光玮何科基孙文平程永生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脾切除残胃癌淋巴结转移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测定28例胃癌和12例良性胃病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8例胃癌、12例良性胃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5.7%(24/28)、16.7%(2/1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随着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的提高,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胃癌的诊断,是否作为预后判断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何科基李洪华李军那光玮赵晓宁
关键词:胃癌端粒酶
大肠癌组织VEGF表达与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外周血CEA-mRNA表达的相关性及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随访5年并分析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HE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研究。结果:62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
何科基李洪华李兴文那光玮赵晓宁李军弥海宁
文献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中VitC含量测定及临床应用研究
张宗久王宁何永祥王玉那光玮
该课题对114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9例健康人的淋巴细胞中的VitC含量及膳食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14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中VitC的含量比正常人群有所降低,差异显著;这种VitC水平的降低不因短期(7...
关键词:
关键词:淋巴细胞VIT
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组、心理干预组、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肿瘤规范治疗及护理,中医适宜技术干预组在肿瘤规范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适宜技术,心理干预组在肿瘤规范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组在肿瘤规范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简明心境状态评定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评分除对照组外,各干预组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组与中医适宜技术组、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适宜技术组与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陈静李瑞那光玮何科基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心理干预恶性肿瘤
靶向肝癌细胞自噬提高大黄素的毒性杀伤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背景与目的: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能够诱导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鉴于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之间的关联及后者作为细胞对抗应激环境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该研究拟探讨通过抑制肝癌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策略提高大黄素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杀伤作用。方法: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应用CYTO-ID自噬检测试剂盒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黄素诱发细胞自噬情况;利用细胞自噬抑制剂(氯喹)预先抑制肝癌细胞自噬的产生,然后用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最后通过ATPlite试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存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喹和大黄素联合处理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活化断裂后产生活性片段的水平。结果:大黄素处理肝癌细胞后能够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利用氯喹抑制肝癌细胞自噬能够显著能够提高大黄素对肝癌细胞克隆存活的抑制作用;氯喹和大黄素联合处理肝癌细胞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周期sub-G1期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靶向肝癌细胞自噬能够提高大黄素的毒性杀伤作用。
党中峰何科基那光玮孙文平程永生王维君李瑞
关键词:大黄素细胞自噬肝癌细胞
胃肠道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研究
2005年
目的通过检测手术前、后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及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CK20-mRNA)的表达,了解胃肠道癌血行播散转移情况及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RT-PCR)检测62例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62例样本中,术前27例(43.5%)CEA-mRNA检测阳性,34例(54.8%)CK20-mRNA检测阳性,术后26例(41.9%)CEA-mRNA检测阳性,31例(50%)CK20-mRNA检测阳性,对照组10例正常人及12例良性胃肠病患者CEA-mRNA及CK20-mRNA测定均为阴性.Ⅰ、Ⅱ、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依次为37.5%、27.3%、51.9%、80%,CK20-mRNA阳性率依次为37.5%、36.3%、66.7%、100%.各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合并,2组患者间CEA-mRNA及CK20-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及癌栓的形成与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表达无关.伴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后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CEA-mRNA及CK20-mRNA联合检测,特异性较高,可作为胃肠道癌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判断指标,对临床正确分期及综合治疗起指导作用.
那光玮李军
关键词:胃肠道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