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丽菊

作品数:74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哲学宗教
  • 27篇政治法律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16篇儒学
  • 16篇外交
  • 10篇中国外交
  • 10篇韩国儒学
  • 9篇文化
  • 8篇人文交流
  • 8篇文明
  • 6篇儒者
  • 6篇国家形象
  • 6篇传统文化
  • 5篇心性
  • 5篇性理学
  • 5篇人类命运
  • 5篇全球文明
  • 5篇物性
  • 5篇共同体
  • 4篇道德
  • 4篇心性论
  • 4篇中国国家形象
  • 4篇同异

机构

  • 64篇复旦大学
  • 19篇韩国成均馆大...
  • 3篇成均馆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高丽大学
  • 1篇大连外国语大...

作者

  • 74篇邢丽菊
  • 6篇崔英辰
  • 4篇赵婧
  • 3篇于婉莹
  • 1篇张骥
  • 1篇赵甜甜
  • 1篇郑杰
  • 1篇葛小辉
  • 1篇安波

传媒

  • 8篇国际问题研究
  • 7篇韩国研究论丛
  • 5篇东北亚论坛
  • 5篇世界知识
  • 3篇现代国际关系
  • 3篇世界哲学
  • 2篇人民论坛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哲学研究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边界与海洋研...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当代世界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文史哲
  • 1篇孔子研究
  • 1篇瞭望
  • 1篇学术界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朴槿惠事件来看韩国民主政治被引量:1
2017年
"崔顺实门"是韩国现代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最终导致朴槿惠成为韩国第一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韩国民主政治的诸多症结,它与朴槿惠个人风格、韩国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以及韩国政治文化生态密切相关。韩国民主政治的症结也许要跳出民主政治本身的逻辑框架来找到克服的可能性,要深刻反思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大公精神的政治人才,这也有利于中韩关系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邢丽菊葛小辉
关键词:朴槿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挑战与对策被引量:1
2018年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外交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有助于构建政治互信,有助于深化经贸合作。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我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国应积极倡导不同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丰富促进人文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模式,鼓励民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邢丽菊
关键词:人文交流一带一路文化产业中国外交
茶山丁若镛的心性论探析:以经学为中心
2012年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经学诠释体制脱离了以往朱子理学形而上的层面,注重现实和实践,同时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他的心性论从具体的现实和个体的自律性上来重新认识人,从而确立了其哲学思想的实学依据。他认为心是人的主体,性是心之嗜好。人心虽然有这种嗜好的倾向,但现实中的善恶取决于心的自主之权,心具有自律性。他反对性理学中本然和气质之性的分类,认为在本然上人物性是不同的,在气质上人物性又是相同的。在四端和四德的关系中,与性理学者的"德内端外"不同,茶山提出了"端内德外",认为四端虽然是先天内在的,而仁义礼智四德则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后天性的存在。
邢丽菊
关键词:四德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第三大支柱。人文交流在新时代中国外交中的兴起,其意义尚未被充分认识。“人文交流”这一概念和实践的形成,本身就难以运用现成的国际关系概念和理论予以解释,诸如“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价值观外交”“软权力”等等,即便具有中国实践含义的“人民外交”“对外宣传”等也不能概括甚至等同于“人文交流”。
张骥邢丽菊
关键词:人文交流中国外交中国对外关系价值观外交
从茶山经学来看其心性论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一生留下了丰富的经学资料。他的经学诠释体制脱离了以往朱子理学形而上的层面,注重现实和实践,同时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他的心性论从具体的现实和个体的自律性上来重新认识人,从而确立了其哲...
邢丽菊
关键词:四德
文献传递
韩国的中东外交:现状、动因与前景
2021年
韩国的中东外交始于1957年与土耳其建交,至今已发展60余年。在政治关系上,以“推销外交”和“贡献外交”为主;经济外交方面,能源和基建合作仍然占据较大比例,高科技项目需求上升,官方发展援助继续维持;文化外交方面,“韩流”是主要资源。韩国中东外交愈加积极的动因是结构制约和需求激励,前者包括韩美同盟、日本和朝鲜因素的影响,后者涉及韩国和中东国家当前的现实需求。未来,韩国中东外交将更多地表现为参与中东区域安全和发展治理。
邢丽菊赵婧
关键词:韩国外交
全球文明倡议视域下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
2023年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基础。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不仅需要与自身国际地位相匹配,而且对推动全球倡议落地生根、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塑造国家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全球文明倡议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必将助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中华文明对外传播,要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前提条件,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根本遵循,丰富国际传播主体;以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为动力源泉,发掘融贯古今的传播内容;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方式路径,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形式。
邢丽菊
关键词:中华文明国家形象
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困难与应对被引量:43
2016年
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构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中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国应积极倡导不同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丰富促进人文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模式,鼓励民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邢丽菊
关键词:人文交流一带一路中国外交
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内涵及时代意蕴
2023年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实践性特征;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邢丽菊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
朴槿惠哲学思想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2013年6月底韩国总统朴槿惠成功访华,中国大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朴旋风"。朴槿惠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精通汉语,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哲学不仅帮助朴槿惠度过了人生中的绝望时光,更培养和锻炼了她客观理性的思维能力。她的人生经历和相关施政理念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之道、忠恕之道、义理之道、天命之道等几个关键要素。虽然这四个方面有可以重复或叠加的部分,但就总体而育,朴槿惠哲学思想的核心最终可以归结为儒家的"内圣外王"。她通过读书来深刻思考人生,正确认识人生,最终通过修身养性的"内圣",逐步找回内心的宁静,从而为"外王"奠定了基础。哲学对朴槿惠产生了积极有用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思并学习。
邢丽菊
关键词:朴槿惠诚信忠恕义理内圣外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